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亚 史 明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规划·建筑·
无锡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造型特征★
杨 亚 史 明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通过对无锡中西合璧建筑立面塑造、局部装饰、清水砖砌筑等的介绍,总结了中西合璧建筑的具体造型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为优秀建筑遗产的保护、修复及再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中西合璧建筑,建筑立面,局部装饰,清水砖
无锡作为吴文化与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在近代工业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享有“小上海”的美誉。自1840年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文化体系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此期间无锡出现大量具有独特造型特征的“中西合璧”建筑。由于无锡既没有租界也没有外资,直接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较少,外来文化大多由民族实业家、商人及官僚传入无锡,因此正宗的西式建筑较少,多是折衷式西化表皮对传统中式建筑进行包裹,属于中国传统旧建筑体系的“洋化”。
无锡中西合璧建筑类型涵盖文教、宗祠、工业、商业、居住等各个领域,这些中西合璧建筑多由本土匠师自发学习西方建筑造型并延续传统技艺而建。由于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学习有较大的间接性与局限性,多为形式上的模仿,因此无锡中西合璧建筑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风格的交融:通过本土匠师对舶来文化的选择性吸收,将中式建筑内涵与西式建筑外观进行了融合。
建筑外观是人们对建筑主体最直观的第一印象,本土匠师通过对传统建筑叠加拱券、山花、纹样、横向线脚、纵向柱式等西式元素以营造出仿西式造型的中西合璧建筑。其具体造型特征总结为以下三点:
1)外显的西式立面处理。
建筑立面作为重要的垂直界面,要求对内部空间进行有效围合,以呈现建筑的首要面貌,因此对立面的不同处理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的整体造型。虽然无锡当地的士绅、精英在思想上务实开放,易于接纳西方文化,但西式的建筑理念与传统的建筑思想仍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建筑造型上,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交叉呈现——在结构主体上仍多为传统中式,而建筑立面上采用外显的西式处理手法,即中式内核与西式外表。
无锡传统建筑强调功能至上与实用性,立面塑造多尊重平面的功能布局,所以立面处理特别是山墙面的处理较弱,自成一体的墙面形成封闭的立面构图(见图1)。传统中式建筑强调内部空间的虚实美,突出内向与封闭,这也源于传统思想的封建性,而西式建筑注重外部空间的塑造,立面具有外向性与开放性,因此西化后的中西合璧建筑立面“外显”特征鲜明,导致内秀外普的传统建筑性格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建筑立面上,为本土匠师对正立面或院门进行的大量西化处理。如荣巷历史街区西浜150号的荣鄂生家祠,西化的院落大门上题有“复庐”二字,精美的西式装饰让院门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强化了院落出入口空间(见图2)。同时,还有一些中西合璧建筑将四个立面进行整体设计,使得立面具有更强的观赏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平面的功能布局。不同于传统立面处理的经验性与主观性,中西合璧建筑的立面设计呈现出西式构图与客观性。如水平线脚有助于横向延展的立面构图,突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关怀;垂直柱式有助于纵向生长的立面构图,突出哥特时期的挺拔神秘,一横一竖将建筑立面切割成小的体块,强化开间与层高之间近似“正方形”的比例关系,削弱建筑体量的同时增加了亲切感。开窗的增加与阳台的出现,既满足建筑内部采光,又形成虚窗与实墙图底关系,让外显的立面更具节奏与韵律,丰富建筑的西式表情。位于江尖96号的纸业公所,沿河砖砌的对称立面、纵横构图,印刻着西式法则的均衡与协调。其明间宽度略大于暗间宽度,由此推测建造者仍不舍弃传统建筑的等级观念,让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的性格特征(见图3)。
2)局部装饰的模仿。
国内殖民城市和开埠城市的近代建筑多是由外国建筑师组织兴建或由系统的西方建筑理论指导兴建,而同时期无锡的本土匠师及建筑设计公司缺乏系统的西方建筑理论知识,未能真正理解西方建筑的精髓。因此表现在中西合璧建筑上,就是他们对西方装饰元素进行片段式的摘取,折衷模仿以形成建筑中别致的门窗拱券、山花、装饰符号、横向线脚、纵向柱式等局部装饰。
