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肇平
本文所谓“三关”,系指尾闾关、夹脊关与玉枕关而言。
王宗岳氏,陕西山右之太极拳名家,尽得三丰祖师之真传。著有《太极拳论》与《十三势行功心解》等,致使太极拳术维系至今而不堕。王氏对《十三势总歌》的评论是:“纯示内功奥义。”并示其旨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特别指出顶劲为行功之重点,即:“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称尾闾,即尾骶骨,在人身之下部。称顶,即头顶,在人身之上部,如人之尾骶骨中正不偏,其神即可自下而上直贯头顶。这与《拳论》说的“百会中枢,一气贯通”,意义相同。因为百会就在头顶,中枢就在脐下小腹处,脐下小腹,就是丹田,丹田之气,可通尾骶骨。修道之士,气由尾闾经夹脊上玉枕直透泥丸,这叫气通“三关”,即尾闾为下关第一关,夹脊为中关第二关,玉枕为上关第三关。所以修道之人,无不正襟危坐,因为正襟危坐,自头顶、躯干至会阴,始终是形成一条垂直线,亦即所谓“上下一条线”。太极拳的身法,要求“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正是“尾闾中正神贯顶”的功夫。唯有做到“神贯顶”、“顶头悬”,则满身轻灵便利,蓄发从心。所以学太极拳达到相当程度时,老师便应授予全身的关窍、呼吸的方法,令其意识、呼吸与动作密切结合,注意柔和、圆活、连贯、协调,至于形神合一的妙境。因此,本文仅就一气贯通的“三关”——尾闾关、夹脊关与玉枕关,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尾闾关
尾闾,在骶骨下之最尖端,医学上称为尾骨,道家称骶骨为仙骨,长三寸三分,成瓶子形,为下部神圣之枢纽。因为行气先度尾闾,所以道家称之为尾闾关(亦有称复命关者),为“三关”中之第一关。骶骨上有八个洞,左右排列,上下分为四组,右阴左阳,各自合一。又因骶骨为脊骨之根,而脊骨又为人身之主体,如欲补充骨与髓之营养,应以骶骨为中心,生理学上所谓骶骨尾神经丛即集于此,其中有两条神经线与精窍相连。精窍又名精关,医学称为前列腺,在肛门前三分,阴囊后七分之上一寸三分,圆形,有六条神经线,两条与骶骨相通,两条与肾脏相通,两条与心脏相通,而且这六条神经线,通达全身。所以尾闾一动,前列腺(道家称阴跷)就动,前列腺一动,全身都动,太极拳所谓尾闾一动全身无有不动者,其理在此。骶骨的前面为腹部,在其瓶口的上端一寸三分,即第五节腰椎骨处为真■穴,为统率全身真气之所。其正面便是肚脐,道家称为胎元,在胎元下一寸三分之脐动脐静二脉交会点为丹田。丹田之气,可通尾闾。所以练太极拳时,必须先提阴跷,使骶骨尾神经丛所发出的信息素分布于骨盆腔、腹腔、胸腔之各重要器官,因运动能够而促进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生殖及内分泌器官,并可使全身各部神经都得以健全增强。同时骶骨还有两条线:一条在延髓,称生命线;一条在脊髓,称寿命线。生命线在前,由上而下,属任脉;寿命线在后,由下而上,属督脉。其中有管曰“中心管”,可上亦可下,上至顶,下至踵,只要尾闾中正,其气即可下达丹田,以鼓荡元气上升(即以脊骨与腿骨接合处之骨盆,与尾闾之胯骨以静化动,使四肢骨髓及脊髓脑,由尾闾之间借运动之热力蒸发,先胶质化为流质,再化为气质上升)经夹脊、玉枕而至泥丸,然后再周流全身,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非道功有绝顶修为之人,不能道出。人谓太极拳为道功拳,非人人所能企及,非下真功夫不能得其万一,诚非虚语。
二、夹脊关
