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平,任尚立,武会平,马文波,宋文华,杨国栋,马 琳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手术去势、电切术联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对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武俊平,任尚立,武会平,马文波,宋文华,杨国栋,马 琳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目的:探讨手术去势、电切术联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对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试验组给予手术去势、电切术联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刺激症状得分、梗阻症状得分、IPSS评分及身体状况、社会/家庭、情感状况、生活状况和P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去势、电切术联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前列腺癌;手术去势;电切术;间断性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于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也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六位。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由于前列腺癌组织增大压迫尿道所致进行性排尿困难,即尿线细、射程短、尿流缓慢 (尿后滴沥)、排尿不尽、排尿费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质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早期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中晚期患者多以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综合措施为主。尤其前列腺癌晚期患者,手术治疗难以彻底根治前列腺癌,而以内分泌治疗为代表的非手术治疗亦取得较好效果[1]。因此,针对前列癌患者手术去势、电切术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存在较大争论。本文对此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根据如下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试验组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2.6±11.3)岁;对照组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2.5±11.2)岁。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纳入标准:①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前列腺超声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并属晚期;②患者符合手术去势、电切术联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适应症;③患者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和手术治疗风险,同意治疗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前列腺炎症、前列腺增生或其它恶性肿瘤疾病;②患者存在老年痴呆、神经系统疾病;③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障碍等内外科严重疾病。
1.2 方法:所有患者经确诊后立即给予治疗干预,试验组给予手术去势、电切术联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患者首先经硬膜外麻醉,先行手术去势、前列腺电切术,采用英国佳乐公司生产的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与影像系统、30°内窥镜和27F镜鞘,采用尿道探子逐级扩张尿道,置入电切镜观察患者前列腺结构及肿瘤组织侵袭范围。以顺行分段切除法切除前列腺癌组织,修整前列腺尖部,使后尿道成一宽敞平整的圆形通道,术后生理盐水冲洗膀胱,7d后拔除导尿管。术后服用抗雄激素药物比卡鲁胺片 (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0mg,国药准字H20060983),每日一次,每次50mg。对照组仅给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即比卡鲁胺片,使用剂量和方法同试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生活质量差异。
1.3 评价标准:本研究前列腺癌患者症状改善评价指标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 (IPSS)评分和前列腺癌治疗功能评价[2]。国际前列腺症状 (IPSS)评分包括刺激症状评分和梗阻症状评分,分值范围0~35分,分值越高则症状越严重。前列腺癌治疗功能评价表包括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和生活状况等一般肿瘤治疗的生活质量和前列腺癌特异生活质量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术后随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等方面,综合评分高者预示生存质量好[3]。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本研究数据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比较:根据表1可知,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刺激症状得分、梗阻症状得分及IP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表2可知,试验组身体状况、社会/家庭、情感状况、生活状况及P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活质量评估:根据表3可知,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及总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列腺症状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列腺症状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IPSS评分 刺激症状得分 梗阻症状得分试验组(n=110)5.38±1.06 2.77±0.85 2.61±0.81对照组(n=110) 6.92±1.37 3.59±0.93 3.33±0.96 t -15.237 -10.118 -9.323 P P<0.05 P<0.05 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列腺功能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列腺功能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身体状况 社会/家庭 情感状况 生活状况PCS试验组(n=110) 1.08±0.26 18.61±1.22 4.06±0.67 18.39±0.96 9.92±1.16对照组(n=110) 1.43±0.33 20.17±1.45 4.87±0.81 20.58±1.29 11.68±1.37 t -11.124 -11.284 -10.488 -17.805 -13.474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价(±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价(±s,分)
注:☆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生活质量总生活质量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试验组(n=110) 83.21±5.22☆69.87±4.01☆88.72±10.16☆78.26±7.38☆68.22±9.17☆79.23±4.37☆7 55.15±8.96 64.39±6.55对照组(n=110) 62.13±3.75 52.25±3.06 69.38±8.27 68.12±9.7
前列腺癌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早期并无特异性症状,患者难以及时发现和诊断,故大部分患者确诊时是前列腺癌晚期,甚至伴有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此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前列腺癌的临床发病率日益增高。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早期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中晚期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丧失手术治疗指征。目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目的主要为改善患者前列腺癌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成本,而其治疗措施存在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去势治疗的争论[4]。
前列腺癌的发病和治疗研究发现较低的雄性激素水平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发展和扩散,延缓前列腺癌的进展,并经口服抗雄激素药物证实。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认为抗雄激素药物通过阻断雄激素与其受体结合,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除睾丸外,部分肾上腺网状带细胞亦具有分泌雄性激素功能,可间接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和分化,加重其病情。因此,抗雄激素治疗药物对患者较高的血清雄激素水平的抑制具有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长期连续抗雄激素治疗可导致机体耐受,治疗敏感性降低,疗效变差[5]。故临床治疗多主张间断给药治疗,以延长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期。由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雄激素水平多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单纯抗雄性激素治疗药物的作用较为局限。因此,为了实现完全阻断雄激素,部分临床治疗主张采取外科手术去势使血清睾酮水平迅速降低并低于正常水平[6]。
虽然单纯经内分泌抗雄激素治疗或手术去势治疗可有效降低机体血清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前列腺癌组织压迫症状并未有效缓解,患者生活质量极差。故前列腺癌电切术应用的首要目的便是切除前列腺癌组织以缓解其对尿道、膀胱的压迫所致的排尿障碍、疼痛感觉等,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7]。
本研究观察结果亦表明,单纯间断性内分泌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前列腺癌症状,但结合手术去势、电切术治疗后患者不仅前列腺癌症状进一步改善,且生活质量显著升高,与上述分析吻合。因此,手术去势、电切术联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措施。
[1]张保才,王洛生,凌尊让.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治疗晚期前列腺癌[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3(1):29-31.
[2]黄军成,朱震平.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睾丸切除联合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疗效观察 [J].临床合理用药,2011,4(7A):42-43.
[3]李欣,聂圣肖,张志鹏,等.不同治疗方式对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和功能的影响 [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1):30-33.
[4]马文波,武俊平,马琳,等.手术去势联合间歇雄激素全阻断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作用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9):1457-1459.
[5]翟忠奇,罗晓辉,汤正岐,等.晚期前列腺癌间歇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4):522-524.
[6]Okihara K,Kobayashi K,Iwata T,et al.Assessment of permanent brachytherapy combined with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in an intermediate-risk prostate cancer group without a Gleason score of 4+3:A single Japanese institutional experience[J].Int J Urol,2014,21(3):271-276.
[7]Bray F,Jemal A,Grey N,et al.Global cancer transitions according to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2008-2030):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Lancet Oncol,2012,13(8):790-801.
R737.25
B
1002-2376(2015)07-0142-02
201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