医养结合,养老有了新模式

2015-06-15 10:41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年5期
关键词:养护中心医养养老

人老了最怕什么?一怕失能,二怕生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各地兴办的养老机构虽然不少,但不论是公办的,还是民营的,大多数养老院只能单一地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老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养老院没有医疗服务、医院又无法满足长期康复看护的难题变得突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本期特别策划,为您推介“医养结合”模式,或许,它将成为破解此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岭南路的王炳贤最近一直在为老伴的照料问题发愁。老伴严吉鹤已经80岁,退休之后离岗不离职,一直发挥着余热。可是,病来如山倒,他先是受到老年性痴呆的困扰,前一段时间又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夫妇俩只有一个独生女,平时也无暇照顾老人。“我虽然是医生,可也70岁了,身体也不好,根本照顾不了他。”此前,王炳贤看了很多养老机构,但是这些养老机构几乎都建在远郊区,让老伴过去住,根本不现实。

王炳贤自己也总往医院去看病拿药,她感慨:“人老了,就怕生病,如今却是天天围着医院转,捧着药罐吃。”因为定点医院比较远,王阿姨恨不得自己就住在医院旁边,或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把病看了。

传统养老“压力山大”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大多数老年人上了年纪后都会选择和儿女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超过1/3的家庭,老人养老主要依靠子女供养,超过半数老人表示在养老期间期望与子女同住。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期,“421”结构(即4个老人、一对夫妻、1个孩子)渐成主流,一对夫妻要负责双方父母的养老。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医疗保障的提升,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家庭养老压力越来越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已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1.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加,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日益突出

据民政部统计,到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亿,占总人口14.9%,失能老年人数达到3750万,占老年人口的18.5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医疗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

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伴随而来的是健康问题的增多。老年人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且多是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高的慢性病,且病情严重、病程更长。随着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增多,接踵而至的问题就是对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医疗护理服务需要迫切,且呈逐渐扩大趋势。

2.缺乏完善的家庭护理条件

我国家庭日趋小型化,独生子女家庭众多,妇女广泛就业,老年人寿命延长,形成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家庭。老年人身边经常没有子女陪伴,其生病护理和日常照料非常困难,尤其是孤寡老人,生病时得到护理和救助就更少。即便有家庭护理,主要内容还是主要针对各种疾病的基础护理治疗或对老人现存问题的对症护理方式,仍停留在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而没有真正达到全方位的“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基本要求。

3.机构养老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指出,目前在养老机构中,配备有简单医疗室的机构不足六成,其中民办养老机构为56.0%,政府办养老机构为52.1%,农村五保供养机构仅占41.7%;而配备康复理疗室的机构不到20%。22.3%的养老机构既没有单独的医疗室,也没有专业医护人员;农村情况最为严重,其中西部农村60%以上的养老机构缺少专业医护人员。

在长期护理中,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是密不可分的。失能的老年人绝大多数都患有慢性病,长期护理需要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在生活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药治疗、饮食调理、躯体康复护理等全方位有计划的护理。而依靠无医疗资质的敬老院的生活护理加上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的医疗,将生活护理和医疗和饮食护理割裂开,无法完全满足长期护理和医疗护理的要求。然而,真正满足长期护理理念的护养院还非常少,提供的床位也极其有限,大部分老年人只能在普通的养老机构接受照护。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众多,且患有各种慢性病的比例非常大,但是养老机构在对以上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医疗问题却不能提供解决方法。

4.大型医院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

一是老年人“押床”、“赖床”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急性病恢复期和长期康复的患者、慢性病患者以及晚期姑息治疗患者,需要得到长期的医疗护理服务,尤其是老年患者已经可以回家却拒绝出院,有老年病人甚至在医院住一两年,原因是大医院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还能享受医保报销,远远强过养老院和社区医院。老年人“押床”现象屡见不鲜,其实老年患者赖的不是床位,而是优质的医疗护理资源。虽然很多地方建设了一些老年人医院及病床,但是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可谓杯水车薪。

二是限定病人医保报销金额,老年患者被迫不停地出院转院。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比例高,需要住院时间长,但是“为保障医保基金使用的安全、平衡和发挥最大效率,各地医保管理部门对各医保定点医院确有总额预算管理。”有的地方医保管理部门还郑重指出,“医保基金是有限的公共基金,合理控制和使用医保基金,杜绝浪费,关乎全体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医养结合,让老人更有尊严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健康中国”一词首入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与会代表委员广泛关注及热议。

实际上,我国对于“医养结合”的探索早已迈开步伐。2013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探索医养结合模式,争取列入省级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创新发展试点”也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既能满足老年慢性病治疗在医院、康复及护理在养老机构的构想,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大医院住院难的现状,是今后养老模式的方向。目前该模式在河南、安徽、山东、北京等地有所探索,以破解“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的难题。

河南郑州:成立“老年医养协作联盟”

为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弥补养老与医疗各自为政、服务单一的“短板”,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活力,推动“医养结合”新发展,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于2012年发起成立了“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深入到各级养老机构开展合作与帮扶,先后与省内近60家养老机构签订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合作协议”,为合作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免费体检,并成立了专门的医疗巡诊队,配备了专职医生和护士,定期派救护车到养老院巡诊,为入住老人义诊,并建立了健康档案,逐步建立起了“小病就地诊治,急危重患者到医院,经医院治疗好转或痊愈的老人送回养老院”的医养合作模式。此模式已实行4年之久,不但为老人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更推动了该省“医养结合”模式的稳步前行。

