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迎春,程瑞文,谈珍瑜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①妇产科,②放射介入科,湖南 长沙 410007)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36例子宫切口假腔形成的分析
黎迎春1,程瑞文2,谈珍瑜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①妇产科,②放射介入科,湖南 长沙 410007)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假腔的阴道超声检查表现及形成因素。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半年以上者行经阴道超声探查,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假腔形成36例,无切口假腔者45例。结果:子宫切口假腔声像学特征为子宫下段切口处肌层部分或全部缺损,可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液暗区与宫腔相通。结论:子宫切口假腔是造成剖宫产术后部分妇女经期延长的重要原因,切口位置偏低是切口假腔形成的重要因素。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切口假腔的首选方法。
子宫切口假腔;阴道超声;剖宫产
子宫切口假腔又称宫腔憩室,是由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在原剖宫产切口处子宫肌层中形成穹窿样缺损导致的解剖异常[1],可能造成部分妇女经期延长或反复,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2]。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36例经超声诊断的子宫切口假腔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年龄22~46岁,平均32岁;剖宫产术后0.5~12年。因不明原因经期延长或淋漓不尽就诊22例,因经间期出血查因就诊8例,因突发阴道大出血就诊1例,体检偶然发现无症状者5例。
另随机选取同期剖宫产术后0.5年以上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9~47岁,平均33岁;剖宫产术后0.5~19年。无明显不适常规行阴道超声检查35例,因月经紊乱经期长短不规则就诊10例,超声及宫腔镜未见切口假腔形成。
1.2 诊断标准[3]①有剖宫产后月经期延长病史,经期>7 d,月经周期正常;②未发现其他可导致异常阴道流血的疾病;③超声提示子宫下段相当于切口附近见与宫腔相通的不规则液暗区,该处子宫肌层菲薄;④宫腔镜术中可见子宫切口处有凹陷。根据假腔形态,将其分为类三角型、漏斗型和囊腔型3种类型[4-5]。
1.3 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 580型和Philips HD6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9MHz及5~9MHz。患者排空膀胱后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常规探测子宫、附件,重点观察子宫下段切口异常回声,记录切口假腔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以及与宫腔、宫颈管、周围肌层的关系。分别测量研究组与对照组剖宫产切口高度,以切口与子宫内口的距离为指标,切口位于子宫内口为0,子宫内口以上为正值,子宫内口以下为负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采用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超声表现及分型 研究组:①类三角型24例(66.7%),液性暗区的尖端指向肌层,底部朝向宫腔(图1)。②漏斗型9例(25.0%),液性暗区指向肌层端大,指向宫腔面小,呈“漏斗状”(图2)。③囊腔型3例(8.3%),肌层内见较大囊状液性暗区,三径之和大于6.0 cm,暗区不规则,内壁毛糙不光滑,透声差,并见较多弱光点(图3)。对照组: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表面不规整,肌层回声局部减低,分布欠均匀,部分夹有强回声光点,无液性暗区或囊腔形成。
2.2 剖宫产切口高度 子宫切口假腔患者与无假腔患者剖宫产切口高度分布见表1。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78,P=0.000),说明剖宫产切口高度是子宫切口假腔形成的显著因素。
表1 子宫切口假腔患者与无假腔患者剖宫产切口高度分布 例
3.1 形成因素 子宫切口假腔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往往有一个形成过程,可发生在剖宫产后半年至10多年后,多数发生在2年后,本组仅3例发生在剖宫产术后2年内,其中2例为有3次剖宫产史患者,1例为剖宫产术后10月,再次妊娠并人流术后。子宫切口假腔形成的相关因素主要有:①剖宫产切口位置偏低:切口位置过低、缝合方法、机体产科因素等[6]均会影响切口瘢痕的成熟。本研究36例中,剖宫产切口距离宫内口小于6 mm者占88.9%(32/36),而无假腔组中,剖宫产切口距离宫内口小于6mm者占33.3%(15/45);表明切口位置偏低是子宫切口假腔形成的重要原因。②解剖因素,本研究36例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与唐小玲等[4]报道一致。由于子宫峡部的弓形血管较体部的短小且分支少,而下段横切口易将向下斜行的子宫动脉分支切断,导致切口下缘供血不足,造成切口愈合不良[7]。③感染因素,术后抵抗力下降或其他易感因素导致术后形成溃疡或术后宫腔长时间反复感染[8]。④剖宫产次数,剖宫产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9]。
图1 类三角型假腔,子宫前壁切口处肌层回声中断并形成三角形液性暗区,尖端指向肌层,底部朝向宫腔 图2 漏斗型假腔,液性暗区指向肌层端大,指向宫腔面小 图3 囊腔型假腔,肌层内见较大椭圆形囊状液性暗区
