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均裕
【摘要】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升国对现代人们的阅读心态进行了剖析:“整个社会都涌动着一种浮躁情绪——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使人们无法再将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享受,作为开启心灵智慧之门的钥匙。”[1]人们逐渐疏离阅读,而热衷于在视听中寻求刺激与享受,喜欢毫不费力的影像式接触与认知已成为不争的现实。以至于新闻出版总署的柳斌杰署长都发出了“即时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的感叹。[2]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在影视、视频等视觉感受的裹挟之下,对费心费力的阅读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淡漠,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关键词】浅阅读 成因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19-02
中国从古代的文化一元的、统一的神圣社会,走到当代的世俗化时代,经过了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曲折演变,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成就了中国的世俗化社会。在物欲主义的世俗时代的中国,文化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很大的世俗性转向,传统的人文精神开始被迅速解构,传统的精英文化不再成为主流的文化,而逐渐为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所替代。城市的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借助全球化的公众传媒和网络世界的传播优势,逐渐占据文化的主流。2005年的“超级女声”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平民主义的事件,如许纪霖先生所说:“谁是文化英雄、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偶像,不再有超越的预设标准,而是通过直接投票、现场欢呼的广场式民主得以产生。民众们颠覆了传统精英、历史传统和各种教科书教导他们的主流价值,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草根英雄。在一场场残酷的PK决战之中,平民战胜了上流,草根打败了精英,市场占据了主流。”[3]
“精英文化是启蒙的、智性的,诉诸于人们的理性和想象;而世俗时代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则是反智的、反深度、反启蒙的,它直接诉诸于人们的感官和直觉。”[4]在当今世俗时代的中国,文学家的文学被流行写手的畅销书代替,仪式化的戏剧被狂欢节般的歌星演唱会替代,艺术化的电影被美轮美奂的科技大片替代,隽永含蓄的叙述被拳头加枕头的感官刺激代替。文化从过去少数精英(无论是思想精英还是艺术精英)对民众的启蒙式教育,变为由公众广泛参与的娱乐狂欢。
“80后”青春文学的异军突起,于丹、易中天等“明星学者”的迅速走红、网络文学的盛行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然而,正如柳斌杰所言,这些“以快速、快感、快扔为消费特点的‘浅阅读,虽然符合大众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基本特质,符合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休闲与娱乐的需求,是出版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由此导致的非导向阅读、功利阅读等现象,将会对读者特别青少年的人格成长、精神发育、知识训练乃至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等产生不良影响。”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青春文学急需引导
在鼎盛的时期,“80后”青春文学一度成为全民运动,一片兵荒马乱。事实上,出版商与媒体对80后文学的青睐与推崇,并非基于对“80后”写作的文学意义的认同,而是将目光瞄向了其背后的庞大的文化市场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傅逸尘先生就曾担忧地谈到:“很多‘80后写手们在‘出名要趁早的现实利益驱动下,浮躁心理和逐利欲望过早地淹没了对文学精神的内在追求,而沦为出版商的盈利工具。其中,抄袭和模仿之风的蔓延,同质化趋向和模式化写作,极大地抹杀了‘80后创作的文学成就,而且阻碍了他们的创造精神的发展,媒体炒作的强势与便利,也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80后作家们对文学性的进一步探索与追求。”[5]对于“80后”而言,他们所缺乏的不是形式和技巧,而是内容和精神,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内核。很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属于畅销读物的一套简单又容易操作的模式和内容。用白烨先生的话说,“80后”写手们已进入市场,但未进入文坛。
