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优势, 改变选择工作岗位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提高就业竞争力,进而有效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工作岗位
参加工作来,笔者一直负责系里的就业联络、统计工作。随着与毕业生和企业的接触,也发现了不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但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下面笔者就毕业生本身转变就业观念,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 关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国际劳工组织有数据表明,在全球30亿个经济活动的人口当中,失业人口数量有1到5个亿,不充分就业人口有7.5到9个亿,与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就业形势显得十分严峻。中国高校的扩招在近几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这就使得大学的毕业生数量已经接近了饱和,前面被称之为“国家的栋梁,“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困难和压力。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改变就业观念,理想和现实的错位,创业意识差,就业观念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就业。就笔者所在系而言,具体表现在:机械、电子、汽车等专业都是目前社会需求量很大的专业,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到该系聘人,但由于毕业生在自我认识方面还缺少正确的了解与认识,对社会生活的预计总是在片面上,高期望值的现象是太高。作為理想的职业目标,不愿在小城市工作,不屑于基层,在私营部门工作的人才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们不会很好的调整好就业的期望值,所以最终导致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显而言之,这些都是大学生的表现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就业难有根本的改善。因此,如何解决就业观念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毕业后能否正确定位在市场、市场需求和自身情况紧密结合,顺利就业成为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面对现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一定要认清自我,及时准确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给自己的发展方向一个准确的定位。建立良好的办公理念,做到不挑剔,并且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就业形势,为无论是在性质、规模、层次及待遇等方面,表现各不相同的企业单位发挥自身的才智作用。
2 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学院各级就业部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调查研究。一要密切跟踪就业形势,跟踪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加强综合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注意做好就业政策与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衔接。二要加强调研工作,及时发现就业工作及就业资金管理中的好典型、好做法、好思路,并及时交流、推广和上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办法。
2.2 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学生自主择业,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那么毕业生怎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首先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动手操作能力,其次要有良好道德品质。因此,学校要从教学和育人两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毕业生,打造品牌,不断拓宽就业市场。
2.3 加强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力度。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努力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正确为自己准确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先就业后择业。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大学生应在寻找工作前建立明确的职业定位,避免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就业失败的可能性,为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问问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一定要教育好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及能力,要有很强的事业心以及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引导大学生在假期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生活工作结合在一起,尽快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自己的阅历,最终给出一个全面的自我评价。不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企业地理位置,对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爱好特长、优势劣势及工作能力有一个准确的掌控。只有这样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克服劣势,发扬优势,找到自己较满意的职业。 学生要有一种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心理准备。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顶峰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有这种心理准备是极为重要的,这样可克服好高骛远的通病,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的需求环环相扣。
2.4 成立一个毕业生的实习基地,增加与用人单位合作的机会,实行订单式培养。在校大学生如何提高就业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学校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立,这个问题找到了新的答案。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为毕业生增加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提前做好准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是主要的“工厂”,用人单位来运输,用人单位是直接“顾客”的大学毕业生,不但带着供需双方的利益,还有了合作的欲望。高校要主动的联系用人单位,以互助为原则,建立一个好的就业基地,既要创造一个学习的机会,还要加强双方对自我及对方的理解,为毕业生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5 提升手机就业信息的力度,完全发挥就业市场所表现出来的主导作用。即将离开校门的大学生来讲,他们最重视和关心的莫过于求职单位的信息,所以大学生现在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需求信息。做好社会需求调研,走访企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相关企业的用人情况,开拓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8).
[2]陈泮成.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J].当代教育论坛,2005(11).
[3]胡春光.试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作者简介:
陈继玉, 1981年2月出生,辽宁省辽阳市人,讲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