3.2 超声诊断价值 经阴道超声操作简单易行,且不受肠气及腹壁脂肪层干扰,观察面较腹部超声直接,对小病灶的观察更擅长,对子宫切口显示的敏感性高,符合率可达 100%[3-4,6,9-10],弥补了宫腔镜显示较深部位、病灶阳性率不高的缺点,更有利于判断假腔周围肌层厚度,便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已经成为诊断子宫切口假腔的首选检查方法。
3.3 鉴别诊断 在超声诊断中,子宫切口假腔需要与宫颈腺囊肿鉴别。宫颈腺体囊肿在超声上表现为宫颈内口、外口、前唇、后唇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性结构,边界清晰,透声好,内部无回声,囊肿后方回声增强,囊肿与宫腔不相通,子宫肌层回声连续,常伴有宫颈肥大。
3.4 治疗 子宫切口假腔会引起经期延长或反复感染症状,已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但对其治疗却少见报道。治疗主要有手术、激素治疗、中医药治疗、介入治疗等。外科手术由于术中难以准确探知假腔位置导致手术成功率低[11]。聂岚等[12]报道指出,宫腔镜下诊刮术+激素治疗、宫腔镜下诊刮术+假腔电灼术等治疗方法有效率分别为42.5%、52.5%,但复发率较高。本研究中1例突发阴道大出血患者经介入止血后取得较满意疗效。我院在中医药治疗切口假腔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中医药治疗对子宫切口假腔有良好疗效,复发率低于其他治疗方法[13-14]。因此,大样本的中医药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对比值得进一步研究。总之,临床对子宫切口假腔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在预防[15];提倡自然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减少子宫切口假腔形成和其他剖宫产远期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1]熊敏.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切口愈合缺陷54例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3,3(3):111.
[2]陈天敏,方小玲,龚颖萍.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假腔的诊断与治疗[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3):559-561.
[3]Chang Y,Tsai EM,Long CY,et al.Resectoscopic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sonohysterographic evaluation of women with postmenstrual bleeding as a result of 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 scar defects[J].Am J Obstet Gynecol,2009,200:370.
[4]唐小玲,田艾军,谌立军,等.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假腔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6):750-751,755.
[5]叶韶君.37例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假腔的形成[J].当代医学,2008,14(5):46.
[6]费敬英.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假腔的阴道超声检查[J].现代实用医学,2008,20(12):975-993.
[7]周静.超声对8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观察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493.
[8]施华芳,黄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阴道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0):2288-2289.
[9]许健.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3):192-193.
[10]钟海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272.
[11]陈天敏,方小玲,龚颖平.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假腔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医学研究,2011,28(3):559-561.
[12]聂岚,崔超美.子宫切口假腔伴经期延长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326-1328.
[13]冯桂玲,尤昭玲.尤昭玲教授诊治“子宫切口假腔”经验[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9):44-46.
[14]罗英姣,雷磊.雷磊教授治疗子宫切口假腔经期延长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4,20(2):38-39.
[15]舒楚强,廖湘玲,李晓菁,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假腔7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7,9(12):1667-1668.
2014-10-11)
10.3969/j.issn.1672-0512.2015.02.022
程瑞文,E-mail:3590158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