安徽首个医养结合试点医院问世

今年1月下旬,安徽首个医养结合试点医院——池州市东至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正式开始运营,87岁的胡金印成为第一位住养老人。到4月17日,这家全省首个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医院,已经迎来了25位老人。

87岁的胡金印老人是东至县原石城乡老书记,老伴去年离世。经过考察,他选择在东至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安“家”,他也成为第一个入住这家养护中心的老人。从今年1月下旬至今,才3个月的时间,他已经把这里当成另外一个“家”了。

“每顿饭2荤2素1汤,生病了还有专门医生看。”88岁的邵纪明老人谈起在养护中心的生活,非常满意,“一开始,孩子们还怕我受苦不让来,是我自己愿意来的。”

刚入住时,邵纪明的气管炎就复发了,在养护中心打了5天点滴,“找医生只要按下床头的呼叫器就可以了,打吊水就在养护中心,也不需要到医院里,每天打完点滴走着就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间,别说有多方便了。”

除了配备2名专职医生之外,这家养护中心还有5位专业的护理员。甄东华是这家老年养护中心的护理员,上岗前养护中心对她进行了专业培训与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她对每位老人的习惯和个性了如指掌,除了日常帮老人们打扫房间、整理床铺、打开水外,还经常陪老人们聊天解闷。

“开放3个月,目前已经有25个老人入住老年养护中心。”4月16日中午,东至县老年养护中心副主任姚友芳告诉记者,这些老人当中以男性占多数,年龄最小的为60岁,最大的已经91岁。

入住的老人除了年龄比较大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少有慢性疾病,多为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对于这些老人,养护中心医生每天对老人们都会进行例行查房体检,护士24小时轮流值班,常见病就在中心进行治疗和处理,紧急情况下会直接开通绿色通道,送到县中医院治疗。

据了解,东至县中医院是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省首个“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医院。它的前身是东至县老年公寓,由东至县中医院托管后成立了老年养护中心,负责老年公寓的运营管理,目前开放140张各种护理级别的养老床位。养护中心的收费标准按照护理级别分为几个等级,一级护理最高收费每月为2900元。已经入住的老人目前最低每个月1500元,最高的是2200元。

养护中心为入住的每一位老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医护人员每天定时为老人进行健康检查;针对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医生们会一对一地进行健康指导。

医养结合3种方式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在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之后,将老年人健康与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服务不仅仅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更为重要的是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医疗护理服务。

目前,医养结合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

(1)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

比较传统的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机构,比如上海的新长征福利院设置了医疗机构,已配备4名具有“两证”的医生,且有护士、药剂师等,在软硬件等方面都达到卫生部门对于内设医疗机构的标准,还实行了“医保联网”,老人看病可以刷医保卡。天津天同医养院在创办之初,同时创办了天同医院,还可以对外提供医疗服务。

(2)部分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对城市已经过剩的公立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将部分一级或二级医院(包括厂企医院)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直接转型为老年康复院、老年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明确其为老年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等服务的功能和任务,完善所需的房屋设施和器械装备,并加强医务及护工人员的培训。

这方面我国目前各省市都有试点,比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依托的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技术。

(3)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近距离规划,合作服务

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当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突发疾病、大病时可以第一时间到相近的医院得到专业便捷的救治。或者养老机构担当医院的病房功能,医院的医师和护士到养老机构对患病老人进行医治,免去老人的奔波之苦。这种情况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位置非常相近。

江苏省钟山老年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园区就是养老机构钟山颐养园、医疗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山康复分院暨江苏钟山老年康复医院,以及相关的研究和培训机构等五大板块组成,目前已经实现了医养结合。

不过,由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本身的运营成本高,因此,入住此类养老机构的养老费用也较高,少则三五千,多则几万。

医养结合,尚需顶层设计

据了解,由于我国医疗和养老体系长期割裂,卫生系统管医疗,民政系统管养老。造成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功能单一化,养老机构“养老不医护”,而医疗机构则是“治病不养老”,二者并不对接,给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带来不便。正因如此,“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护理模式呼之欲出。

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建设,是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但是现阶段,“医养结合”面临的困难还比较多。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转,涉及包括土地、编制、隶属关系、医保报销、药品管理、行业资质等诸多问题,有待破解。另外,如何培养“医养结合”人才,如何制定“医养结合”的行业标准,也是摆在相关机构面前的新课题。

首先,要建立机构,完善机制。解决好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问题,政府要制定合适的标准、进行相应的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走上正确发展途径。要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其次,政府要保基本和给政策。可通过政府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养老保险、护理保险、医养结合互通,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使其产生良好效果。

第三,鼓励社会医疗单位创办医疗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机构。

第四,要加快护理人员队伍的培养,鼓励志愿服务。另外,发挥多种保险的重要作用。

(综合编自《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半月谈》《重庆晚报》)

猜你喜欢
养护中心医养养老
自理级老人病亡,养护中心为何赔钱
医养当兴
喜迎国庆 为祖国喝彩
我为燕达代言
——记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成立10周年活动
黄凤林:甘作失能老人的“孝子贤孙”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