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丽红,管庆红,刘文杰
(1.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课部,江西 南昌 330013;2.乐平市港口中学,江西 乐平 333320;3.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高教研究室,江西 南昌 330013)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解析英语网络语言现象
管丽红1,管庆红2,刘文杰3
(1.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课部,江西 南昌 330013;2.乐平市港口中学,江西 乐平 333320;3.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高教研究室,江西 南昌 3300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特网的普及解决了传统上不同国家之间因时空间隔引起的跨文化传播障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迅捷的信息交流渠道。英语网络语言现象正是网聊这一特殊的语言交流形式和英语这门语言的强势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同人群、不同传播对象之间对于英语网络语言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文章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运用言语适应等跨文化理论对英语网络语言现象加以分析。
英语网络语言现象; 跨文化传播; 言语适应理论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民族与地域的时空条件为背景的。当人们的交往跨出民族与地域的范畴,不同语言间的沟通便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而各种语言间的接触、碰撞、影响、渗透、吸纳和融合也随之产生。一方面,会有一种语言率先走出自己原来的使用区域,进入其他语言的活动使用范围;另一方面,一些本来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也率先接受外来语言。[1]这种语言传播现象常常发生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或因历史、战争等原因外来移民较多的国家和地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聊成为最普遍、涉及面最广、效率最高的一种交流方式,纷繁复杂的网络语言层出不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英语或来源于英语。网络英语对其他国家的网络语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种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彼此不断碰撞、调适与交融,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英语网络语言现象就是这一过程的具体体现。
由于社会和历史原因,以及英语本身所具备的诸多优势特征,使得英语成为国际上流通最广,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一门强势语言,它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社会地位、实际功用和影响力常常优于其他语言,所以网络语言中英语的使用比较普遍而且发展迅速也就不足为奇了。英语网络语言现象是网聊这一特殊的语言交流形式和英语这门语言的强势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对英语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做了大量的调查,整理了人们经常使用的英语网络语言内容,发现人们在网聊中普遍使用的英语网络语言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其形成特征我们可将之分成以下六大类:
(一) 完整表达式
也就是全英文网聊,这比较少见,多见于网聊一方为英美人士。而常见的纯英语表达主要以问候语或常用口语为主,在调查中发现,像well, oh,ok,great,no,got it,bye-bye,brilliant,anything else,how about...,let me think这类词或短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另外,英美电影中常出现的一些俚语,如shit, bitch, fuck you等也比较普遍。
(二) 缩略式
缩略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首字母缩略法。主要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一些英语短语和句子的首字母缩略组合,比如:IT(Information Technology),BTW(by the way),ASAP(as soon as possible),CC(Carbon Copy),TGIF(thank God it's Friday),OMG(oh my god),等等。
第二种是省略词语的后半部分,保留单词原意,如info(information)。
第三种是省略词语里发元音或不发音的字母,如:pls(please),msg(message), thot(thought),pw(password)。
(三) 谐音式
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借用相同发音的字母代替某个英语单词或词素,如:u(you),X(kiss),CU(see you), IC(I see);二是借用相同发音的字母代替某个汉语词素,如:PMP(拍马屁),MPJ(马屁精),TMD(他妈的),BXCM(冰雪聪明),RPWT(人品问题);三是借用相同发音的汉字表示英语单词或词素,如:凹凸曼,奥特曼 (outman),爱老虎油(I love you);四是借用相同发音的数字来代替某个单词或词素,如:886,88(再见)。当然,采用汉字谐音的数字表达也有很多,如:1314(一生一世),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等,但这不属于英语网络语言的范畴。
(四) 混搭式
一是中英文混搭,如:小case,江南style等;二是“数字+字母”混搭,如:Win98(Windows 98),me2(me too),B4(before);还有“汉字+字母”混搭,如:放P(放屁),大X特X(大错特错)。
(五) 表情符号式
就是直接通过与该单词相似的表情或符号来表达意思,如: (OK), (Victory) ,“=”(等一下), “∶-)”( 微笑),“^_^”(高兴)。
(六) 混合式
是指缩略、谐音等两种以上方式的混合使用,如3q(thank you)是“谐音”和“数字+字母”两种方法的混合。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日益成熟,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不可避免,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因其极强的交际性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特网凭借计算机的互联性给不同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迅捷的信息交流渠道。因时空间隔引起的传播障碍几乎不存在了,而网络语言作为最直接的传播工具,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无疑也借助因特网的便捷有了迅猛的发展。[3]电脑和网络都源于西方,而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在网络传播中本身就具备诸多优势,所以英语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网络环境下英语语言跨文化传播的必然结果。但不同人群、不同传播对象之间对于英语网络语言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解读其特征。这里我们主要运用言语适应理论来分析这一语言现象。
(一)言语适应理论
