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旦的文戏
——解读樊梨花

2015-06-11 00:27薛平鸽常州市武进锡剧团江苏常州213000
戏剧之家 2015年9期
关键词:锡剧剧团梨花

薛平鸽(常州市武进锡剧团 江苏 常州 213000)

武旦的文戏
——解读樊梨花

薛平鸽
(常州市武进锡剧团江苏 常州 213000)

锡剧《梨花归唐》的创作强化了文学和人文意识,突出了思想境界、艺术品味和文化含量。以历史与现实为依托,用当代视角描写穿越时空的爱国主义精神,用历史故事演绎当代人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武旦;文戏;梨花归唐

2008年,武进锡剧团借鉴传统戏曲《樊梨花全传》,改编排演了大型古装锡剧《梨花归唐》。非常荣幸,我在该剧中饰演了樊梨花一角。时光如梭,转眼五年过去了,锡剧《梨花归唐》演出已越百场,至今仍深受城乡观众喜爱。

一、月朦胧,一树梨花细雨中

锡剧《梨花归唐》的创作强化了文学和人文意识,突出了思想境界、艺术品味和文化含量,以历史与现实为依托,用当代视角描写穿越时空的爱国主义精神,用历史故事演绎当代人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樊梨花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巾帼英雄。大唐贞观年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以现在甘肃武威为中心的西凉国等一些西北小国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辖,并以武力和唐王朝对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派薛仁贵前去征讨,樊梨花的故事便发生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说唐》、《薛家将》在讲到薛丁山随父西征的故事时,无一例外都要讲到樊梨花这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奇女子。其中薛丁山三请樊梨花最为脍炙人口。

樊梨花不仅美丽无双、武艺高强,而且还极有主见,头脑清醒。她认为,天下大势是唐王朝必一统西北,归唐是出路,所以她劝父兄弃寨归顺。同时,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她沉着应战,但一旦中意于薛丁山,她毫不犹豫地以退为进,佯败至僻静处,与如意郎君订下了百年之盟。在大是大非面前,樊梨花不愧为女中豪杰;在解决个人问题上,她也一点不含糊,侠骨柔肠,性情中人,不失北方女子的大方与爽直。然而,好事多磨,一波三折的“三请樊梨花”,与其说是“三请”还不如说是“三气”,樊梨花一次次舍命相救,换来的却是薛丁山一次次羞辱休妻,樊梨花毕竟是与众不同的,虽受辱含冤,却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丽的、深刻的,她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妇女独立于世的精神。

“一树梨花一溪月”,与薛丁山执手相对、海誓山盟的樊梨花是娇羞娇媚的,恰如不期而至的春风吹开一树洁白的梨花,绽放的过程是热烈的,绽放的青春是绚烂的,绽放的爱情是带着甜味的。但薛丁山年轻气盛、刚愎自用,樊梨花咬碎银牙,一再忍让,到底意难平。“一树梨花落晚风”,脸上滚落的不知是雨滴还是泪滴?

对剧情、对白、唱词的细化,使我对樊梨花这个人物的了解逐渐深入,扎上背靠,我就成了樊梨花……

二、武戏文唱

锡剧的角色行当虽有分工,但较粗略,大多数剧团没有专业武旦演员,有关角色一般由武功基础较好的其他旦角行当演员兼演。表演上,主要参照京剧的表演程式和艺术手段,部分剧团还聘请京剧和昆剧演员进行辅导,学习京、昆的舞蹈身段、形体动作,向载歌载舞、唱做念打方向发展,但一般仍以“唱”为重点。

《梨花归唐》在艺术创作上走专家与演员相结合的道路,按演员的特长和人物的需要创腔,樊梨花的唱腔设计刚柔相济,帅旦和青衣的运用恰如其分,全面体现了樊梨花爱憎分明、以和为贵的性格。樊梨花身为武将,在剧中“打”的场次很多,但“打”中又总含着“隐情”,既“好看”又演绎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

战场定亲。梨花心中已“锁住”所爱,这“打”就像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求爱方式“追姑娘”,打得越狠爱得越深,当然这打是要加双引号的。

三请梨花。薛丁山本事不及老婆,所以对老婆总是疑神疑鬼的,这也是中国男人的通病,听了风言风语要休妻,看了一封信误会又起又休妻,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并发症。面对糊涂的薛丁山,樊梨花却是“爱你爱到骨髓里”,手中的兵器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哎,怎一个情字了得啊。武戏演到这份上,不文唱行吗?

樊梨花有侠义、有傲骨但又柔情似水、深情无限,她的表演内蕴丰富、层次分明,既大气洒脱、超凡脱俗,又妩媚风流。我在饰演樊梨花时,紧扣人物的内心世界,凸现真情实感,在唱腔上,浸润文化意蕴,在表演上,注入人性内涵,以达到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细腻传神的艺术境界。

投身舞台十数年,在团领导的支持下,在老师们的培育下,我博采众长,用汗水和泪水把自己锤炼成有“风格”的演员;既追求人物造型美、唱腔美、表演武打动作美,又深谙锡剧美学的神韵,不但全面、熟练地掌握了锡剧各个行当的传统表演程式,还试着将现代的舞蹈元素糅入表演之中。

武戏文唱,对“唱”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武将动作多、幅度大,既要平衡身体又要平衡呼吸,我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比较,在继承锡剧各派“混声唱法”的基础上,还通过自己的摸索实践,巧妙地使用胸腔、口腔、头腔共鸣的“联合唱法”,既丰富了吐字、润腔的技巧性和表现力,也丰富了音质、音色、音域。

“樊梨花”的“文唱”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如瀑布、如清泉,既有高音激越、奔放之情,又有慢板典雅、秀丽之音;高低起伏、轻重缓急、甜润柔美等嗓音的运用都显得明晰顺达,松弛自如,给人以字正腔圆的艺术享受。在《梨花归唐》中不但“樊梨花”的表演打破了传统概念化模式,全剧也融入了浓浓的时代气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繁荣锡剧,为锡剧的改革创新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而作为演员,既要在学戏的过程中学做人,又要在演戏的过程中自我审视、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新的艺术标高。

J8

A

1007-0125(2015)05-0042-01

猜你喜欢
锡剧剧团梨花
梨花美
梨花艳清明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梨花之歌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