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引导上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2015-06-07 11:03黄建男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上饶红色旅游城镇化

黄建男,周 青

(上饶师范学院 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红色旅游引导上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黄建男,周 青

(上饶师范学院 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红色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对红色革命老区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红色旅游的发展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促进和改变作用,而城镇则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发展环境和人力资本等发展要素。红色旅游引导上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要素包括政府政策、资源赋存、区位交通和发展势头等。红色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可通过打造一批红色旅游小城、推出一批红色旅游小镇、发挥产业支撑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和人的参与、构建合理的利益驱动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

红色旅游; 新型城镇化; 互动机理; 上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对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旅游业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产业带动、消费拉动、价值提升等多重效应。2014年8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树立科学旅游观,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

红色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偏远、相对落后的红色革命老区虽有着较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由于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限制,长期处于滞后发展的状态。红色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对红色革命老区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近两年来,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始成为研究热点,但相关研究成果还不十分丰富,有关红色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就更少了,对红色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以上饶市为例,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红色旅游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红色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理

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机理(见图1),一般是由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的业态升级,由观光游客形成人流聚集,由休闲消费形成服务产业聚集,由产业聚集形成人口就业基础,由人口就业带动城市配套发展,通过旅游引入人流与消费,依托市场引导城镇化建设发展。

图1 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机理示意图

这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城镇化自组织生产,是基于旅游业催生出旅游需求(内需)。目前这种模式正成为不少地方政府青睐和积极引导的一种解决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因自身产业特性和发展方式的不同,红色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作用机理显然更为复杂(见图2)。红色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应该是一个自循环、双互动、共促进的作用系统,红色旅游的发展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促进和改变作用,而作为城镇化建设中的主体——城镇,则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发展环境和人力资本等发展要素。

图2 红色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机理示意图

1.红色旅游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机理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红色旅游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经济方面:(1)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最重要的基础是产业的支撑与带动问题,如果没有恰当而有力的产业带动,实现不了就业聚集和产业升级,仅仅靠社会体制保障是不会长久的。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是红色资源富足区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2)就业解决:大部分红色旅游资源都散落在乡村,游客往往依托于乡间的中心集镇或大的村落进行集散,而一旦游客在这些地方聚集和散开,这些小集镇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人群聚集、消费聚集和服务聚集地,这就有可能为当地农民带来高收益,并为农业人员向非农业人员转变带来契机。(3)基础设施:红色旅游的发展给目的地的经济带来了机遇,这必然会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整个地区的发展环境进行改造,比如对旅游景区的建设、旅游公路、能源、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

社会方面:(1)居民素质:红色旅游发展为所在城镇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政府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教育发展中,能有效改善当地教育设施和条件,提高当地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2)人居环境:将红色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结合,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在农村进行环境整治、危房改造、污水处理、村道建设和公共场所绿化等,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游的新型城镇。(3)社会保障:通过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业,不但可以直接提高红色旅游区人民的收入,还可以为提高当地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创造有力条件。

文化方面:(1)精神遗产:发展红色旅游的载体是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具体为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能够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些革命历史遗产,传承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留存城镇发展的文化血脉。(2)城镇个性:以低碳环保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以与时俱进的红色文化为主题,以典雅厚重的历史人文景观为补充,从而增加城镇文化内涵,塑造城镇个性,使旅游者更为直观地感受城镇的独特形象。(3)观念意识:红色旅游发展带来的先进思想和文化能够转变老区百姓过去“等靠要”的依赖性思想,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现代人的开放意识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1],促使他们投身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

2.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红色旅游的反馈机理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主体和主要成果——城镇可以反过来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发展环境和人力资本等发展要素。

物质基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在于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传统城镇可根据其农业基础和特色优势,调整农业产品结构,生产颇具特色的绿色农家食品;此外城镇可通过改造原有建筑形式,开放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或家庭旅馆等。

发展环境:红色旅游的开发离不开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风情独特的人文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均可以成为城镇红色旅游产业良好发展环境的组成要素。

人力资本:这与红色旅游发展解决当地城镇的就业问题紧密相联。城镇在开发红色旅游过程中,可就地取材,吸引地方劳动力和闲散人员从事餐饮、住宿、交通、讲解等相关旅游服务工作,这样既可以增加游客的亲近感和感知度,也容易实现红色旅游的文化教育功能。

二、红色旅游引导上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要素

1.政府政策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赣发〔2013〕11号)等一批支持旅游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尤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等14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发改社会〔2008〕246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11〕10号)、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的《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3-2017年)》(赣发改社会〔2013〕763号)等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大对红色旅游的支持力度。我省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期总体建设方案》(发改社会〔2012〕1654号)的项目个数、总投资及中央安排的补助投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为江西和上饶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资源赋存

上饶市,这片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红色沃土,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全市拥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1个,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个(上饶集中营、方志敏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个。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已获准成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这些承载着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纪念地和纪念物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的鲜活教材。

3.区位交通

上饶地处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四省交界,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古来就有“四省通衢要冲、江浙第一门户”之美誉。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将上饶市定位为江西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秉承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条件,上饶市致力于打造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铁路客运方面,京福高速铁路与沪昆高速铁路在上饶形成高铁“十字交叉”,成为全国第三个、全省第一个高速铁路东西、南北交汇的城市。高速公路方面,正在建设的上武高速公路和昌德高速公路进展顺利,上德高速公路业已竣工开通,这些高速公路将与沪昆高速公路在上饶形成高速公路的“十字交汇”。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即将在上饶形成“双十字”的构架。此外,鄱阳港务区、三清山机场等水上、空中通道即将被打通。水陆空三位一体,“铁公机”一应俱全,上饶将成为华东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现代化交通枢纽城市,真正实现由自然地理中心向经济地理中心的转变。

