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冰
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评价中国留学生:虽然学习成绩非常出色,但是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者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外国学生中,10个人也许能讲出20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我们的大学生是这样,那么小学生呢?
曾经听过很多学生正襟危坐,教师启而不发的科学课,前不久,参加了在某所小学举行的科学优质课观摩,课堂中学生的精彩表现触动了我。他们在实验设计中有创意,实验探究中有想法,实验结束后有问题。不禁让我感慨: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学生,需要这样的科学课!那么,在科学课上,如何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呢?
一、敢想
爱凶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凶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学习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的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创新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在第一次执教《我从哪里来》一课时,上课伊始,本着从问题人手的原则,我是这样提问的:“关于‘我从哪里来,同学们都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本以为学生会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没有一个学生能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说明学生没有去思考,本是一个令青春期孩子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为什么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对这个问题有疑惑?针对这个现象,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如下改进。
(播放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
师:这些小动物可爱吗?
生:可爱!
师:你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吗?
生:它们的妈妈生出来的。
师:那你是从哪里来的?
生:是我的妈妈生出来的。
师:课前,每位同学都和父母针对“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有过交流,通过交流,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妈妈怀我的时候很辛苦。
生:从和妈妈的交谈中我知道了我出生时的体重是6斤3两,身长是49厘米。
生:妈妈说我是她的骄傲,我是最好的、最棒的。
师:是的,在妈妈的眼里,我们都是最棒的。
师:关于“我从哪里来”,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生: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与母体连着脐带,脐带是什么东西?
生:我想知道我是怎么形成的。
生:为什么结婚才能生孩子?
师:你也想知道你是怎么形成的,对吧?
生:妈妈是怎样生我们的?
生:为什么有的妈妈生了一个孩子,而有的妈妈一次却生了两个?
师:我们把妈妈一次生两个孩子的情况叫什么?
生:双胞胎。
师:你想知道双胞胎是怎么回事,对吗?
生:妈妈生我时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想知道妈妈有多辛苦。
生:为什么有人辛辛苦苦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却是畸形儿?
生:为什么孩子生下来就会哭?
生:孩子一生下来,能不能看到这个世界?
学生们的问题反映出的是他们的疑惑、想法,他们会想了,敢想了。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完全是教师在课堂中的铺垫创设得好。首先,课前准备布置得好。这节课的课前准备,仅仅是亲子交流,交流的主题正是围绕孩子出生的问题。也许这样的交流在学生与家长之间经常会有,但是平日的交流家长往往会以敷衍为主,而当它作为一次课前准备,让老师郑重地布置成为作业的时候,孩子也会对这次谈话重视起来。可能当家长冉次敷衍的时候,孩子会严肃地说:“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请您好好解答。”当亲子之间的谈话正式起来的时候,孩子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也会越来越多。其次,课堂导入的情境创设得好。老师首先展现了各种可爱的刚生下不久的小动物图片,活灵活现的图片牢牢吸引了学生的视线,唤醒了学生心中尘封已久的记忆,马上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巧妙地引入到今天的教学中来。而第一次教学,一上课,老师一股脑地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集中,情绪还没有从课外的欢娱中回到课堂,头脑中当然不会产生什么有价值的想法。
二、敢说
片段一:《太阳家族》
师:今天我们要研究太阳,你觉得这节课应该怎样研究?
生:把太阳切开来研究!(众生笑)
师:你快坐下吧!瞎说什么!
这是我听过的一节《太阳家族》的公开课。那个想把太阳切开来研究的小男孩让我喜出望外,但是老师的评价如一盆冷水把我听课的热情浇灭了。孩子的想法多么可爱多么大胆,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孩子啊!可是老师对他的态度是厌恶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评价不仅会让这个男孩感受到挫败,也会遭受同班同学的耻笑。在接下来的时间,这个男孩始终是闷闷的,再也没有举一次手,发一次言。
片段二:《我从哪里来》
师:关于“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这节课你想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呢?
生:做实验!
师(平静地):平日的科学课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做实验,这也是科学家最常用的方法,而今天这节课最适合用的是查资料。今天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资料卡,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讨论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否定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甚至不易察觉,孩子不会凶自己回答得不对而自责,情绪不会受到影响,接下来的课堂仍旧会收放自如。两种课堂的对比告诉我们,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敢说,师生关系必须和谐,教师的评价绝不可以带有打击性,即使否定,语气也必须婉转,避免学生受到伤害。只有在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里,学生们才会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担心白己说错了受到老师的讽刺挖苦,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出彩。
片段三:《白天和黑夜》
(一个小组演示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
师:通过验证,我们发现了什么?
生齐:昼夜交替现象不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
在讲台上演示的小组成员表情尴尬。
师:是啊,这个小组的猜想是错误的。不过,我们应该感谢这个小组,他们的验证让我们排除了一种可能性。其实科学家们的实验过程,就是在不断排除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的。
看,教师一句简单的评价立马扫除了这个小组的尴尬与不快,每个学生脸上的阴霾马上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就感和白豪感。有了老师这样的评价,我们相信他们今后还会更大胆去猜,去想,去说,不容怀疑,这样的课堂,也会凶学生敢说而更加精彩!
三、敢做
在《通电的线圈(二)》一课的小组实验探究活动中,在我巡回指导的时候,发现一个小组的实验器材十分特别。他们不像其他小组,必须用手扶着导线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点,他们小组电磁铁两端的导线,分别用两个大约直径为五毫米的圆形磁铁牢牢吸住,然而又分别吸在了电池的两极。在没有电池盒的情况下,别的小组因烫手而用纸或别的物品隔着手连接导线和电池的时候,唯有这个小组自得其乐,轻松地避免了烫手的麻烦。这不得不让我钦佩。我把想出这个办法的学生叫做五一班的“首席发明家”,借此鼓励其他学生在科学课上敢于动手。
回想这节课,学生之所以“敢做”,源于教师的放手。《通电的线圈(二)》是关于电磁铁的第二课时,本应是两节课就完成的任务,我们已经用了三课时。在这节课中,我放慢了教学进度,不急于总结,不急于演示,把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寻找电磁铁的秘密。在第一节下课的时候,得出结果的小组寥寥无几,但是他们仍旧兴趣盎然,于是我就冉给他们一节课来研究,他们仍旧情绪高涨。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小组提出了导线与电池连接的地方烫手这个问题,由于学校统一配置的学具袋一直迟迟未到,所以对这一问题我也束手无策。没想到正是教师的束手无策,才使得学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想出了金点子!所以,在第三课时中,一个闪亮的发明出现了!
其实在很多科学公开课上,我们总会看到学生按部就班、谨慎小心地去按照老师的提示,对照着老师下发的实验记录去做实验,一堂课的实验日标达成了,但是这样的课我们很难看到学生的异想天开之举,一切结果似乎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下。究其原因,我们对学生控制得太死,要求得太严。本该让学生自己去试的地方,教师却舍不得放手,一定要扶着学生走,生怕学生走错了路,走弯了路,生怕浪费了时间,达不成教学日标。这样的条条框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他们只想老师所想,说老师所说,做老师所做,他们自己的想法,都渐渐地在这种迎合中消失殆尽。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这样的怪现象:儿童在上学前敢想、敢问,提出很多问题,上学后提的问题就越来越少,甚至不问或不敢问了。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种条条框框的应试教育的训练中,棱角被磨平,求知欲被抑制,想象力萎缩,好奇心锐减……所以我们的科学课堂应该鼓励个性,倡导质疑,宽容失败,鼓励创新,保护发明,也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才能敢说、敢想、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