言语适应理论(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是由柴尔斯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跨文化传播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与他人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说话者为博取赞同或显示个性,会运用言语同化、言语异化或言语保持等语言策略来缩小或拉大传播的距离。[4](P85)所谓言语趋同,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一方改变自己原有的言语习惯或语体,在发音、语速、停顿、语码等方面用更接近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一般来说,言语趋同追求的是获得对方的赞同、接受、喜欢或好感,增进理解和交际效果以及相互间的吸引力等。应该指出,它们往往是相互作用、同时存在。言语趋异主要是为了保持说话人自己的社会身份特征和群体特征。言语保持则指未作出任何改变,也就是没有趋同。[5]
言语适应理论最初只是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式用来解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心理动机。历经30多年的发展,该理论早已突破了当初只是研究言语风格变化的社会心理学范畴的理论目标,成为各种社会学科交叉形成的交际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第二)语言习得和交际学的研究。[3]如今,我们用它来解析英语网络语言现象依然有其理论价值。
(二)英语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为研究英语网络语言现象,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英语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做了大量的调查。调查分为六个年龄段:15岁以下、25岁以下、35岁以下、45岁以下、60岁以下及60岁以上。另外,根据学历、职业等我们又将调查对象分为五种人群:(1)长期旅居国外或有国外生活经历者;(2)商务人员;(3)大、中学生;(4)研究生以上程度者;(5)初中以下程度者。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60岁以上人士和45岁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从来没有使用过英语网络语言。原因主要是:很少上网;即使上网也是浏览新闻网页或影视频道;不懂英语或懂得不多,因而不习惯使用英语。这说明一种语言要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活动必须具备内外诸多条件,除了要有主动传播者,还要有语言的接受者以及适宜的传播环境。
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我们根据其使用语言形式的习惯,整理了各个人群在网聊时最常用的英语网络语言形式,详见下列附表。
附表 不同人群使用英语网络语言的情况
(三)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解析英语网络语言现象
根据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我们发现了几个典型的英语网络语言使用现象,下面我们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对这些现象作详细的解析,探讨不同学历、职业人群使用英语网络语言的习惯及原因。
1. 从调查中发现,最常用的英语网络语言形式是像hello, hi,bye-bye 这样的常用问候语。某些人群,比如一部分中年人和有些学历较低者坦承他们只用过问候语及yes, no, ok等最简洁的日常用语。
这一现象说明语言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并不只发生在面对面交流的两种文化人群中,而是可以通过其他媒介得以实现,如文学、影视作品以及网络等,因其通俗易懂最易被非本族语地区大众接受。
2. 大、中学生偏好用俚语和中英混搭的方式,而研究生以上学历者网聊时使用俚语的概率远远低于大、中学生,他们更喜欢用谐音式,尤其喜欢用call u, IC, OMG 这类借用字母发音的词。
N.Coupland等人在解释言语适应理论时,认为在研究言语适应时,除了研究言语趋同、言语趋异、语言保持和言语互补等会话策略外,还应研究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对会话需要的注意程度和角色关系的处理。[6]根据言语适应理论归因原则的三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和外部压力),我们还应从内在因素研究这一现象。学生获知英语的途径除了课本,通常还有影视、文学作品和网络游戏。而大、中学生天生的好奇心以及不多的英语基础使他们很容易接受“I服了U(我服了你)”这样来自影视作品的中英混搭词语以及shit, fuck you等俚语。他们也会使用少量的借用相同发音的汉字谐音词,像奥特曼 (outman),爱老虎油(I love you)等,这都是由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对会话需要的注意程度等决定的。而研究生相对来说接受规范英语的机会较多,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际,但出于便捷的考虑,类似CU(see you), IC(I see)这样借用相同发音字母表达的相对较规范的谐音式英语则成为他们的首选。
3. 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中年以上人群在网聊时使用英语的频率远低于年轻人,他们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学习经历,但词汇量不大,有些人只记得少量的日常用语,所以他们最常使用的英语网络语言形式是类似这样的“表情符号式”,少数人会使用少量的日常用语。
用言语适应理论解释就是这类人群因为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少,只有在为了表示诙谐愉快的情绪或者在网聊对象英语基础高于自己这种外部压力存在时,出于言语趋同的目的才会偶尔使用少量英语网络语言。“表情符号式”符合他们的能力程度。
4. 商务人员在网聊时,除了习惯使用日常问候语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喜欢用缩略词。在问卷调查中,约有85%的商旅人士经常会在商务聊天时运用类似IT,BTW,ASAP,CC这样的缩略词。
这里特意将商务人员列出,是因为相对其他人群他们接触网络的机会最多,而且网聊对象也较为不同,多以工作对象为主。他们同样有与传播对象保持言语趋同的主观愿望,甚至比其他人群更甚。因而在与英美人聊天时,他们也主要选用纯英语方式,但不论与英美人,还是本族语对象网聊,他们都喜好用缩略词。这一方面是因为BTW,ASAP,CC等缩略词极大地减少了打字数量,十分便捷,同时也突出他们商务人士的身份特征和群体特征,与其他人产生言语趋异的效应。
5. 九成以上长期旅居国外或有海外生活经历者在与英美人士聊天时会采用或愿意采用地道的全英文形式,理由是便于网络对话顺畅进行,但与国内的朋友、亲人聊天则尽量避免使用英语,以免给人显摆的印象。
这一现象可以运用另一跨文化传播理论——共文化理论(Co-cultural Theory)的观点加以解释。Mark P. Orbe指出,共文化群体成员与主流群体成员进行交流传播一般出于三种目的:同化(比如成为主流文化的一分子)、适应(比如尝试让主流群体成员接受共文化群体成员)和分离(比如拒绝与主流群体成员结合的可能)。[7](P67-96)这些长期旅居国外或有国外留学、工作经历者,作为英语国文化的边缘群体成员,为了成为主流文化的一分子或尝试让主流群体接受自己,在与居住国人员交流过程中,常常会主动采取同化或适应的策略以使交流传播活动顺利进行,并“从中受益”。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主动调适的行为不仅表现在语言上,也涉及行为和情感等各个方面。
