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新波
摘 要:构建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实现物理学科教学新理念、适应《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需要,它能够帮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养成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科学方法和思维模式,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物理课;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45-0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能行之有效的构建探究式的物理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以及校外的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科技馆、电视节目、互联网等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仅可从中获得物理探究教学必需的物理情景、探究器材和实践的机会,而且能更好地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使有限的物理课堂无限的延伸、拓展。在构建探究式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整合那些强调知识内在联系、基本理论和与真实世界相关的教学内容,大胆地丢弃那些大量脱离实际、简单知识传授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将资源原有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形式变化为多媒化、超链接结构形式,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真实性问题的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的过程就是一
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演示实验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环节是设置问题,设置问题要讲究针对性、启发性、挑战性、趣味性和明确性。针对性是指在精选学习内容和研究学情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启发性是指设置问题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个人经验,提出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产生联想的问题;挑战性指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问题太难让学生望而生畏,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果子”;趣味性是指提出的问题应该新颖、奇特而有趣;明确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小而具体,避免空洞抽象。实践证明,问题情境设计得巧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3、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处理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要设计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教学情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充分做到信任学生,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辨,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泉水般地流入学生心田,滋润学生成长,
4、正确方法指导,让学生科学猜想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能力中猜想与假设环节有这样的基本要求: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猜想、推测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很重要。这里的猜想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的,而不是凭空瞎猜。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不追求严密的逻辑性,而是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例如在探究伽利略斜面实验时,我们采用的是先引导学生理论分析并猜想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猜想:让小车在相同高度相同倾角滑下,①、滑上毛巾表面,将会看到什么?②、若毛巾换成棉布,滑上棉布将会看到什么?③、与①中相比,小车离斜面是近了还是远了?③、让小车滑上木板表面,看到什么?滑行的距离怎样?④、若让小车滑上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又怎样呢?⑤、假如小车滑上更光滑的表面,小车会不会停下呢?会不会滑行到无限远呢?对于问题①②③④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猜想。而问题⑤只能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
5、引导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
实验探究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进一步展开自己的认知活动:从简单的知识发生现象开始,在细心的观察和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模拟科学家探索和发现事物规律的过程,这可以清清楚楚地明白某一部分的知识是怎么回事,知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本来看起来抽象的可能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通过行为把握,找到具体的感兴趣的中间联结点。
我们知道,学生客观上存在着一种认知需求,他们需要获得一种认识上的满足。我们正是以学生的认知需求这一原动力作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来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动手操作,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探究。教师只是加以适当的引导,重要的是把握好引导的程度。如果过于简单的话,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对着仪器摸了半天还不知道要干什么;如果过于详细的话,就与传统的实验没什么差别了,学生变成了看一步做一步,而不是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了。这一教学环节中,知识不再是由教师塞给学生的,学生始终是作为一个主体来获取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生实际上在尝试并最终掌握发现和探究事物规律的方式,这种实践积累,更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探究能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印象才深刻,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正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