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探究

2015-06-05 15:28杨平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分师范生免费

杨平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重庆 402160)

我国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探究

杨平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重庆 402160)

采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采取的课程模式进行例证,重点从课程需求、课程比重及创新环节层面进行了课程问题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就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的基本构想进行了理论思考,提出了课程结构框架和实施路径,以期为不断提高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实践

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试点实施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是我国政府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更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工程和未来人才工程。自2007年秋季开始实施以来,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承担起为国家培养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的重要使命。免费师范生教育坚持以强化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师范生素质和从教能力为核心,以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建设为载体。多年来,各直属院校教师教育工作和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按计划顺利实施,同时,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探索出了一套综合性大学举办高质量师范教育的教师教育创新模式。但细细考究,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通过调查显示,承担免费师范生的直属高校在课程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进一步提升免费师范生的教育质量。

1 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课程主要由5部分组成。但各免费师范院校所开设的教育类课程的科目和时间存在较大差异[1-6](表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还存在诸多不一致现象。尤其是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各个 院校的课程学分非常低,甚至并未列入培养计划。

同时,我国体育免费师范课程结构从形式上看基本合理适用,但所开设课程的数量、时间分配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表2)[7-10]。通过对30名体育专业任课教师的访谈及对50名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调查访问,大部分专业教师和学生认为目前我校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如:学生创新环节不受重视;与农村学校体育教育需求存在脱节;教学实践能力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表2 对体育教育专业科任教师及大四年级体育免费师范生的访问调查结果

1.1 体育需求:存在脱节

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是国家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虽然不同的直属师范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定位并不一致,但基本将目标定位在培养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竞赛工作、科学研究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的体育专门人才或复合型体育人才。这种目标定位的准确性还难以界定,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则存在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从调查中发现,不同院校在免费师范生课程的设置上有较大出入,如很多院校没有或较少设置与体育康复相关的课程,更主要的是大部分学生只学了书本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这显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这在我国当前时期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学校设施简陋,条件相对较差,体育课对体育保健及康复的知识要求相对较高,而现行的体育课程明显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和实践要求;此外,目前高校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教育缺乏对农村体育的现状性认识,如体育场地、学生人数、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实践性练习,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状况,如对地方民俗掌握等,使得体育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实践感知较为薄弱,由此使得这样的一些课程不免存在一些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1.2 课程比重:结构失衡

这种失衡既表现在课程比例的安排上,也体现在课程安排的时序性方面。首先,教育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应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培养优秀体育师范教师的最重要课程之一[9]。在国外教育类课程占整个课程的16% ~32%[11-13],我国体育免费师范学院的教育类课程情况是:西南大学10%,华中师范大学11.95%,陕西师范大学12%。由此可见,中国体育免费师范教育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比重偏小。从时序安排来看,在我国体育师范教育中,教育理论课、教学技能课和实践课三者之间本身存在紧密联系[14]。但是,我们却惯于将它们分别安排,如教育类课程在大学的前两年就基本结束,这使得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对前两年的教育类课程知识已基本遗忘,这种时序安排使课程之间相互缺乏呼应,联系不够,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教学实践形式也相对单一,教育实践课的课时过短,根据调查统计,6所体育免费师范学院的教育实践课平均只有7.3周,相比英国的12周,美国的18周[10],还显得不足。教育实践基本上还局限于实习和见习;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是高校体育主要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我国体育免费师范教育中,三者的有机联系少,缺乏整体性规划。

1.3 专业课程:顾此失彼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院校的体育专业课程主要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是指根据学生培养方案,每个学生都必须按时修完的课程,而选修一般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有意向性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充分实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发展。但是,在近年来所实施的课程改革,采用的类型基本是基础课加选项课,为保障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过于突出必修课程,严重忽视选修课程的作用。虽然,一些院校在课程设置的形式上凸显了选修课的地位,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了所修学分,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对所选的课程基本上处于一种应付状态,并没有发挥选修课应有的地位,这必将造成师范生教育理论方面知识面单一,视野狭隘。

应该说,专业课程是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教育课程的最重要课程,各免费体育教育师范高校都特别重视这一块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北师大在专业课程模块的学分为39学分,占整个课程的26%;陕西师大在专业课程模块的学分为46学分,占整个课程的28%。但问题是,都只注重专业课程知识的纵深发展,忽略了其发展的广度,忽视学科之间的知识联合,尤其是与基础教育联系不强。最终,这样的课程培养出来的体育教育师范学生很难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这也并不符合我国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初衷。

1.4 创新环节:象征执行

创新环节是免费师范生教育的重要部分,这也是体现免费师范生教育的不同所在。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各体育免费师范院校在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这一环节不够重视,且创新学分都没有计入学生总学分之内。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双导师制”的实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导师激励机制,这种制度并没能落到实处,还停留在一种象征性执行的层面。

虽然,一些院校也开设了各种创新渠道,如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该平台建设的5项基本目标是:1)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为培育未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提供示范;2)强化教育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应用研究,不断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更好地为培养造就优秀教师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3)建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群,加强教育类、心理类、学科教学法等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创新团队;4)推进教师教育优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形成地区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示范中心; 5)建设地区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引领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形成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良好机制。这种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虽然能够推动体育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水平,然而,由于学分较少或是没有,导致更多的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仍然将重心停留在对学分的追求上,而缺乏对这些资源的学习,更缺乏实践的锻炼。

2 体育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构想:实践路径

2.1 指导思想

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的“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突出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特点和需求,结合学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构建相对完整合理的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知识结构合理、高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2.2 目标任务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主要到农村中小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等能力,并能从事体育科研、体育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3 课程结构