用言语适应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就是在与英语国家的朋友网聊时,这一人群情感上有言语趋同的主观愿望,他们通过改变自己原有的言语习惯,以更接近说话对象的言语,也就是以纯英语的语言形式来获得对方的赞同、接受、喜欢或好感,从而使传播活动得以继续或发展。而在同本民族人交流时,为了和他们保持言语趋同,却需要采用本民族的语言,以利于传播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结以上现象,我们发现,英语网络语言现象主要是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于言语趋同的目的或倾向所采取的语言策略或行为。最后需要指出,我们所列举的现象并非是绝对的,英语网络语言现象与其他言语交际一样,说话人的言语取向是以受话人的言语特征为目标的,同时受说话人自身内在因素以及社会、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四)正确对待英语网络语言现象,积极发挥汉语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语言的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必然产物,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一种语言能否在国际间实现跨文化传播,与这种语言的文化特点不无关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操此种语言的国家(民族)在国际上的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带动力和文化渗透力在内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大小;其次取决于传播区域的开放与跟进程度。[1]
在我国,英语网络语言的出现正是英美国家的综合国力推动英语向中国地区跨文化传播的具体体现。很多人对于这种语言间的融合过于恐慌,认为会影响汉语的纯洁度,其实大可不必。作为本民族的语言,汉语拥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且,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的提高,汉语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扩大。汉语对英语以及其他民族的语言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比如,像 gelivable(给力),tuhao(土豪), shability(傻逼), zhuangbility(装逼),niubility(牛逼)这类中式英语单词,以及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这类来自中国成语或谚语等习惯用法的中式英语翻译句式都已被收录进了美国在线俚语词典。
在跨文化传播中语言的影响是相互的,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泉所说:“随着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加快,外国对中国网络流行语的关注程度增强,中英两种语言互相渗透也是一个自然趋势。”[8]我们应该看到国际交流中英语所起的积极作用,认识到在目前,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有其不可替代性,并正确对待英语网络语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快捷等诸多优点,吸收其精华。当然,在当今世界的跨文化传播中,处于文化强势的一方通过操纵语言来歪曲和妖魔化“他者”的现象非常普遍,保持必要的警惕也是必需的。[9]另外,我们更应积极发挥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汉语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1] 周福芹.论语言的跨文化传播[J].东北师大学报,2003,(2):99-105.
[2] 罗再香.英语网络语言对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70-73.
[3] 李展.因特网上的跨文化传播[J].厦门大学学报,1999,(1):69-74.
[4]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刘正光.言语适应理论研究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1,(2):57-64.
[6] Coupland N,Coupland J,Giles H,Henwood K. Accommodating the elderly[J]. Language in Society,1988,(17):1-41.
[7] 威廉·B·古迪孔斯特.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二)[A].J.Z.爱门森(编译).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8] 中式英语频入美国草根词典 海内外网友齐热捧[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5/08/c_126474416.htm.
[9] 单波,熊伟.跨文化传播的语言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9,(4):133-140.
[责任编辑 许婴]
An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English Net-speak from the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GUAN Li-hong1, GUAN Qing-hong2,LIU Wen-jie3
(1.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 Ji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2.Gangkou Middle School of Leping, Leping Jiangxi 333320, China;3. Research Office of Higher Education, Ji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solves the traditiona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 caused by time and space intervals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providing unprecedented convenience and fast channels for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The phenomenon of English net-speak is just the result of joint action of network chat, the special form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English. But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different communicators have different acceptance of English net-speak.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English net-spea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means of such cross-cultural theory as linguistic adaption theory.
phenomenon of English net-speak;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adaption theory
2015-04-2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C1236)
管丽红(1972-),女,江西上饶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和跨文化传播。E-mail:412463178@qq.com
H0-05
A
1004-2237(2015)04-0086-04
10.3969/j.issn.1004-2237.2015.0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