4.发展势头

国家层面来看,红色旅游的发展势头依然呈现可喜局面。据国家旅游局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全年接待游客预计达到9.07亿人次,同比增长15.39%,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四分之一;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2264.78亿元,同比增长14.06%;直接就业130.6万人,间接就业510万人,同比增长6.7%和10.87%。[2]

江西省作为率先提出发展红色旅游的省份,其红色旅游业发展速度超出全国。年接待人数由2005年的1760万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7150万人次,年均增长23.45%;红色旅游总收入由2005年的11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60亿元,年均增长28.43%。[3]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红色旅游进入夯实基础、扩充内涵的新阶段,发展趋势已开始向稳定化、成熟化、常态化、自主化、全民化、社会化转变。

三、红色旅游引导上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在红色旅游引导的上饶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无论是开展旧城改造,还是进行新型乡镇建设,都应当以“宜游”为出发点,以新兴产业和新型路径为引导,实现城镇化建设的新方向。

1.结合县域旅游建设,打造一批红色旅游小城

依托于县级城市的中心镇或街道,以及有一定的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形成旅游集散中心,比如信州区的茅家岭街道(上饶集中营名胜区所在地)、弋阳县的弋江镇(方志敏纪念馆所在地)、德兴市的绕二镇(中国工农红军十军团军政委员会旧址所在地)等。由于红色旅游的发展,这些城镇的规模逐渐扩大,产业要素逐渐齐全,可以发展成为旅游小城,它既不是大城市,也不是中心城市,而是旅游目的地。当然在红色旅游小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在突出红色旅游学习功能、教育功能的同时可与城市旅游的休闲功能、度假功能、会议功能等相结合以扩大客源市场。

2.对接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一批红色旅游小镇

上饶市的红色旅游资源除了城区外也往往集中在乡镇上,这就为我们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契机,打造红色旅游小镇创造了条件。这个模式就是对地方乡镇的特色农业资源、山水生态资源、民俗风情资源、特色古建筑资源等进行重新整合。比如,作为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带的横峰县葛源镇至今尚有闽浙赣省委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列宁公园、红军广场等20余处革命旧址遗存,并保留下了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又比如,弋阳县漆工镇、玉山县怀玉乡、万年县东源乡等也是这类旅游小镇的集中体现。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突出旅游小镇鲜明的主题特征,可采取城镇建设与旅游经济的经营、规划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扩大人口承载容量,拉动城市化发展进程。

3.发挥产业支撑作用,妥善解决城乡统筹问题

红色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需要着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红色旅游引导的城镇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民都进城,也不是千方百计地要剥夺农民的土地资源,而是以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为契机,让当地农民从传统农耕中解放出来,转变为从事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工人,转变为从事现代旅游业的新型城镇居民,共同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成果,最终使广阔农村地区发展成拥有景区化风貌、产业化发展业态、城镇化服务体系的新型村镇聚落结构,并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蓝图。

4.推动红色旅游市场化,引入社会资本和人的参与

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市场化,改变传统红色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等靠要”的依赖性发展思路,不能只关注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参与开发和市场竞争机制才能增强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同时,能否吸纳当地民众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才是决定城镇化开发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既定目标的根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中,不仅要考虑征求当地民众的意见,而且应吸纳当地居民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的开发和经营,参与旅游住宿接待,发展特色旅游交通、旅游购物等。

5.植入旅游要素功能,构建合理的利益驱动机制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旅游经营企业不仅是直接利润的追逐者,还应当是各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者,要把旅游要素功能的植入和环境保护目标纳入旅游经营企业战略目标,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推动作用。在开发、筹资、税收等方面,政府应给予经营企业相应政策上的扶持。政府除出面采取更加有效的鼓励投资政策,把企业对旅游要素的配置和环境保护的收益转化为特许经营权,从而形成开发和保护的良性循环,还应对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监管,杜绝不合理使用和破坏资源情况的发生。

[1] 黄细嘉,陈美珍,张亚丽.基于红色旅游开发的老区社会生活变迁[J].农业考古,2009,(6):130-132.

[2] 窦文章.2014年全国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增长[N].中国旅游报,2015-02-06(6).

[3]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3-2017年)》的通知[EB/OL]. http://www.jxdpc.gov.cn/departmentsite/shc/ghjh/zxgh/201311/t20131114_101009.htm.

[责任编辑 许婴]

On Shangrao’s New-type Urbanization Guided by Red Tourism Industry

HUANG Jian-nan, ZHOU Qing

(School of History, Geography and Tourism,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Jiangxi 334001,China)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can promote and change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terms of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and etc. Meanwhile,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can bring a series of good elemen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such as material basis,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and capital.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guided by red tourism has many supportive factors, including policies from the government, resources storage, regional traffic, development momentum and etc. It can be realized by building and promoting a number of cities and towns famous for red tourism, playing the supportive role of industry, bringing in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resources and establishing a rational profit-driven mechanism.

red tourism industry; new-type urbanization; interaction mechanism; Shangrao

2015-04-2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GL1344);江西省高校质量工程项目(2011);上饶师范学院院级课题(201307)

黄建男(1984-),男,江西上饶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E-mail:52721754@qq.com

F299.27

A

1004-2237(2015)04-0012-04

10.3969/j.issn.1004-2237.2015.04.003

猜你喜欢
上饶红色旅游城镇化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家乡的城镇化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