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面向企业的专利信息协同服务模式分析*

2015-06-07 01:51刘红光杨倩刘桂锋
图书情报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专利协同图书馆

刘红光杨 倩刘桂锋

(1.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2.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图书馆 日照 276826)

高校面向企业的专利信息协同服务模式分析*

刘红光1杨 倩2刘桂锋1

(1.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2.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图书馆 日照 276826)

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调研法,从图书馆、科研管理部门等服务主体调查我国高校面向企业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服务内容,总结出目前我国高校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利用协同理论,构建出以目标协同、组织协同、资源协同为主要内容的专利信息协同服务模式。

图书馆 专利信息 信息服务 服务模式 协同服务

1 高校面向企业的专利信息服务调查与模式分析

本文利用网络调研和文献调研等方法分析目前高校面向企业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网络调查的对象为全国39所“985工程”高校及江苏省40所非“985工程”高校,共计79所高校。调查方法为逐一访问所调查学校的主页,然后寻找各高校对外提供信息服务相关的机构网站。主要调查内容是高校可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服务主体及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情况,调查时间为2013年11月。

1.1 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访问79所高校的网站,我们发现有2所高校由于网络或者IP地址限制不能访问,共访问77所高校相关的网站。调查中,将高校的科技处、科研处、科研部、科技开发部等统一为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一般是指学校里从事科研工作的二级学院及各种类型研究所或研究中心。(1)高校专利信息服务对象。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分为校内用户和校外用户两种。在被调查的77所高校图书馆中,有62所对校外用户开放,占到了80.5%,开放比例较高,但各个高校图书馆一般对校外用户有一定的限制。校外用户有本校校友、企业及个人,但粗略统计只有近10所高校在图书馆网站专门列出了为企业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包括传统信息服务、情报信息服务和企业信息咨询服务等。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对外服务对象就是企业,对内就是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及学生。科研院所的服务对象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科研人员等。

(2)高校专利信息服务主体及内容。高校面向企业的专利信息服务主体主要包括高校图书馆、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院所、档案馆等(见表1),下面主要分析图书馆、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等三个主体的服务内容。

表1 高校的服务主体及服务内容分析表

①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从所调查的77所高校图书馆的结果来看,提供面向企业的专利信息深层次服务的图书馆很少,绝大多数目前还是停留在普通文献服务上,专利资源导航、科技查新等与专利有关服务所占比例近1/3,但部分高校仅面向高校内部。参与企业情报服务的仅有十几所高校,不足调查样本的15%,服务内容不乏较高知识含量的项目,如知识产权战略、深度专利情报、特色产业主题库系统的二次开发提供等。985工程高校以及教育部查新授权单位的高校的专利信息资源及企业情报服务潜力普遍强于其他普通高校。多数高校的服务方式大都是通过互联网、电话、邮件等,适当收费。但总体来看,目前图书馆大多还是局限于传统文献查阅和文献信息检索服务,服务模式单一、信息服务内容没有创新性。

②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服务内容分析。每个高校都设置有科技管理部门,统筹管理高校科研工作,指导具体专利工作的开展。尽管名称不一样,但其职能大都一致,主要承担专利统计、专利奖励、专利归档、产学研合作、专利推广转化与宣传以及与专利相关的表格下载、专利办事指南等专利日常事务性工作。其工作更偏重于导向型。此外,这类机构还以“工业科技园”“大学科技园”的运作方式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1]。

③科研院所服务内容分析。高校的相关科研院所及其专利信息中心或设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可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或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专利产品研发等;专利信息中心会对企业提供专利信息咨询服务及企业专利代理工作等。

(3)高校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分析。高校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主要以不同的服务主体为划分标准,分别概括其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图1是高校不同机构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图,下面主要介绍图书馆和科研管理部门的专利服务模式。

①图书馆为主的专利服务模式。主要是指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优势开设专职信息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利信息服务,服务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和电话等形式,主要服务项目有专利资源导航、专利查新、科研项目定题检索、专利文献检索、专利信息分析(包括基础分析及深度分析)、专利数据库建设、专利专题培训等。

专职机构型模式主要有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成立的“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宁波大学图书馆成立的“宁波大学科技信息事务所”以及江苏大学成立的“镇江亿百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2]等,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专利分析服务、专利检索服务、专利原文提供、专利平台建设与专利战略研究等全方位的专利咨询服务。资源依托型案例有浙江大学图书馆,主要通过图书馆网站链接,面向企业提供的服务有专利文献检索、专利信息检索、专利查新检索、专利管理分析、专利讲座等。

图1 高校不同机构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图

②科研管理部门为主的专利服务模式。主要指高校依托科研管理部门、大学科技园,部分高校还依靠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与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研发合作及产学研推进工作的模式,主要服务方式是建立科研管理平台,发布高校科研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主要服务项目有高校专利管理、专利推广与转化、产学研合作等。但这种模式目前没有考虑到企业真正的技术需求,面向企业的专利信息服务项目还有待改进,应密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除此之外,南京理工大学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专利代理和专利咨询等服务,主要是科学技术处设置专利中心,从事与企业专利有关的事务。

此外,高校的科研院所(支持研发机构)为企业提供专利信息服务一般都是依托院所内的资源,采取和企业联合申请专利、研发合作、专利人才提供等方式同企业共同发展,促进技术创新。

1.2 调查结论

通过对高校面向企业提供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的专利信息服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专利信息服务在高校不同部门展开[3],但各个服务主体管理分散,造成人才、资源等分散分布。缺少一个统筹管理机构和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这种情况使得高校很难提供给用户全程性、全方位灵活多样的一揽子信息服务。②由于受分散服务的限制,高校提供的专利信息服务内容单一,缺乏深层次的服务。虽然有部分高校开展面向企业的专利信息服务,但大都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基本是文献服务和基础信息服务,缺乏高质量的专利情报服务。③信息服务中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接收方等主体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大都是单方面的沟通,主体的参与仍然不够积极,整个服务显得比较被动,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尚未建成基于利益驱动的协同创新。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及模式构建

