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职业化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探讨

2015-06-05 18:07:57单文娟王秀珍张洁
文教资料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职业化职业倦怠

单文娟 王秀珍 张洁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辅导员队伍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明显,职业倦怠已呈现加剧态势。为此,加快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专业化 职业化 高职辅导员 职业倦怠

高职院校辅导员从事的是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是正常教学秩序与生活秩序的直接维护者。辅导员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到贫困资助、就业指导,再到心理健康、宿舍管理,可谓无所不包。作为助人行业中的特殊群体,工作职能与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工作极易产生职业倦怠。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的成就感,树立职业自豪感,减轻乃至消除职业倦怠。

一、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早在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指出,鼓励辅导员安心本职工作,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解决职务聘任问题。2006年7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这些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前景,为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提供了有利保障。

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决定了辅导员整天沉湎事务性工作,千头万绪,责任重大。辅导员老师普遍感到工作效率不高,比较广泛地存在价值成就感低、社会认同模糊的现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要求是走向大学生的生活、课堂和心灵,因此专业化的培养、训练和学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现实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不高,工作价值取向偏差,严重影响辅导员工作的热情。高校辅导员职业的边缘化,无法满足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差,流动性大,被认为是“过渡性岗位”。部分辅导员仅仅满足应付日常事务,不愿下大工夫沉下心研究学生管理规律,很难在学生的人格塑造、素质教育上取得实效。

二、高学历辅导员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或“工作耗竭”,其内涵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它是世界范围内现代社会市场竞争下的产物,带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后来的研究多用于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中,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逐渐丧失工作热情,出现情感疏离和冷漠。

(二)职业倦怠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目前“95后”大学生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深受现代信息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影响,有不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以及处人待事的方式方法。高职高专学生录取是高校录取中的最后一批,其中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模糊、诚信淡薄、责任缺乏,以及协作观念较差、意志力相对较弱等问题。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难度自然加大。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对象,极易导致他们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与学生接触广泛、交流深入,加上工作任务重、社会责任大,容易使辅导员积压过大的心理压力。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使辅导员对工作失去热情,严峻的工作竞争让辅导员对工作产生厌倦和惰性,不稳定的工作性质令辅导员身心疲惫。随着高校大规模扩张,在校学生猛增,师生比例节节攀升,超负荷工作现象日趋突出,职业倦怠问题尤为显现。职业倦怠集中体现在,懈怠的职业意识、紧张的人际关系、失衡的心理现象和疲惫的身心状态等。因此,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紧迫性

近年来,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现象,职业倦怠表现出新的特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迫在眉睫。

(一)辅导员队伍高学历化趋势明显。

1.现状

各高职院校纷纷提高招收辅导员学历门槛,一般要求本科学历,近两年已经要求为研究生学历(专业不限),辅导员队伍逐渐成为一支高学历的人才群体。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8—2009学年度统计数据显示,辅导员(班主任)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有3人,本科学历12人,硕士5人,本科及以上占85%;2013—2014学年度统计数据专科及以下学历2人,本科学历41人,硕士12人,本科及以上占96.4%。可见,辅导员的学历结构基本以大学本科为主,硕士人数正逐年增加。

2.高学历辅导员的教育背景极易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1)缺乏对辅导员工作的了解

在就业难的背景下,高校“象牙塔”的工作环境备受青睐,对高学历人群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先工作后择业的理念下,辅导员工作成为不错的选择。但是辅导员工作的复杂程度和紧张程度,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不清晰都超过了他们的预想。高校的学术氛围会让一些高学历辅导员怀念自己的专业,希望能从事比较“单纯”的教学科研工作。

(2)缺乏身份认同感

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声望。目前,辅导员的职业声望远远低于高校教师,经常被认为是“上不了讲台人的岗位”、“没有专业要求的岗位,这种被边缘化的窘态让高学历的辅导员感受不到被尊重。非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的辅导员,承受着放弃自己专业的痛苦。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对辅导员身份的认同感,甚至羞于面对辅导员身份。“95”后学生张扬的个性,独立的主张,有时让辅导员感到对学生的影响甚微,这种工作中的无助加剧了失落感,逐渐丧失归属感与掌控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3)缺乏工作成就感

工作能够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认可乃至赏识,可以产生良好的工作动力,从而更热情地投入工作。辅导员工作负荷重、工作内容繁琐,耗时又费力的工作占据大量工作时间,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得许多高学历辅导员深感疲惫,加之职责不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完成额外的工作,导致工作满意度低,产生厌倦情绪,引发职业倦怠。

