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小说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2015-06-11 20:39梁强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语文课程小说

梁强

“语文”是一个大的系统,“文学”是其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健全人格、完善心灵的作用。

小说,是一种纯粹的文学作品,它以生动的故事和个性的人物形象来吸引读者,再加上初中所选的小说都是鲁迅、老舍、契诃夫、莫泊桑等一批中外名家的力作,教师如果能够把握住小说的艺术优势,引导学生走进小说的世界,获得高层次的审美愉悦,提高鉴赏、审美能力,提升人格品位,实现文学教育乃至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都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初中语文课中的小说教学,却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完美。

一、初中小说教学现存的痼弊及改革的必要性。

遵循既定的教学模式,拘囿于固有的教学格局;追求理解单一共同性,拒绝百家争鸣;重视理性分析,轻视情感感悟。这是本人认为初中小说教学存在的痼弊。

固定的模式,让学生感到无趣和厌倦;忽视学生个性思维,会把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导向人云亦云的模式和误区;轻视能力思维训练,学生无法体会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悅,久而久之,语文课中小说的魅力便因此消失殆尽。

可见,小说的教学也该变了。如何改变?理念更新是关键,所以,我认为把“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小说教学中,对于教和学,都是相得益彰的。

二、初中语文小说教学采用“少教多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语文是基础学科,讲究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传统的“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学模式,极大扼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邓昌炎教授说:“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绝不是主角。”所以,在课堂,老师应重于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品味小说魅力,从而去实现“少教多学”的双赢。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正是“少教多学”所追求的。或者说,《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只有通过“少教多学”才能够实现。

三、“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实施。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是初中小说教学实施“少教多学”模式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叶圣陶先生还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最大之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种“自能”式学习能力的获得正是建立在“多学”的基础上的,叶老的话很好的阐述了“少教多学”的实质。

让学生对小说自主感悟、探讨,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适当点拨,让小说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共享的过程。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才有可能让“少教多学”模式真正得到实施。

(二)教师在小说教学中要把握好“少”与“多”的度。

“少教多学”的“少”与“多”是相对的。“少教多学”不是凝固的教学模式,而是教育理念,甚至行为警示。少教,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好、精、有效。多学,不是数量增加,而是学得主动、科学、有用。

涉及小说教学,要根据小说本身(如内容理解的难易度等)去确定教与学时间的分配。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孔乙己》,有时代深度,如果教师不把当时的社会背景交代给学生,只是一味的叫学生去理解、感悟,我想,对于不知封建科举制度为何物的新新人类,硬要其理解出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性,这也是太勉为其难的事情了吧?

所以,教师灵活把握好“度”,才能让“少教多学”模式在小说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三)合理设置问题是实施“少教多学”模式中引导学生的有效手段。

要将教师的“讲读为主”变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合理设置问题是有效手段。

“少教多学”在问题的设置要区别于传统教学,我认为关键在于一个“精”字。传统教学,堆砌问题,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教师的既定答案。“少教多学”问题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提问要精要,有方向,因此教师要以全面的眼光看课文,做到让学生一课一得。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小说《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都写人物,但是方法不同。《孔乙己》,人物描写的方法综合运用,生动异常;《范进中举》,一个对比足以表现人物命运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变色龙》,一件军大衣的细节,将人物“变”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有侧重点,做到“精”。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将“少教多学”模式在小说教学中成功实施的关键。

要在小说教学中成功实施“少教多学”模式,教师要做好“三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能并重;在学生能力达到的前提下做好“五让”,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述,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总结,最终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创新。在初中小说教学的课堂上可以大胆让学生去品读、体会、抒怀,老师在关键处加以点拨。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如笔者在教学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时,让学生着重体会那对夫妇在几次调换送出去的儿女时的心情,并动笔写出来,学生多数能深入探讨人物的内心,自主学习的气氛很浓厚。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若能积极发散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创新能力便体现于此。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确立“三个尊重”意识,即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权利,尊重学生的体验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规律。在实践中提高,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少教多学”的模式才能在小说教学课堂中成功开展。

钱理群先生认为“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这需要教师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营造能有效诱发强烈审美心理活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把每一堂课都看作是一次精神的探险,课前,都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这种期待的心情,正是他们可以自主遨游在小说海洋中的原动力。我相信,把“少教多学”的模式实施到初中小说教学当中去,必然可以使小说的教学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语文课程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理念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