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星期论文”中的意见领袖研究

2015-06-10 17:34李佳
卷宗 2015年5期
关键词:意见领袖大公报

李佳

摘 要:《大公报》在1934年创办的星期论文专栏论述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多方面领域,其思想既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又具有救世的现实意义。星期论文借助意见领袖的威望扩大了自身的传播影响力,同时这些经历过晚晴、民国,乃至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发挥重要文化作用的知识分子依靠星期论文的平台实现其文人论政的政治理想,本文试图分析这看似独立的两个整体,因统一的精神内核而产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大公报;星期论文;意见领袖;文人论政

1 龙头媒体《大公报》与“星期论文”专栏

“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这是英敛之在《大公报》创刊时曾许下的承诺,至今我们仍能感受到一个出身中国传统家庭的满族文人对中国报业殷切的希望。“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是其办报宗旨,受康梁之影响,它为传播西学、塑造新型国民鸣锣开道。言论上敢于揭露清政府的弊政,能够站在百姓的立场说话,使得《大公报》在北方的言论界初露头角。

如果说英敛之时期的《大公报》因个人的政治理想而创立,那么到了王郅隆手中便有了投资经营的味道,王郅隆本身即是近代资本家,其手中的实业涉及金融、纺织、地产等领域。更为重要的是他与皖系军阀来往甚密,并怂恿段祺瑞、徐树峥等人对工业投资。在政治利益链条与经济实业间牵线搭桥。虽然此时期聘请了富有办报经验的胡政之为主笔,报刊也难免带有军阀性质的政治色彩。

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三人创立的新记公司所贯彻的“不党、不私、不卖、不盲”四不主义将《大公报》从浓厚的军阀阴影中解放出来。特别是在此时期开创的“星期论文”专栏充分践行了《大公报》最初的办报理想。报刊从资金运转、市场运营、文章立意、言论立场上均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力求超然于任何党派和团体,只客观的报道事实,尽一份知识分子的爱国良心。直到如今,这样的行事标准仍然在新闻传播的领域享有崇高的威望。我们可以从其优秀的合作团队、严格的办报“宪法”、独立的办报方针三个方面来看。

1.1 优秀的合作团队

有人形容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三人为《大公报》的三驾马车,三人各有所长各司其职支撑起报馆日常顺利的运转。吴鼎昌在经济方面的支持功不可没,早期经营实业使得他家底丰厚。“吴鼎昌原习商业,又是银行老板,对世界贸易和金融市场的情况较胡政之、张季鸾等熟悉。怎样购储外币,何时向银行结汇,都由吴考虑决定,也从来未失败过。”经营报馆与其他实业不同,前期投入大,后期回报缓慢,所以吴鼎昌敏感的商业神经保证了报馆经济上的需求;胡政之对报刊的经营策略有独到的见解,在组织建设、队伍培养、制度构建、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等组织筹划问题上显示了卓越的才能。“营业不在营利,而在论政——经济独立,论政时才不被他人左右,保持言论独立;论政不为参政,而为国家利益,为代表民众讲话。营业只是一种手段。要达到有效的论政和代言的目的,必须花力气做好营业,做到营业与事业并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胡先生对经营报馆的见地;张季鸾的主要兴趣是在言论和编辑方面,一份报纸持续的后劲仅靠金钱的供应是维持不了的,言论的质量和重量才是获胜的不二法门。从消息来源、新闻内容、版面设计、言论把控,到最后的润色加工、审稿定稿,张季鸾都亲力亲为,经常工作到深夜。张季鸾善谈天、广交游,每天从会客当中了解到各种新闻消息,为大公报的言论素材积累的深厚的资本。

1.2 严格的办报“宪法”

“资金由吴先生一人筹措,不向任何方面募款;我等三人专心办报,在三年之内大家都不得担任任何有俸给的公职;我和张先生以劳力入股,每届年终,须由报馆送与相当股额之股票;吴先生任社长,我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先生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由三人共组社评委员会,研究时事问题,商榷意见,决定主张,文字虽分任撰述,而张先生则负整理修正之责,意见有不同时,以多数决之,三人各各不同时从张先生。这也差不多是我们创业时的宪法。”这一段出自胡政之在《大公报》续刊十七周年发表的纪念文章,道出了三人办报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一条指出了报馆失利的罪魁祸首多源自对政治关系的依赖,故不接受来自任何方面的募款,体现了《大公报》独立的精神诉求。第二条中所说的三人不担任任何俸给的公职,除了避免沾染上政治带来的压力,也显示了三人排除任何杂念,把办报当成事业来做的决心。随后又梳理了三人各自的分工及任务,甚至将出现分歧后的决策制定出来。“以多数决之,三人各各不同时从张先生”的字眼体现了报刊的民主精神,也能看出张季鸾在报务方面的重要位置。

