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余华小说语言陌生化研究

2015-06-09 15:38刘明阳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第七天新世纪余华

摘 要:余华作为当代先锋派的代表人物,至今活跃在文坛。他的小说语言抽象荒诞,充分发挥想象,非常具有个性魅力。《第七天》是余华新世纪以来继《兄弟》后推出的长篇小说,用离奇的笔法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七天里的见闻,余华也凭此作品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作家”。

关键词:新世纪 余华 语言陌生化 《第七天》

“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著名文学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常规常识,产生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规常识。小说语言的陌生化,就是小说语言在使用时换了一种说法,用陌生来展示熟悉,不采用大多数人熟悉的固定模式,突破常规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重新构造语言的表现形式,给人以审美上新颖、强烈的刺激,引起人们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促使人们充分领略作品主题。

余华是我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在国内外读者中具有很大影响。他的作品充满暴力、死亡、苦难等主题,语言简洁、生动、冷漠,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余华在小说中善于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读者获得意想不到的审美体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余华2013年出版的小说《第七天》对其语言的陌生化特色进行研究分析。

一、词汇陌生化

小说《第七天》中为了追求语言的新鲜生动,刻意地更换一个已有的词语或短语中的个别语素,突破原有的词语规范,临时仿造出来的词语在内容上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例如:

(1)面朝大海,云雾缭绕,都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海景豪墓。①

(2)他说现在讲究有机食品,他的是有机墓碑。(第13页)

例(1)中,“海景豪宅”通常用于房地产商的宣传中,指建设在海边可以观赏到海上景色的高档住宅。在这里,余华别出心裁地将形容豪宅的各种修饰词转移到墓地,生动地揭示了当今“天价”墓地的现状。例(2)中,“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的统称,有机食品也比普通食品的价格一般要高出30%至80%,把墓碑做成有机的,这正好迎合了那些追求“生前尊贵死后奢华”的盲目攀比病态。这种词汇上的创新在诙谐中蕴含着嘲讽,给读者一种既意料之中又出人意外的感觉。

词汇陌生化不仅在于临时造词,更多的表现是在不使用惯用词上。例如:

(3)一个包裹里面塞满干净的尿布,另一个包裹准备装上涂满我排泄物的尿布。(第68页)

(4)她盯着我看,让我觉得她的目光似乎扎进了我的脸。(第84页)

(5)我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闯进他的生活,而且完全挤满他的生活,他本来应有的幸福一点也挤不进来了。(第67页)

例(3)中,为了表示单身父亲杨金彪抚养孩子的辛苦,余华用“涂满”代替了“沾满”,更具有动态形象感。例(4)中,我们习惯说目光“照进”,余华却用“扎进”写出了母亲找到失散二十二年的親生儿子时的那种复杂的心情,与亲生骨肉天各一方二十多年的那种绝望感瞬间转变成母子重逢相认的欲言又止,既不敢相信又过于激动,这种感觉让杨飞感觉不习惯,这个“扎”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例(5)中用动词“挤”,生动地写出了杨飞的出现给他的养父杨金彪带来的是对正常生活的毁灭,将杨飞对养父的愧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精选一批特殊动词超越熟悉的用法,还借用一些名词来描写形象生动的情景。例如:

(6)我游荡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雪是明亮的,雨是暗淡的,我似乎同时行走在早晨和晚上。(第63页)

(7)草地上错落有致凸显的几块石头上有着夕阳温暖的颜色。(第173页)

例(6)中,现实中我们不会在生和死的划分上纠缠,更无法在生死的边缘自由穿行,小说中为我们描绘了昼夜不明、雨雪交加的“生与死的边境线”,看似荒诞离奇,实则预示着死者灵魂的漂泊无依、难以安息。例(7)中“夕阳温暖的颜色”同样也创造了一种瞬间的陌生化体验。

二、语法陌生化

语法上的陌生化是在为了表达的需要,打破常规的语法规则而构成的临时搭配。在小说《第七天》中,主要体现在述宾、主谓等关系结构中,把日常言语中一般不搭配在一起的词语结合起来,给读者以新鲜之感。例如:

(8)我走遍这个城市的所有角落,眼睛里挤满老人们的身影,唯独没有父亲的脸庞。(第18页)

(9)此前她沉溺在三个沉睡里。(第167页)

例(8)中,“眼睛里挤满”后面的宾语一般不搭配“身影”,此处生动地再现了父亲失踪后杨飞寻找时那种异常焦急近乎崩溃的心境。例(9)中的“沉溺”后面一般跟的是难以自拔、陷入的各种不良境地,这里剔除了贬义色彩,从侧面展现了李月珍惨死的可悲与不甘。

(10)她脱下裤子以后,刚刚一使劲,我就脱颖而出,从厕所的圆洞滑了出去。(第64页)

(11)我依稀听到父亲的抱怨声,那么遥远,那么亲切,他的抱怨声在我耳边添砖加瓦,像远处的高楼那样层层叠叠,我不由微笑起来。(第67页)

(12)鼠妹的哭声在二十七个婴儿夜莺般的歌声里跳跃出来,显得唐突和刺耳。(第195页)

