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葳
摘 要:在教学中我们要逐步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为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条件,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体现,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对语文产生求知欲,使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更佳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84-0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自然地,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十分必要且有着远大而现实意义的。当前,许多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已成为常见现象。
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融洽师生关系,诱发学习兴趣
古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息息相关。教学中,正如卢梭所说“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育应该是温暖、有人性味的活动,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师生的亲近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和帮助等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才能使学生由爱老师到爱语文,由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逐渐产生,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首先,教师应从语言、动作等方面着手。相声演员、幽默大师能赢得观众的青睐,就是因为他们巧妙地创设了语言和动作情景,用语言和动作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观众。语文课堂虽然不是表演,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交往离不开语言、动作的交流,因此,恰倒好处的语言、动作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适当运用音乐参与教学,设置特有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充分调动其情感因素,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心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又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第三,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角色,使之身临其境,亲自体会学习的乐趣,体验文中的情景,把表演带入课堂,以增加教学情趣,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将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能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能力。
三、活跃课堂气氛,产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进行“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差异来备课,设计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因人而异,分类要求;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能力、知识层次结构等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使之产生“言”的欲望,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四、注重教育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一堂课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讲授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讲授语言枯燥无味、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不会产生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五、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
信心是成功的前提,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信心,不感兴趣,就会导致其不知所谓而厌学,或不学,所以培养学生树立信心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只要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有了信心,自然就会产生学习兴趣,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信心和兴趣对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良好的信心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浓厚的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工作,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时,掌握知识就最清晰,思维活动会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六、寓教于乐,发展学习兴趣
设定恰当的愉快教育,让学生在玩、乐中学,运用活泼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训练和巩固。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让学生身处其境。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应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让学生在熟知的环境中既紧张又愉快地参与学习和训练,充分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乐于说,乐于学,更能真正学会学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有法,但无定法。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逐步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为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条件,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体现,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对语文产生求知欲,使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更佳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