1.3 独立的办报方针

张季鸾以“记者”的名义在《大公报》续刊号上,撰写《本社同人旨趣》的社评,提出对《大公报》的发展影响深远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其中“不党”一直是自由主义报业所标榜的重要信条,表明大公报与任何党派无连带关系,无背景,无成见,只站在一个公民应有的立场上客观的报道事实。“不卖”是不以发表的言论做交易。“不私”不为一己私利而置公众利益于不顾,始终以公众的利益为最大立场。“不盲”是凡事都经过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人云亦云,不让主观猜想代替事实的本质。大公报几经风雨,历尽沧桑,始终以这八字的办报方针为社内的事务的行动指南。

每日一篇社评是《大公报》的惯例,为缓解报馆人员不足的压力,改善以往偏重政治军事类报道的言论倾向,加强与文化名人的联系,《大公报》向北平的知名学者约稿,每个星期刊登在要闻版的显著位置,最终形成了固定的专栏——“星期论文”。起初的约稿对象以胡适学派为主,随着专家学者们的影响力不断扩散,又吸引了大批不同领域的名士。它存在的十五年间(1934-1949),先后有200余人,发表了750多篇论文。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报界首创的社会公共舆论空间的典范。

1.4 “星期论文”的观点不求统一

胡政之曾说:“我们向来主张学术自由,在政治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派

都可百家并存,各抒己见,相互探讨;为了民族复兴,求同存异。我们的社评和‘星期论文,就是这样,并不都顺从当局的意图。正由于我们不是政府机关,不食禄领俸,客观公正,可以发挥自由思想。”这一主张充分体现在星期论文的编辑方针上。专家们在重大议题的讨论中经常各执一词。例如关于政治体制,是民主宪政还是新式独裁;关于国家统一,是武力统一还是建设统一;关于建设途径是复兴农村经济还是不遗余力实现工业化;外交方面,也存在妥协论与强硬论不同的声音。这样的编辑方针迎合了文化界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鼓舞了学者专家们争先阐述各自观点的积极性。

1.5 “星期论文”的文风践行文人论政

星期论文的风格延续了《大公报》一贯的政论色彩,也体现了张季鸾先生一生所秉承的言论救国的办报理想。傅国涌认为,近代的文人论政表现出如下特点:“一、公正、客观、理性;二、论政而不从政,公开批评而不介入权力之争;三、富有责任感,勇于负责;四、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五、笔锋常带感情。”不难发现这五个特点与星期论文的当家主笔们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论是作为报人的张季鸾、胡政之等,还是作为学术精英的胡适、傅斯年等,他们既受过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又受过西方自由主义、民主政治的培养。所以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气质,既有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又能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积贫和柔弱的根源。独立的品格促使他们以诤臣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公开点评政事却不容易陷于纷扰之中。

2 “星期论文”中意见领袖的群体分析

“意见领袖”的概念出自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强调信息并不是从信源直达信宿,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二次加工后才流向受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对信息的理解。

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文化界的知识精英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居多。他们在良好的教育中获得了系统性的训练,形成对各自领域的权威性见解。以胡适、傅斯年、翁文灏为核心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为例,大多数都有留学欧美的教育背景,他们把西方国家关于政治的构想、文化的启蒙带回了正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与左翼知识分子激进的革命态度不同的是,他们主张通过温和的方式在现有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对国家事务的各个方面进行按部就班的改革。他们中大多数归国后在高等学府甚至是政府职能部门担任要职,显赫的社会地位为他们赢得了巨大的话语空间。

2.1 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

他们中的大多数具有双重身份。作为知名学者,他们有能力向政府提出中肯的建议,并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政府官员,他们有权力在实际问题上进行干预,达成最终的落实。这给予了他们更大的话语空间,即是站在足够醒目的地方,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发出响亮的声音,让每一个人都能听到。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扮演某一领域的权威,当他们针对自己专长的问题发表意见时,会让受众产生踏实的信任感。从而获得广泛的影响力。