(4)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与其他辅导员相比,部分高学历辅导员感觉多年的专业优势无法得到充分体现,自我价值缺乏,社会价值感降低。具有多项潜力潜能的年轻辅导员从事辅导员工作若干年后希望面临多元的选择。现实中,辅导员在职称晋升方面由于专业不对口,科研水平较弱,难出科研成果。加之辅导员工作任务重、事务杂使得科研工作难上加难。对于有意改做教学工作的,由于长期以来没有被纳入教师培训规划,缺乏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机会。对于有意担任行政管理工作的,缺少晋升机会。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的缺失,导致辅导员工作出口不畅,职业倦怠的产生在所难免。

(二)辅导员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

1.现状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20岁~30岁的年轻辅导员占整个辅导员队伍的2/3。以以上职业技术学院统计数据为例,2008—2009学年度辅导员(班主任)年龄分布显示:20岁~30岁10人,31岁~40岁7人,41岁~50岁和50岁以上共3人,20岁~30岁占50%;2010—2011学年度数据显示:20岁~30岁29人,31岁~40岁15人,41岁~50岁和50岁以上共11人,20岁~30岁占53%。由此可见,年轻辅导员成为辅导员队伍主力军的趋势已十分明显。他们有着与同行前辈差异较大的生活体验和工作方式,与当代大学生年龄相近,思维活跃、不拘常规、情绪热烈、自我突出,志向爱好相投,容易被学生接受。但与老辅导员相比,奉献意识较差,配合能力较弱,抗挫折能力较弱等。

2.辅导员职业倦怠年轻化趋势明显

在高校浓郁的教科研环境中,容易让年轻辅导员觉得地位低人一等。对于刚毕业就走进高校的年轻辅导员来说,二三十岁正是继续学习的黄金时间,但是辅导员繁琐的日常事务占用大量时间、精力,这种习得性无助,以及辅导员们在晋级、评职等方面处于竞争劣势的事实,导致一些年轻辅导员不安心本职工作,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

四、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探索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之路

通过制定辅导员培养的整体规划,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从而稳定辅导员队伍。运用激励机制,积极选拔优秀辅导员,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支持辅导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攻读相关专业学位,鼓励他们成为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的人才,为辅导员提供学习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一)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妥善拓展辅导员出路。

解决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明确辅导员职业归属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学校应该赋予他们自主选择岗位的权利。高学历的辅导员应鼓励他们从事教学工作,有一定管理经验的辅导员鼓励他们走上行政岗位。更应该鼓励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老师,为他们解决诸如职称评聘等问题。

(二)完善管理机制,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

高校中比较普遍存在角色模糊和分工不明确问题,学校很多工作最后都落到辅导员身上,辅导员成为学生工作名副其实的“管家”。学校应该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规范学生事务。一是将社会后勤等工作社会化,二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三是由学校其他部门担当本该由他们完成的工作,从而把辅导员从繁杂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减轻或缓解其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三)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辅导员地位。

首先,应重视和关心辅导员队伍建设,辅以相应的政策倾斜,改善辅导员待遇,为辅导员工作营造信任、支持的良好环境。其次,应从人事组织管理上重视辅导员,充分认识到辅导员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威望,逐步提高其社会地位。这就要求各校着重落实辅导员考核定级等相关规定,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

(四)加强心理调适,培育良好工作环境。

要注重培育辅导员积极的心理意识,悦纳自己,增强身心愉悦感。积极心理学发现,解决心理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是积极的心理预防。为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塑造与发展辅导员积极的人格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机构,要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样,关注教师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系统,从而有效应对心理问题,减轻工作压力。

重视并解决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有助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顺利进行。社会、学校应积极建立和完善辅导员保障和激励机制,健全辅导员心理干预措施,从根本上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其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徐伯慧.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干预对策[C].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交流研讨会资料汇编,2006(11).

[2]童玉玲.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透视:成因及干预措施[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3).

[3]金忠明,林炊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4]谭娟晖.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4).

基金项目: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rwzd201303)

猜你喜欢
高职辅导员职业化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46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中国军转民(2018年1期)2018-06-08 05:53:09
高职辅导员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10期)2017-01-12 07:23:34
情感教育背景下的高职辅导员工作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6:16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高职辅导员企业文化传导模式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换位思考法在高职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