另一方面,与“80后”作品的热销、大量同龄读者的追捧所造成的喧哗相对的是学界对“80后”的冷落。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李傻傻、春树、胡坚、孙睿、小饭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在图书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却始终没能得到主流文学批评界的认可。
主流文学批评界对80后文学的态度冷漠而暧昧,更多的批评家采取了一种高高在上、冷眼旁观的态度,使得“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被市场裹挟的80后文学依托着市场运作的强大动能,撇开主流文学批评的规训,游离于主流文学体制之外,呈现出非常规发展的状态。”[6]
“80后”写手们个个身后都有数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的读者,这种情况如同一个孩童已经点燃了一个巨大的火堆,学界要做的是赶紧教会他如何合理地使用火,而不是袖手旁观,看着他玩火自焚。“80后”文学急需文学批评的引领,真正需要的是严肃而有效的、有指导意义的有分量的批评文章,经历了市场洗礼的“80后”文学急需建立一个完整而健全的文学生态环境。
二、“于丹热”的反思
随着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日益繁荣,我国以精英性与学术性为内容取向、以权威性与社会性为价值取向的精英文化面对的是以平民性与通俗性为内容取向、以娱乐趣味性与随意性为价值取向,贴近大众生活、便于在大众中传播的大众文化的冲击,昔日深居在象牙塔里著书立说的知识界精英也纷纷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向大众媒体,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传播自己的学识,余秋雨频频在媒体亮相,易中天、于丹、刘心武、孔庆东、纪连海等教授纷纷因为《百家讲坛》栏目而迅速走红,成为“明星学者”,成为集学者、电视明星、畅销书作家三种角色于一身的流行文化名人。
如陈平原先生所说:“近年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其实不值得大惊小怪,真正令人诧异的是精英文化面临此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时的举止失措。”[7]
以被称为“学术超女”的于丹为例,有学者认为,于丹的《于丹〈庄子〉心得》只是用经典作为点缀的一部以论述个人人生心得为主的畅销书,是一本中国版的《心灵鸡汤》,这部书在本质上并没有解读出《庄子》这部经典的要义所在,而只是一部与《庄子》无关的《于丹心得》。这种与文本了无干系的不着边际的解读方式,在刘心武对《红楼梦》的所谓研究中也已出现。大多学者都认为,像于丹这样解读《论语》《庄子》、刘心武解读《红楼梦》会使受众对名著产生误解,这种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现代解读方式,或许会给古代文学研究带来一时的“繁荣”,但造成的伤害将是永久的。
于丹、易中天现象引发了学者们对“国学热”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反思。是像于丹那样脱离经典的文本和主旨,按己所需去任意发挥,还是以一种更加理性的,努力回归经典本义而又不影响传播效果的方式去阐释经典?显然,前一种方式有其通俗性和贴近现实性,但其致命弱点便是对经典的误读、误解、误导,影响了经典的本来面貌;而后一种解读方式则有待学者们进行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三、网络文学需要规范和引导
近十多年来,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的存在方式、日常生活方式、社会互动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
网络使作家“大众化”了,只要会打字,人人都可以上网发表作品。如果说传统文学作品是由社会分工和角色定位明确的“作家”来完成,传统文学体制下的作家仍然具有“文化英雄”的色彩,那么网络空间的写作者,只是钟情于网上漫游的“三W”(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网民。网络写作“就像马路边的一块黑板,谁都可以在上面涂鸦”。这种创作主体的大众化,使网络文学消解了昔日作家头顶上文化英雄的光环,作家的“社会雅士”的心态也被无名者的键盘所击碎。传统作家孜孜以求的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艰苦的创造磨练,天才、灵感等观念在网络写手们的心中已不再重要,他们似乎更在意主观心灵的体验和直觉,只热衷于将他们的内心体验,通过网络技术的手段传达出来。网络空间的自由书写,如同杂草一样蔓延,又如同杂草一样被人遗忘,成为即时性消费品。于是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的泡沫文学。
