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露
(绵阳师范学院 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物流金融是指物流企业组织借助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或工具,获得经营过程的融资和金融结算,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活动。物流金融服务需要物流方和金融方共同参与,协同运作,面向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实施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整合,以此提高物流市场资金周转效率,推动地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物流金融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融资企业等,这些企业或个人共同组成了物流金融服务组织。其中金融机构是为借贷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商业机构,物流企业是物流金融服务的主要协调者,而融资企业则是物流金融的实际需求者,融资企业通常为中小型企业。另外,政府及其制定的相关政策对物流金融服务体系而言起到宏观管控和支持作用。物流金融体系业务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物流金融服务体系业务关系
近年来,物流业作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2014 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48 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586.79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6%。其中37 个山区县物流业增加值为372.89 亿元,大约占全省增加值的23.5%,与2013 年同比增长10.3%。可以说,四川省山区县物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里仍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交通基础设施是物流业发展的根基,四川省山区县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基础建设投资大,长久以来的交通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山区县的物流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对四川山区县交通建设力度,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路运输网,这对四川山区县物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从四川省山区县物流业发展现状来看,借鉴其他地区物流金融发展经验,可知四川山区县物流业迫切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撑。从长远来看,重视物流金融业务推广及服务体系建设,对四川省山区县的区域宏观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保障作用。四川山区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为中小规模,缺少龙头企业,这些中小企业长期面临融资困难、资金匮乏的局面,影响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而物流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为四川山区县的物流业提供资金保障作用。通过物流金融服务,优化山区县物流企业资源配置,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保障山区县物流业稳定、快速发展。
(2)支持作用。物流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加工、仓储、搬运、配送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因而离不开金融服务的资金支持。由于地形复杂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滞后,目前四川山区县的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且建设难度相对较大,许多物流企业考虑成本的因素,对偏远山区县的物流业务积极性不高,且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保证。物流金融的发展,可以为四川山区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利于当地物流业的现代化建设。
(3)监督作用。四川山区县部分中小物流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善,为了规避资金风险、保证资金合理利用,金融服务机构会对融资企业的资金流转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并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核算,减少资金占用,合理调配资金。
(4)创新作用。物流金融服务属于一种创新型服务,不仅是物流行业管理模式创新,也是金融行业管理模式创新。山区县物流企业通过与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个性化服务,创造物流服务的高附加值,以此获得企业经营利润。
(1)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与物流企业相同,四川山区县金融机构总体发展水平也比较滞后,与这些地区的大规模物流金融业务需求不匹配。本土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且服务意识淡薄,难以对参差不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有效的管理,对物流金融业务的引导能力也不足。现代物流业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而服务能力薄弱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这种多样化的物流金融服务需求,对四川省山区县的物流发展形成制约。
(2)物流金融服务效率低。四川山区县当前物流金融服务效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服务经验不足及物流信息化落后。由于四川山区县物流金融服务起步晚,还未形成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企业可借鉴的相关经验匮乏,造成服务效率低下。另外,物流金融业务通常比较复杂,对信息化的要求较高,因此要保证物流金融服务的有效运行,高度信息化的统一服务平台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四川山区县物流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入不足,整个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极大地影响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整合。
(3)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四川山区县的物流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多采用传统物流的运作方式,服务功能单一,业务经营不规范,因此常常出现信用缺失的情况。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没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缺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使得融资担保环节质量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出于资金风险的考虑,金融机构在提供融资服务时常常对物流企业有选择性,或者制定繁杂的审批流程,无形中加大了物流企业融资的难度和成本,不利于资金的快速周转,从而影响物流金融服务效率。