一方面传统与西式做“加法”:提取西方建筑的典型元素结合在传统建筑局部上,如古典的柱式、哥特式的尖券、巴洛克式的曲线,将其作为装饰构件与本土元素融合,形成中西合璧建筑立面上新的装饰语汇。如荣裕发宅仿哥特式门头和荣梅春宅仿巴洛克式门头(见图4),杨藕芳祠内仿爱奥尼柱式和荣德生旧居内仿科林斯柱式(见图5)。另一方面传统与西式做“减法”:模仿并不是完全的生搬硬套,实干的无锡人对传统与西式装饰元素都有所简化与融合。早期的中西合璧产业建筑及居住建筑大多由民族实业家主持修建,他们本能地将“务本务实、经世致用”的工商文化融入建筑中,做到量体裁衣,强调简单实用即是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族资本家勤勉务实的价值取向。“加法”与“减法”的灵活运用、装饰品味的融合,让建造者们试图寻找两者符号之间的相似性与相融性,将传统的“式”与西方的“形”重叠起来,达到真正的“中西合璧”。如清名桥历史街区贺弄7号内传统挂落与西方柱式相融合(见图6);无锡县商会南楼北立面上传统裙板与铁艺栏杆并置(见图7);缪公馆立面的连续几何构图装饰里融入中式的吉祥“蝠”(谐音同“福”)图等(见图8)。
中西合璧建筑的局部装饰经过模仿后,呈现出西式“率直张扬”的一面[1]。其装饰构图喜用几何对称;装饰语言通俗易懂;装饰题材以植物纹样为主;装饰表现崇尚立体生动之美。
3)清水砖的大量灵活运用。
无锡在明清时期砖瓦烧制技术发展较快,在古运河畔大窑路一带烧窑业发达,砖窑达数百家。因此在无锡传统建筑中,砖墙使用普遍,并在砖墙上采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抹灰做法。近代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砖瓦生产技术提高,传统建筑结构发生一定改变,即传统的木结构体系逐渐变为以砖墙承重的砖木或砖混结构体系,砖材也由原来的隔离作用变为承重作用。受西风东渐的影响,砖材开始直接外露形成清水砖墙,不再采用传统的抹灰做法。除继续沿用手工砖外,机制青砖和红砖的出现也为清水砖的外露提供了更多的工艺条件,从色彩、形式上丰富了建筑的立面造型。
由于清水砖既可仿中式石木又可仿西式砖石,用它做建筑的外墙及局部装饰,可谓因地制宜。一方面用清水砖砌筑中西合璧建筑的外墙。其中青砖墙面色彩素雅,质感朴实,可作为背景来突出其他材质或不同色彩的装饰构件,从而丰富“图”与“底”的关系;而红砖有“泊来品”的意味[2],全由红砖砌筑的缪公馆、张闻天旧居、永泰丝厂等建筑则更多是强调“新式”之意。另一方面用清水砖砌筑建筑的局部装饰。本土匠师通过对清水砖的灵活运用,使其可圆可方,有利于临摹与塑造西式装饰。如通过砖的前后进退堆叠出横向线脚,既起到对立面的划分与装饰,又突显建筑的硬朗与挺拔;还可用清水砖砌筑造型复杂的西式柱式及拱券,细腻的砖纹肌理正好呈现“中西合璧”;同时,用红砖拼出的几何图案也常作为墙体的造型装饰(见图9)。
无锡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形成既离不开无锡的自然地理环境,又离不开无锡的地域人文环境,特别是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对中西合璧建筑的发展影响较大。繁盛的工商经济让实业家们具备一定的财力、物力,他们思想上务实开放,追求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不忘传统精良文化,表现在建筑上即为“中西合璧”。然而本土匠师缺乏系统的西方建筑理论指导,多在形式上模仿西方建筑,所以无锡近代中西合璧建筑造型总体上为折衷式西化表皮对传统中式建筑的包裹:其立面上采用外显的西式处理手法,由传统立面的内向封闭转变为西式立面的外向开放,正立面或门头的西化程度较高;在局部装饰上模仿西方元素,运用“加法”与“减法”将中西装饰元素融合,做到简单实用;大量灵活运用清水砖来塑造建筑的外墙及局部西式装饰,既丰富立面的色彩与肌理,又突显清水砖的工艺优势。可见无锡近代中西合璧的建筑造型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折衷主义在建筑上的表现[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从逐步吸纳西方文化到将两者融合的演变轨迹。无锡中西合璧建筑引领了无锡近代建筑的时尚潮流,传统与西式的碰撞交融无疑丰富了无锡近代建筑的文化与技艺。
[1] 过伟敏,史 明.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195.
[2] 史 明.无锡近代工商建筑的基本类型[J].工业建筑,2013(12):61.
[3] 刘 佳.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102.
The modeling characteristics of Sino-west integrative style architecture in Wuxi in early modern times★
Yang Ya Shi Ming
(SchoolofDesignJiangnan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
Through introducing Sino-west architecture facade style, local decoration and ganged bridge masonry in Wuxi, the paper summaries specific Sino-west architecture style features, and analyzing its forming causes,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perfect ancient architecture maintenance, repairing and recycling.
Sino-west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facade, local decoration, ganged brick
2014-11-28 ★:2012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无锡历史街区建筑艺术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2LSB005)
杨 亚(1990- ),女,在读硕士; 史 明(1966- ),女,副教授
1009-6825(2015)04-0001-02
TU-8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