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青
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我们发现,时间久了,一部分学生乐在其中,收获在其中,而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读了多少、读得怎么样、有无兴趣,我们则很少能够去了解。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实践中可通过“阅读问卷”作业进行有效引导。
一、“阅读问卷”作业的应用与特点
以前,我们很多教师为了检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布置学生做“读书摘录”或“写读书体会”等,这样的作业久而久之,因為评价要求基本一致,学生会觉得枯燥,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应付完成、一抄了之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写读书体会的作业,更让学生感到负担过重,并且出现为难情绪的较多。这样也就失去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的目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我在学生阅读中安排了两项阅读活动:一是书面完成一份“阅读问卷”作业,二是开展阅读汇报课活动。其中,“阅读问卷”作业的完成,既是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又是学生上好阅读汇报课的准备。以下是我设计并曾经使用过的“阅读问卷”作业。
“阅读问卷”是一个师生阅读对话的平台,也可以是学生阅读的指南针,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让儿童的阅读更有实效。经过一段时间“阅读问卷”作业的应用,我感觉到“阅读问卷”的特点与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
1. 恰当运用“阅读问卷”让课外阅读有了更强的方向性
对于学生课外阅读读什么书、应该怎样读,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看看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书。在“阅读问卷”中,我们可以把适合于学生读的书推介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草房子>阅读问卷》的前言就带有一定的推介的特点,当然我们的推介还可以更有趣味性和诱导性。此外,更重要的是“阅读问卷”对于怎么读,也有了不同的引导。如这些“阅读问卷”中的问题,有的是要求学生对书籍内容的把握的,有的则是提示学生从读书方法上去要求的,如“从书中找出你认为最美的环境描写两段,说说这样的描写带给你什么感受”;还有的则是从引导学生人生态度、价值观上去设计的,如“在重病中,年幼的桑桑是怎样看待生活及世界的,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从书中找出相关语段加以分析”。我想,这样的阅读作业设计,既对学生读什么书进行了引导,又对学生怎样读书进行了指导,很有实效。
2.“阅读问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课外阅读本身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能恰当运用“阅读问卷”加以引导,课外阅读将对学生的概括、理解、感悟等语文综合能力有更大的直接影响。如《<我要做好孩子>阅读问卷》作业中出现的“你喜欢金铃吗?请列举理由和事例。”“金铃是个怎样的孩子?简单罗列几点。”“你喜欢父母怎样的教育方式?”像这样的一些问题,将理解、积累与应用、思维与表达紧密联系,将学与玩、学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科间的整合,课内外、校内外的融合,益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阅读问卷”有效地调节了不同水平与能力的差异性
以往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主要作业要么是摘抄,要么就是读书体会。读书摘抄容易形成机械性的重复,显得枯燥,而读书体会则会让大多数学生望而却步,心生厌烦。因此,在设计“阅读问卷”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点,让答题的角度与方式更灵活,可简洁可详细,可是自主提炼,也可从原著中选语句进行答题,可以是自己作答,也可以和家长交流后作答。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差异性,让学生面对问卷既有兴趣又易动笔,既有读书又有思维与实践的结合。时间长了,自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4.“阅读问卷”让读书汇报课更加充实丰富
有人说:陈述一部作品的意义就是交待自己的阅读感触。因此要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更高的兴趣,有更好、更多的收获,我们就应该让交流、讨论成为读书课的主要方式。当前很多教师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读书汇报课,但是我们发现,一些汇报课堂往往成为少数爱发言或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阵地,而其他同学则在这样的课中失语或者旁观,可谓倍受冷遇。其原因主要是,一则准备不充分,二则对阅读的作品本身没过多思考,也不知道要怎么思考,因此心中无底,所以他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就只能隔岸观火了。而当学生完成“阅读问卷”作业时,就等于对自己的阅读与思考进行了一个梳理,如果教师在阅读汇报课上再加以整合,这样,“阅读问卷”就会很好地帮助学生怎么去讨论、怎么去交流,为上好读书汇报课作好充分的准备,读书汇报课才能成为每个学生的课堂。
二、“阅读问卷”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阅读问卷”作业设计要有儿童的视角
教师对于“阅读问卷的设计”也许会不自觉地停留在它的内容或写法,甚至是固有的价值标准上,让问卷的问题过于成人化,并带有局限性。因为成人对孩子的期待总是充满现实的色彩,而忽略了孩子内心中那些纯洁、幻想的部分。例如卡通作品,很多成人盲目反对,唯恐自己的孩子“迷”上它。但有调查表明,卡通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上功不可没。
因此,对于学生课外阅读什么书、应该怎样读,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写过《我们都是点灯人》一书,书中说到童年是要阅读、要故事、要文学的,童年要读童书,要读儿童文学!我们把一本本生动有趣又耐人寻思的书带到孩子的面前,让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朦朦胧胧间,就能使他们一生的日子都有了方向。所以当我们明白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书,在儿童作品中学生关注的是什么时,我们设计的问卷就会从内容到思想,从读到写,从书中到生活多角度设计,充满儿童主体性与儿童视角。
2.“阅读问卷”作业设计要开放而有趣
当然,如果“阅读问卷”作业设计总是关于主要内容、人物品质的归纳或写法的探究,时间长了也会变得千篇一律,枯燥呆板,寡然无味。因此,问卷作业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爱表现、爱想象、爱提问等,在设计中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和趣味性。如有的可以设计为:精彩诵读、片断表演、片断想象续写、交作品与生活对比、画一画、与家长对话……而且量不要太大,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这样将理解、积累与应用、思维与表达紧密联系,将学与玩结合,加强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就益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阅读问卷”作业评价要多样而有激励性
新课改以来,作业的评价已脱离甄别与选拔的阴影,但在“阅读问卷”中除了教师的评价外,更应突出学生、家长参与评价,而且应以正面激励引导为主。教师的评价也可以由简单的分数、优良等级高低评价,变得更丰富,更富激励性。如:促进师生了解与沟通的言语评价,富于鼓励性的红苹果、笑脸、大拇指、智多星等形象评价,也可以多种并用。如前面示例中的教师评价还是较为单一,并且鼓励不够。另外,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如在“阅读问卷”中设计一题让学生与家长讨论交流,让家长更了解学生,让评价真正能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加爱阅读,更加会阅读。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