根据四川省山区县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现实条件,“地融仓”模式是最合适的物流金融服务模式。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包括集成型、契约型和虚拟型三种,它们各有优劣势和特点。因此,开展山区县“地融仓”物流金融服务模式建设,应注意因地制宜,不同的山区县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服务模式。
契约型地融仓模式指的是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商户等行为主体,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一种长期的金融服务关系。契约型模式较为简单,可以让有融资需求的物流企业直接获得资金支持,以及在资金市场运作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四川省部分山区县仍采用较为原始的生产管理方式,严重缺乏人才和资本要素,并且地处复杂的多山环境。这一类地区通常更加适合采用简单的契约型模式,物流企业通过与当地商业银行建立契约关系获取物流金融服务,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和资源浪费,保证物流金融服务的基本效益。
然而,由于采用这一模式的企业只与少数的企业建立合作,因此无法形成更大范围的协作关系,从整体上看又难以保证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集成型地融仓模式可提供信息整合、资金支持、企业协作、特殊物流金融业务等多方面的服务,这一模式可以通过提供金融服务联合多个物流企业形成企业联盟组织,并通过建立统一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优化物流市场资源配置,保证山区县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畅通。金融机构甚至可以对普通商户进行资源整合,为组织中各个主体提供信息平台支撑,为企业或个人进行经营管理或决策提供便利,在保证整体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各行为主体可选择各自的最优决策,且自发形成高效协同运作,对物流系统的平衡发展十分有利。
虚拟型地融仓模式是在各行为主体之间构建一套虚拟的运作机制,鼓励每个行为主体投入各自的人才、资金、技术或资源优势,并按照其投资份额构建山区县物流金融服务网络。在服务网络中,每个物流企业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整合其他企业的资源,同时将自己的资源和信息与其他企业共享。这是一种资源要素和利益分配的模式,它最大的优势是安全稳定,并且实现了物流企业资源的全局优化。
对于已有一定的物流设施基础和物流市场发展空间的山区县来说,可以采用虚拟型地融仓模式,整合地区核心资源,形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物流金融服务网络,从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业的发展步伐。
深化物流金融体制改革,首先要推进四川省山区县物流企业体制改革。政府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引进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转变企业管理观念,建立企业内部核算机制,优化并规范企业组织管理流程。而山区县的许多金融机构在实际物流金融业务操作中,缺少科学的流程制度,资产流通和转让规章比较混乱,严重制约了四川山区县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因此,对于物流金融体制改革,相关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制定物流金融业务的指导性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依托四川省山区县经济的特色优势,以物流市场为导向,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为依托,重点建设山区县现代物流金融中心,通过物流金融中心积极推动物流金融组织形式的创新。物流金融中心的建设对山区县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当地政府在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并且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外来资本进行投资,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满足山区县物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各项优惠政策,激发物流企业的创新活力,进而推动山区县物流金融组织的优化。
企业信用体系是物流金融业务市场化的基本保障,对四川山区县物流金融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引导山区县商业银行使用各类征信产品,对物流企业实施资信评级,完善物流金融业务奖惩机制,一方面对信用评级较高的物流企业进行奖励,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有效的物流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对经常出现不良信用的企业进行严格考核,考核不合格则实施相应的惩罚,并限制其参与物流金融服务。
物流金融信用体系的建设,除了山区县政府的监管以外,还需要各行为主体的积极配合,从法律法规、社会舆论、征信机构参与等多个方面,逐步打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全面保障山区县物流金融服务的良好运行。
从某种程度上看,四川省山区县物流金融业的发展受到人才、技术因素的制约,因此积极培养和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十分重要。四川省山区县可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物流金融人才发展计划。鼓励当地物流金融相关专业院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加强实践教学和联合培养模式,结合企业需求制定教学目标,使得高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可以直接为当地物流金融发展服务。
另外,山区县政府应投入一定资金,实施物流金融专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多层次、专业化的物流金融人才,发挥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
[1]黄福华.现代企业物流管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汤洪宇.开放条件下我国物流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3]刘康.中原经济区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4]赵圣.中小企业物流金融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5]吴远华,李碧珍.海西区发展物流金融业务的SWOT 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2):64-70.
[6]马珊珊,齐二石.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物流金融的战略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9):5-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