2.2 良好的教育背景

星期论文作者群体均接受了国内知名大学的教育熏陶,不少人选择留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例如萧公权、潘光旦、吴景超等人,清华的教育影响奠定了他们在星期论文中的立言标准。萧公权晚年时曾回忆起在清华读书的情境,同时肯定了在清华读书形成的观点:“国家兴亡,匹夫当然有责。但匹夫要尽责,必须先取得救国的知识与技能。仅凭一腔热血,未必有济于事。读书应该不忘救国,但救国必先读书。”这与星期论文言论救国的美好期望不约而同。除此之外,大多数人还拥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默契的整体,虽然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但却共享相同的价值取向。国难蜩螗之际,西方的自由民主激活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的雄心壮志。国民启蒙、民主政治、法制精神,这些成为‘星期论文作者群体最想献给祖国的礼物,真正使国家强大起来。

2.3 大多人拥有办报的经历

在这个群体中近20人先后创办了相应的报刊,选择办报来传播主张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形成共识,他们对构建公共舆论平台有着切身的体验,比普通受众先一步认识到坐拥大众传媒的重要性。陶恒生在回忆父亲陶希圣时曾说:“父亲一生的最爱,其实就是母亲所说的‘办刊物,开书店。父亲把《食货》当成自己抚养五十多年的儿子,在台北复刊的十七年间,为他呕尽心血,也背负了不少的债务,他不愿意把这个担子交给后代去挑,因此抱着‘人亡政息的态度。”办报除了表达己见,也是饱学之士的心声,这种与国家命运同呼吸的悲悯情怀贯穿着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3 星期论文与意见领袖间的双赢互动

3.1 意见领袖对星期论文的影响

星期论文最大特色就是其明晰准确的行文风格、严密的逻辑思维、商量口吻的讨论态度。这反映了作者群体的气质。他们将读者视为平等的传播个体,没有广告式喋喋不休的宣传口吻,用理性地精神阐述道理。换句话说,作者群体的思维习惯、理想追求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星期论文的论述风格。

例如,胡适提倡形式与内容都要接地气,牢牢根植于现实情况。他认为,要人们接受一种信仰,前提是你自己要肯定它,才具备说服的力量。诚实的表达,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的态度影响了整个作者群体。也逐渐形成了星期论文的立言标准,即每篇论文都是作者真诚、坦率的表达,同时充满了浓郁的学理色彩。

3.2 星期论文对意见领袖的尊重

《大公报》能够邀请到如此众多的各界精英,并受到广泛的褒奖,是与它敬业负责的编辑态度,给予作者足够的尊重有很大关系。星期论文走过了十五年的光阴,坚定的执行了初创时期的宗旨和原则,每周日在原来社评的位置刊出,遇个人原因或重大新闻事件需要停刊,一定会有所说明。所有的稿件都是由主编亲自约稿、选稿和定稿。主编向学者约稿时,态度是十分诚恳的。王芸生在给胡适的信中说道:“先生久别祖国,国人想望言论丰采殊甚,特恳先生于讲学余暇,常为敝报撰写星期论文,以慰国人,讲稿亦时时常赐,以增国人信念。”言语之间充满了诚意和信任。星期论文本着敬重作者个人,尊重学术成果的态度,对论文的内容从不大幅度删减,基本保持原汁原味。傅斯年曾给胡适写信,表达了他对是否续写与星期论文间缘分的犹豫:“《大公报》来信问明年星期论文。国医一事我有点介意,继思他们也为难,也就罢了。此次故意大胆一论,他居然一字未删。做此星期论文不有意思,然《大公报》之小路极大,文章之效力甚值注意。” 从后来的情况看,傅斯年继续坚持为星期论文撰稿,22篇论文是傅斯年回报给星期论文的最好礼物。

《大公报》星期论文与意见领袖们在共同的价值诉求上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基础。本文立足于新闻传播的角度,将《大公报》星期论文专栏,同当时社会上主要的意见领袖们看作互相依靠的整体,更看重他们互动的过程,以及他们互相选择互相影响的深层原因、具体表现、价值意义。这样的双赢局面值得纪念,更加需要借鉴。

猜你喜欢
意见领袖大公报
从《大公报》看《红楼梦》与近代社会生活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跨境电商平台的社群形成机理及作用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意见领袖在微营销中的价值体现探析
浅析民国时期《申报》与《大公报》的言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