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慧
端午节即将来临,各式粽子抢“鲜”登场。这边厢传统的肉粽、豆沙粽、红枣粽引得中老年族群大快朵颐,那边厢各种推陈出新的冰淇淋粽、水果粽、海鲜粽也纷纷上架成了“创意新宠”。粽子虽然好吃,却不能贪嘴。由于其本身就有高脂肪、高糖分的特点,一旦过食轻则可诱发反酸、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重则会引起胃炎、胃溃疡、急性胆囊炎甚至胰腺炎。那么,粽子究竟如何能吃得健康、吃出营养呢?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
一般来说,粽子多是以竹叶、芦苇叶或荷叶为皮,糯米为粽体,配合肉、豆沙、蜜枣等不同馅料。如果从食品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粽子这样的组成其实非常合理,也颇为健康。因为粽叶不仅能带来清香,还能提供一些多酚、黄酮类物质和钾元素,这些营养物质会在蒸煮过程中逐渐进入糯米内,人体食用后可以起到降血压和利水的功效,还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
而从中医角度来看,芦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则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而糯米性温,可以起到温补脾胃、补中益气之效,趁热吃暖胃效果更好,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的人群。
切莫把粽子当作早餐或夜宵
既然糯米有滋补脾胃之功,为何有些人吃了反而会产生不消化、胃胀难受的感觉呢?
这主要是因为糯米本身黏度很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食用过量后就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症状。再加上不少商家为追求口味,在馅料中加入了过量的油脂、肉和蛋黄等,脾胃不适的症状自然会更加明显。
因此,要提醒那些平日里胃肠功能就不怎么好的人,如果要吃粽子,最好在两餐之间吃,而且要适量,不能因为好吃就吃太多。如果做不到在餐间吃,那就把粽子放在中午吃更合适,千万不要把粽子当作早餐或夜宵。这是因为,早上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胃肠蠕动都要比白天慢得多,没有来得及消化的粽子如果停留在胃中,就更易引起积滞,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本身曾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患者旧病复发,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的大问题,严重损害健康。
“冰淇淋”粽子,时尚却伤胃
相比传统粽子,目前粽子市场上的新宠——“冰淇淋”粽子因其外形新鲜时尚、口感也好,所以特别受到年轻人的偏爱。但冰淇淋做成的粽子其本质还是冷食,而端午期间尚未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夏天,气温也时常冷热不定,如果因为一时贪嘴而吃了太多的冰品,不要说那些体质虚寒者或本来就有基础肠胃疾病者,就连身体很好的人都会觉得肠胃不舒服。而对于糯米和冰淇淋组合在一起的花样粽由于偏凉、偏腻,不易消化,所以更加应该少吃,尤其是儿童及老年人。
粽子放越久,营养流失越多
买粽子时千万别忽略“营养成分表”和保质期。据悉,按照国家食品行业新规,除了散装粽外,一般超市贩售的袋装、礼盒装粽子都会在包装上明显标注其营养成分表。购买时应注意选择热量、脂肪含量和糖分相对较低的粽子。还要注意的是,营养成分表上注明的是每100克的含量,而非一个粽子的含量,对于那些有计算热量需求的人比如糖尿病患者、单纯性肥胖患者,都应引起警惕。
另外,粽子因为原材料和工艺不同,其保质期也不一样。散装粽子常温下最多保存2天,真空包装的粽子最长可以放置达9个月,但事实上,粽子的存放时间其实与营养损失的概率也是成正比的。意思就是说,放置的时间越长,粽子的营养成分流失也就越多。因此,买来的新鲜粽子最好马上就吃,吃不完的粽子可以放在冷冻柜里速冻保存,避免变质。吃的时候要重新蒸透,或用微波炉化冻。且存放时最好分成一次吃完的小包,用塑料袋包严实,和其他肉类等生食品分开放,避免交叉污染。而未拆封的真空包装粽子,常温保存即可,冷藏更佳,在高温天里还要注意保存在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馅料合理混搭最养生
中国人历来讲究食疗养生,而除了粽叶、糯米具有的营养功效外,吃适合自己的粽子馅也有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比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而火腿、鸭蛋黄、鲜肉等也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当然,相较于商店贩售的传统粽子,我们还可以在家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馅料制作一些新式粽子,同样可以兼顾到美味和养生。比如在馅料上,可以选择红豆、黑豆、薏米、麦仁、燕麦等五谷杂粮做成的粽子,这些杂粮还能帮助清洁肠道、血管,有助消化。此外,也可以尝试一些特色粽子,如将冬瓜脯、葡萄干、巧克力等切碎,再调入蜂蜜、冰糖制成干果类的粽子;或者将芒果、蓝莓等新鲜水果切丁拌上沙拉酱作为馅料放入其中,这些独具特色的粽子不仅会让人眼前一亮,也会减少肠胃的负担。
不管是何种馅料的粽子,不管有多美味或是多具有养生功效,食用时也都应该适可而止,莫要贪嘴。即便是身体健康的人,每次吃粽子也不要超过1个,每天不应超过3个。
辅食蔬果、茶水更健康
在食用粽子时,合理地搭配蔬菜、水果,能够帮助肠胃蠕动,避免食用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在食用粽子之前,可以先吃些水果,不仅能够增加饱腹感,还能有助于消化。另外,要注意睡前2小时尽量别吃粽子,更不要边吃粽子边搭配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如西瓜等,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在食用后散散步、慢跑、做做运动,这样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或者吃些山楂片来帮助消化。
而搭配茶水,也能在食用粽子时起到帮助吞咽和消化的作用。清淡的绿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有助消化。油性的咸粽,相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能够去除口感上的油腻。吃肉粽时最好搭配些清口的汤类,如香菇汤、紫菜汤(香菇和紫菜有去油、解腻、排毒的功效),或者再搭配着吃些黑木耳、洋葱、菠菜等,就不用担心胃肠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