合理的课程结构是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基础前提,我国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教育的课程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免费师范生的知识结构、素质、基本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体育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要兼顾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需要,有针对性和有重点地加强体育免费师范生某些特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免费师范生培养课程结构设置上要有侧重(见图2)。同时,笔者提出了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结构的基本构想(表3),以供参考。

图2 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知识、素质、能力金字塔

表3 我国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结构及应修学分构想

2.4 实践路径

2.4.1 通识教育课程:优化德育与工具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全校课程结构中的基础部分。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设置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目的在于通过本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养成基本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等。目前,我国体育免费师范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基本趋于合理:华中师范大学占20.6%;北京师范大学占25%;陕西师范大学占27%;西南大学占29.5%,东北师范大学占30%。但是还需要在德育课程和工具课程的优化问题上作出努力。德育类课程除了理论讲授外,还应加强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工具类课程也应适当扩大比例。

2.4.2 学科基础课程:“稳”中求“泛”

“稳”与“泛”可以认为是当前学科基础课程建设的一对矛盾,各院校设置差异很大(北师大14%;西南大学14.4%;陕西师大18%;华中师大23.8%;东北师大32%)。有诸多学者提出减少基础课程比例,并降低其难度,增加综合教育课程,以开阔学生视野。如原有的田径基础课程,在不少院校其课时比例明显减少,难度要求也一降再降,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实施“双专业”要求是无可非议的,但其特色仍然是体育学科,专业化的降低在未来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虑。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已失去基础课程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的掌握,这种后果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也是可怕的。他们将来面对的主体是基层体育教学,培养的是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而基础课程的扎实与否是关键。学生只有做到专业基础课程的“稳”,才能做到学科知识的“泛”。

2.4.3 专业发展课程:调整设置比重

专业发展课程的建设水平是高校名牌和竞争力的核心。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核心环节,我国体育教育免费师范生专业发展课程分选修和必修,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目前各免费体育师范院校专业发展课程设置所占比重有很大不同:东北师大16%;北师大26%;陕西师大28%;华中师大28.1%;西南大学36.1%。根据精炼、创新等原则,重点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建设,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课程[4]。此类课程的设置比重最好保持在20%左右。

2.4.4 课程实施:增加教育实践课时

实践课程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等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根据调查统计,我国体育免费师范学院的教育实践课平均只有7.3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根本不可能高质量的完成教育实践的任务,从而极大影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国6所体育免费师范学院的教育实践课有必要增加至12周左右,并相应增加此环节的学分比例。把师范生教育实践环节具体划分在每个学期,并把每一环节的实践学分细分到每一课程部分,比如:在社会实践方面的学分为1学分,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均开设,而教育教学实习有14个学分,总共开设6~7个学期,因为,教育教学实习历来是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本科教育实践环节的最核心内容,在安排时要有所侧重。

2.4.5 课程结构:增加自主创新课程

自主创新性学习在体育免费师范生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各体育免费师范院校只有西南大学设有自主创新学分,但是因为比例很低,且未把自主创新学分纳入学生总学分之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免费师范生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素质的提高。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农村基础体育教育,所要面对的是落后的体育器材及设备甚至没有体育器材,没有昔日宽广的体育场地,这时,体育免费师范生只能发挥想象和创新能力,例如如何开发体育项目、自制简易器材及改造场地等。随着农村体育教育改革的到来,对体育免费师范生的教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面对充满创造和协作的新世纪,加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结合,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因此,有必要把自主创新环节的部分学分纳入总学分之内,使其占总学分的2%左右。

2.4.6 课程制度:“导师”制的落实

目前,在我国体育免费师范高校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还仅仅是一种“口号”或“象征”,为了把口号转变成现实,为了真正落实导师制工作及发挥其最大作用。就需要充分利用“学院—导师—学生”这条网,即学院加强对导师的激励和监督,对学生激励和管理;导师要明确自身职责和任务,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教育、指导和一定的约束,并定期向学院反馈学生情况;学生要珍惜与导师交流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好这融洽、和谐的学术科研氛围。

3 结语

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在近年来取得骄人成绩,但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执行阻滞现象,表现出象征性执行或形式主义的特色。因此,这一艰巨任务还要继续进行下去。我们需要在原来课程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师范生培养课程建设先进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结合本地特色和本专业特色,不断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适合培养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的课程内容与结构,从而使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的建设,顺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1]梁宇.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教学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6.

[2]朱婷.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2010(10):101-104.

[3]白显良.加强免费教育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若干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6-21.

[4]陈时见.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探析[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7-11.

[5]刘洁.西部地方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制度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3.

[6]彭盼.免费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分析与设计——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6):70-74.

[7]徐静竹.高师教育类课程结构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构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0(3):43-49.

[8]李凌.运用微格教学培养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设计与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8-120.

[9]刘旻航.体育课程改革文化动力特征[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5):383-385.

[10]雷卫平,范海荣.美、俄、日、英、四国体育院校课程设置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甘肃高师学报,2007 (5):103-104.

·[11]宋伟.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结构的配置优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2):80-81.

[12]冯建军.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8):3-6.

[13]胡旺盛.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2):1-3.

[14]龚纯波.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9.

[15]王飞.对我国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2):83-86.

A discussion 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or free-charge normal school students of sportsmajor in China

YANG Ping
(Dept.of P.E.,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ongqing 402150,China)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field survey,expert interview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this paper had an exemplification o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or free-charge normal school students,and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demand,curriculum proportion and curriculum innovation.On that basis,the authormade a theoretical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and proposed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 path,hoping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sports education;free-charge normal school students;curriculum;practice

G807.4

:A

:1009-9840(2015)01-0098-05

2014-08-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YJC890010);西南大学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招标项目(编号:135WUGGFWB07)。

杨平(1968- ),男,四川达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管理。

猜你喜欢
学分师范生免费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免费的午餐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学分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