例(10)中“脱颖而出”本是形容能力显露出来,余华借助了成语的原意,但没有了褒义色彩,指孩子像锥子穿过布袋一样快被分娩出去,非常具有新鲜感地表达了母子分离的突然。例(11)中,“添砖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这里用来搭配“抱怨声”生动地写出儿子对父亲的思念和不舍,对父亲的抱怨非但没有一点觉得■嗦,反而感到亲切而倍加珍惜。例(12)中“跳跃”原指人或动物两脚用力离开原地向上或向前跳,这里余华为了展现鼠妹哭声的“唐突和刺耳”,就让“哭声”来“跳跃”,完成了意思却改用了有一定距离的搭配。

(13)她的脸微微仰起,车上男人的目光在她脸上流连忘返。(第32页)

例(13)中“流连忘返”是因喜欢、迷醉某种事物而不愿或忘记离开,此处用于男人的目光在她脸上徘徊不去,更衬托出李青的美丽。上述这些看似不合规则却合情合理的语法搭配产生了陌生化效果,引导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三、修辞陌生化

小说中修辞格的使用本身就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超越,《第七天》中常常借助修辞手法对常规修辞格进行了再次超越,创造出陌生化的效果。例如:

(14)报纸上的文字黑压压地如同布满弹孔的墙壁堵住我的眼睛,我艰难地读着这些千疮百孔般的文字,有些字突然不认识了。(第25页)

(15)我看着血在水中像鱼一样游动,慢慢扩散,水变得越来越红。(第56页)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余华使用了很多新奇的比喻方法产生陌生化效果,增加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距离。例(14)中,将“报纸上的文字”比作“布满弹孔的墙壁”,非常形象地写出杨飞得知前妻死讯时那一瞬间天塌地陷的心情。例(15)中,李青割腕自杀本来是很惨烈的过程,余华坚持了自己一贯的冷漠叙述将鲜血比作“游动的鱼”,将鲜血在浴缸里扩散那种很痛苦的濒死状态描写得异常恬淡闲适。

(16)疲惫的思维躺下休息了,身体仍然向前行走。(第108页)

(17)我的记忆轻松抵达山顶,记忆的视野豁然开阔了。(第111页)

(18)我感到眼角出现了水珠,是雨水和雪花之外的水珠,我伸出右手去擦掉这些水珠。(第54页)

例(16)、(17)中,运用了拟人的方法给思维和记忆赋予了人的行为,抽象的概念帶有了具体的动作,避免叙事的干瘪和枯燥,产生耐人寻味的独特效果。例(18)中,杨飞因为李青的遭遇感到伤心而落泪,余华却偏偏不写眼泪,而用“水珠”,用“雨水和雪花之外的水珠”代替,看似繁冗,更能写出杨飞此时内心的悲伤和愤懑。

(19)我起身迎上去,挽住父亲空空荡荡的袖管,里面的骨骼似乎像一条绳索那样纤细。(第212页)

(20)我对他说,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第225页)

小说中各种修辞手法不是孤立的,还有许多修辞格综合运用的例子,例(19)中比喻和夸张兼有,例(20)中排比套用拟人,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

四、结语

米兰·昆德拉说:“写作就是写那些无人敢写之事,讲那些无人敢讲之语,这就意味着要反一般人的常态。”《第七天》这部小说的语言从特殊的词汇、超常的语法、变异的修辞等方面大量地使用了陌生化手法,有时各种方法也互相渗透、共同作用,例如:

(21)我父亲痛苦不堪,他就像是一条情感湿润的毛巾,我和这位姑娘抓住这条毛巾的两端使劲绞着,直到把里面的情感绞干为止。(第74页)

例(21)中综合了词汇、语法、修辞等陌生化手段,把为养子的幸福牺牲自己婚姻的杨金彪物化为“一条情感湿润的毛巾”,毛巾两端用力我们一般用动词“拧”,这里选择“绞”更能感受出杨金彪两难境地的煎熬,绞干情感也是一组临时的超常搭配,把父亲因对儿子的爱舍弃婚姻生活那种内心的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多角度、多侧面的陌生化手法给我们带来了更加立体、震撼的表达效果。这种表达效果把读者由熟悉引向陌生,陌生却是反过来揭示更加深刻的熟悉。

《第七天》是余华小说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其“新闻串烧”式的写作方法虽饱受争论,叙事和语言上也还不够完美,但毋庸置疑这是余华再次走向“先锋”的实验作品,他开始用自己独特的荒诞和绝望来讲述中国故事。

① 余华:《第七天》,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第13页。(文中有关该小说引文皆出自此书,故不再另注)

参考文献:

[1] 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 冯广艺.变异修辞学(修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 陈鸣树.文艺学方法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德威.从《十八岁》到《第七天》[J].读书,2013(10).

[5] 江南,王萍.余华前后期小说中比喻的变异及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小说语言艺术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L12DZW019)

作 者:刘明阳,硕士,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第七天新世纪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余华《第七天》的言说与困境
余华《第七天》中的荒诞书写
《新世纪对联大典》(2010年卷)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