协同理论,亦称“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协同理论认为,通过协同作用,组织集成并不是组织要素的简单数量相加,而是通过人的主动集成行为,使组织系统的各要素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能够协同地工作,从而使组织要素彼此耦合,赢得全新的整体放大效应[4]。

高校的专利信息协同服务模式就是运用协同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高校各个主体与企业、政府等实现协同效应,使高校的各个服务主体要素相互作用、彼此耦合,进而使高校的整个专利信息服务系统整体功能放大,为企业更好的提供信息服务。

2.1 高校面向企业的专利信息协同服务模式构建

根据网络调查分析和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协同理论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构建的思路,见图2。根据协同理论,结合高校专利信息服务具体情况,协同主要分为目标协同[5]、组织协同、资源协同。

(1)目标协同。目标协同是指在实现高校、企业、政府的协同创新,提高高校和企业的协同科技创新能力这一总目标的前提下,高校专利信息服务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动、相互影响的关系,使系统内各子系统在运动方向上保持一致。

(2)组织协同。组织协同包括外部组织与高校的协同和高校内部组织的协同两方面。外部组织协同主要是以政府促进、高校实施、企业配合为主线实现三方协同。高校内部组织协同是指图书馆、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等主体的协同,主要实现途径是设立一个协同管理的机构,专门负责高校整体的专利信息服务工作的管理。每个主体下面还要涉及到更小的系统的协同,如图书馆服务团队、科研管理团队、科研团队、企业团队的协同,实现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及运作方式的变革。

图2 高校专利信息服务协同模式功能图

(3)资源协同。资源主要有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人力资源的协同主要是指高校专利信息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由一个部门负责信息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在对外服务中不分部门的协调工作。资源协同中重要的就是信息资源的协同,它是指高校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专利信息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流互通有无,服务分工清楚明了,企业用户使用一目了然。

总之,目标协同、组织协同和资源协同的实现关键是高校统筹管理机构和服务平台的建立,通过制定各项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等,各个部门通力协作,实现高校专利信息服务的协同运作、效益提升。

2.2 高校面向企业的专利信息协同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

图3 高校专利信息服务模式主体协同图

从图3可见,高校专利信息服务通过整合资源、知识、技术、人才等形式,开展以高校内部协同为主,外部协同为辅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外部协同是指打破以往各个主体之间合作程度较低的现状,从宏观上进行协同,这里要依靠政府的调控和政策支持的功能。政府通过鼓励和引导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参与企业专利信息服务,以及调整高校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协调处理好高校类服务主体、企业及其他专利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保证信息以最优的方式传送给用户。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技术、人力、法律等方面支持,调控的措施包括刺激、监督、协调和保障。内部协同是指将高校内部现有的服务主体,其中包括高校图书馆、科研管理部门、其他科研院所、档案馆等,将他们现在存在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管理松散、缺乏沟通等问题通过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将他们联合在一起,对外成为一个整体的服务主体来产生1+1>2的放大效应。具体来讲就是高校成立一个总协同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和分配高校内部各个服务主体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引进或者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将高校图书馆、科研管理部门及相关科研院所等部门联系起来,整合到专利信息协同服务平台上来。根据企业提交的专利信息需求,平台上相关服务人员进行信息分析,如果单一的服务部门不能完成时,就要通过平台与其他部门合作,最后将整合过的结果反馈给用户,以期提供更贴身、全方位的服务。一般来说,图书馆负责专利查新、专利信息分析等知识提供类服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相关政策信息、地方企业需求信息、科研规划、专利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等服务,科研院所负责科研项目开发与合作、专利人才提供等服务。

3 结语

高校面向企业的专利信息协同服务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提高高校对外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满足企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利信息需求,推动高校社会服务的协同创新能力,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全方位贴身服务,产生高校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协同放大效应。本文主要通过网络调查目前高校专利信息服务现状,总结专利信息服务模式,根据存在的问题初步构建了协同创新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及模式框架,以期为高校面向企业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提供一个新思路,今后需在其信息服务技术、信息服务策略、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

[1] 于会萍,周晓兰.一站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探索,2012(11):25-26.

[2] 刘桂锋.多种模式共存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0):62-67.

[3] 杨 丽.服务自主创新的高校专利信息整合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121-125.

[4] 毕建新,黄培林,李建清,等.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协作服务模式探索——以东南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4):14-15.

[5] 刘娟娟.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科研管理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6):598-601.

(责任编校 田丽丽)

An Analysis of Universities’Collaborative Enterprise-oriented Service Pattern of Patent Information

Liu Hongguang1,Yang Qian2,Liu Guifeng1
1.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China;2.LibraryofShandongForeignLanguagesVocationalCollege,Rizhao276826,China

By conducting network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search,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tent of the enterprise-oriented patent information service of universities’libraries and research management departments and reveals the inadequacy of their patent information service patterns.Then the authors construct a collaborative patent information service pattern based on target coordination,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and resource coordination as the main content.

library;patent information;information service;service pattern;collaborative service

G350

刘红光,女,1956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30余篇;杨 倩,女,1988年生,硕士,助理馆员,发表论文1篇;刘桂锋,男,1980年生,博士,副研究馆员,副所长,硕士生导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情报研究生院做访问学者,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

*本文系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大数据轮动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02106C)、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课题“大数据轮动的知识服务生态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YB34)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专利协同图书馆
专利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专利文摘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图书馆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