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邦泽
【摘要】好的新課导入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导语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巧设导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打好良好的前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激趣导学 用心引领 乐学实效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每位数学教师若能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激趣导学的研究和实施,学生就会拥有强烈的学习数学的动机,教师便可引领学生轻松地走进数学乐园。
一、激趣妙导巧引
要组织好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就得讲究导入新课的艺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从而产生对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有一首诗,诗中有7个“片”字,还有不少数字,数字的个数比“片”字多5/7你想知道这首古诗吗?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说:“想、想”。于是我出示古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这首诗有趣吗?我们一齐来朗读一遍。学生们读得很起劲。接着我问:“诗中有几个数字?你能算出诗中有几个数字吗?怎样算?学生们纷纷把手举得高高的……很显然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了。在轻松愉悦中探究新知,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竞赛情境激趣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一定都能体会到,竞赛能使学生情绪高涨,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学生处于竞赛时的学习情绪也比正常时的高得多,学生因热望取胜而倍感兴趣。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竞赛情境如:可以开展小组之间记忆力竞赛,抢答竞赛,口算竞赛,笔算竞赛,或是课堂小测,在限定的时间内看谁完成的任务最多,或是在限定任务的前提下看谁用的时间最少。则会使学生大脑处于高效学习状态,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幽默情境激趣
幽默是润滑剂,是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教学的重要因素。如在复习“长度单位”时,我设计了这样一则幽默“小马虎”日记:一天,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先慢跑操场一圈200千米,然后进行“立定跳远”运动。身高145米的我竟跳出了2厘米远的好成绩,居全班第一。学生们读了捧腹大笑,在修改日记中,领略数学的妙趣横生。教师只要多费点心思,用幽默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问题情境激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情,充分挖掘情境背后的数学味。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带了一袋糖果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来分糖果怎么样?”学生们顿时拍手叫好。好,现在我有40个糖果要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一样多,应该怎样分?请各组代表上来帮帮忙。结果每个小组代表各分6个,还剩4个。然后让各小组代表把分的6个糖果再分别分给各个组员(每个小组5个人),每人分一样多,应该怎样分?各小组汇报分的结果:每人分1个糖果,还剩1个。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能”。学生的声音特别响亮。这样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究新知,让学生亲近数学,真正把兴趣还给学生,把魅力还给数学。
五、生活情境激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在司空见惯的生活实例中学数学,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我请两名同学上台表演行走:两名学生表演“同时同地同向而行,同时同地相背而行,同时不同地相向而行,同地同向不同时出发。”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兴致很高,懂得了什么是“相遇”、什么是“相向而行”、什么是“相背而行”,什么是“相距”、什么是“追赶”。在这样饶有趣味的表演中,学生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相遇问题中最基本的、最关键的概念和数量关系。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激趣增强自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进行多种方式的鼓励性评价。如坐姿端正了,声音响亮了,你会举手了,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都会使他们激动不已,信心倍增,甚至影响其一生。在课后作业中一些做得不怎么好的同学的作业本子上可写些激励的话,如:“有进步”,“加油”,“书写端正了”等等。以此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如每一次考试,可以采用“二次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即每次批改完试卷,先让学生独立订正自己的卷子,并且要说明订正的理由,学生说对了,书写正确了,教师再把扣掉的分数加还给他。面对订正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向教师或同学请教,也可以等教师讲评完再订正。只要他能把错题改对了并简单说明订正的理由,就给他加分。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克服了学生为应付教师的检查而抄袭的弊病,又让考得不如意的学生获得重新改过的机会,让他们更加热爱数学,增强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积极主动。当然,还有很多办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如果教师们都能灵活多样地在“趣”上花点心思。让“趣”点亮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更富有新意,那么就一定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