网络的诞生衍化出了网络文学,我们不能无视它所赋予文学的新特性,我们也不能不警惕它暴露的有悖于文学发展的意义,早有学者提出:“网络文学所具有所谓文本资源的丰富性,文本多义性和阅读开放性如果仅仅处于网上随机选择、提取或组合,或者字典辞书式的资料堆积,而不是来自独特的精神创造,那它就极可能是苍白无力的文字拼贴,由此就不可能产生出伟大的文学了。”[8]所以,网络文学需要更好的规范和引导,如何利用网络使文学得到新的发展更是任重而道远。
传媒为受众提供什么样的内容,不仅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更是对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影响深远。随着传媒竞争的日益激烈,发行量、收视(听)率,正成为各个传媒需要认真对待的头等大事,一时间一些传媒不惜放低身段,以低级媚俗去迎合部分受众,戏说历史,搞笑名人,从荧屏到广播,由杂志到报纸,低级趣味的东西占据了太多的传播资源。太多的“浅文本”直接影响了读者的接受深度,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所说:“这是一种牺牲深度来扩展广度的阅读方式。”
阅读应该是一种深入灵魂与精神的阅读,它是人体全身心的投入。英国散文家约瑟夫·爱迪生也曾说过:“阅读之于思想犹如运动之于身体。”文字是需要想象的,想象与深度有关。因此,我们呼唤“深阅读”,呼唤阳春白雪式的文化思考。
首先,出版社、杂志社等媒体要为读者营造“深阅读”的氛围,做好“把关人”的职责。
在经济利益面前,许多出版社选择放弃出版有文化品位的图书或有厚重感的学术著作,以大众的趣味为依归,盲目陷入高效的经济利润之中,出版物经济效益被无限放大,而社会效益被迫退居二位,抛弃了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丧失自身原有的文化品位与文化追求。而坚持出版深度读物的出版社,却太过于力求全面深刻,使之过于晦涩难懂,这毫无疑问会打击读者的阅读热情,致使读者的阅读过程被迫终止。因此,出版社、杂志社等媒体应该根据不同的阅读人群,继续细分市场,出版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精品图书、刊物,使读者有机会由浅入深地进行阅读。同时,尽可能拓展选题范围,以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全面提升出版物的质量,特别是图书的内在文化含量,把书做“宽”、做“深”, 粗制滥造的产品没有多强的生命力,有内涵有文化价值的图书、刊物,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经典传世并最终赢得市场。
其次,想改变读者的阅读倾向,先要从改变文化人开始。
住在城市,享受生活,不深入底层,不接触大众,不用心灵观察社会,怎么可能很好地反映当代人的欲望、焦虑、冲突和主流价值观?怎么能写出值得阅读、引人共鸣的好作品?“文学需要以非凡的想象力去自由地翱翔于大地的高空,俯瞰缺失和提示升腾境界”,需要更多的精英作者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精英作品。
再者,读者需要静下心来进行“深阅读”。
在今天这样一个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的阅读越来越趋向于以获取大量知识信息为单一目的的快速浏览。这种流俗化、快餐化的阅读,和沉溺于电脑互联网窗口界面的无休止开关,都是在单一地攫取信息和寻求感官刺激,挤掉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所应有的深度空间。然而,阅读是对人类灵魂和精神的追问,是对情操和素养的培育,相信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文化知识的普及,人的内心深处必然有一块角落渴求着深度审美,需要读者摒弃世俗的喧嚣,静下心来进行“深阅读”。
参考文献:
[1]赵敏.阅读下降不可怕 学人呼唤“深阅读”.[N].中华读书报.2004.12.29.
[2]王捍东. 把民众引向“进步的阶梯”——试谈“浅阅读”时代媒体的社会责任.[J].今传媒,2008(11):26.
[3]许纪霖.世俗社会的中国人精神生活.[J].天涯,2007(1):163.
[4]许纪霖.世俗社会的中国人精神生活.[J].天涯,2007(1):163.
[5]傅逸尘.文学批评与80后文学.[N].中国文化报.2008.12.31.
[6]傅逸尘.文学批评与80后文学.[N].中国文化报.2008.12.31.
[7]樊爱香.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关系之分析.[J].编辑之友,2009(2):26.
[8]房国霞.网络文学新特征分析.[N].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