夹脊,在两腰之中间,居人身之中部,为中部神经之枢纽,有腰神经丛于此。称两腰即指左、右两腰而言,故两腰即为两肾之别称。其在左者曰肾,其在右者称命门,所谓命门,乃精神之所寄,元气之所系,极为重要。在两肾之中间,即左、右动脉之交点处有一肾,曰肾窍,道家称为夹脊关,因其为尾闾关(下面第一关)与玉枕关(上面第三关)中间交通之要道,故又称为中关。歌诀云:“命意源头在腰际。”即太极拳之一举一动,无不以腰为主宰,所谓“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在腰”,腰即为一身活动之枢纽,故又称为辘轳关。二肾悬系于腹背左、右两边,上平第十二胸椎之上缘,下平第三腰椎。左肾依于第十一、十二肋骨,右肾依于第十二肋骨,故左肾稍高。肾的动脉自背大动脉由肾脏中央侧凹处肾门通入,肾的静脉由肾门通出而入后大动脉。输尿管亦由肾门通出而入膀胱。肾脏上端有肾上腺,又称为副肾,道家称为阴维穴,在两肾上端一寸三分,为白色腺体小泡,是人体中无比重要之器官。这小腺体分为内外两部,其内曰髓部,由交感神经(又称自律神经,为不随意肌)周围细胞变化而成,多圆形或三角形细胞,排列并不规则,其外面包围一层皮部,由体腔膜变化而来,其组织远较髓部为多,由细长海绵细胞组成,排列十分整齐,髓部分泌为“肾上腺素”,皮部分泌为“皮素”,除去副肾髓质,并无问题,如把副肾髓质割去,人则在一二周内便会死去。其对人体健康之重要,可想而知。肾的营养固然重要,同时副肾的锻炼,尤不可忽视。如能利用各种适度的刺激,便可把副肾锻炼得强健起来。因为神气的鼓荡,在左、右两肾上部,即能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促进心脏之机能,增进血液之糖量。副肾司内分泌之控制,太极拳之腰部运动,即能增进副肾之内分泌,所谓“固肾”之功夫,同时能加强泌尿系统之排泄工作,伸张腰椎,紧撮由腰部神经丛所发出分布于腹腔之神经,刺激各器官,增进其机能。其处稍上有阳维穴(心窍),乃能以阴会阳,即使满身轻灵便利,跳跃飞腾。太极拳以腰为一身活动之枢纽,良有以也。
三、玉枕关
玉枕,在颈项之上端后腰部,居人身之上部。孔子时代的六艺教育,随时教人下颌内扣,即所以使颈项自然伸直,与尾闾成一直线,上体遂中正而不偏倚,气即得经夹脊过玉枕而至顶,道家称此为玉枕关,又称第三关。“顶”,头顶也,为神明之床,居中有穴,曰泥丸宫,丹田上行之气,经尾闾关、夹脊关过玉枕关而入泥丸穴,气贯顶,复化为液,液凝而为髓,这便是脑髓。脑为髓体,故称脑海,太极拳要虚领顶劲(有称虚灵顶劲者,亦有称虚灵空静者),盖欲使其气上达而贯乎顶也。神容贯顶,顶似有劲,故曰顶劲。又领者,颈也,虚者,自然伸直而不用力也。若头部经常保持虚领顶劲,玉枕关过,上升之气,时常在止矣。若颈项不直,则上升之气被阻于玉枕,神不能贯顶,如此上下不交,哪能谈到练功。就生理学说:脑神经与脊髓神经(即运动神经与知觉神经)通过枕骨大孔而连成一气,此即所谓之神经中枢。颈为人身上部之枢纽,有颈神经丛集于此。由脊髓分出通过于躯干四肢,所以颈部的运动,左、右顾盼,就是要运动此神经丛,所谓“五劳七伤往后瞧”,眼到气到,其功效,可以紧撮由颈神经所发出分布于气管及胸腔之神经,刺激其器官,增强其机能。比如在气管前马蹄形腺体的甲状腺,原有促进新陈代谢及增进身心发育的功能,打太极拳时下颌后收,舌抵上腭,即能达到此腺之运动。又如附着于甲状腺内侧的几个小件,原是支配石灰质的代谢,及消除体内或血液内之毒质,打太极拳时左顾右盼,即可加强其功能。又如玉枕正前面的脑下垂体,为髓营养的输送器,它不但贯通全身骨骼,来往活动,供给营养,而且在发生任何变故的时候,会立刻产生荷尔蒙,刺激副肾,副肾亦会立刻产生荷尔蒙,传达各部器官,以应付突发事变。又如在颈下两锁骨交会处有一剑峰骨,发剑时如能先守剑峰骨凹处中心点,其力量便非常惊人。又如任脉,在大脑两瓣之连接处,督脉在小脑两瓣之连接处,两脉之气通,必须经过玉枕关。所以头容正直,下颌内扣,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行、住、坐,如能注意到顺门有沉按之力,后脑有上拔之劲,则太极拳一举动,周身自然轻灵,上下一条线,达到升清降浊之功、祛病延年之效矣。
四、结语
人称太极拳为内功拳,为道功拳,我们从“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神意贯通”、“百会中枢,一气贯通”等经义来研究,这些说法是有其依据的。不管太极拳是张三丰先生发明的也好,是陈王庭先生发明的也好,他们都是道功深厚、武艺超群之士,宜乎能够说得出这些大道理来。比如“虚领顶劲”在上、“气沉丹田”在下,“玉枕”在上、“尾闾”在下,“百会”在上、“中枢”在下,一上一下,截然两事,怎么能够“一气”贯串?怎么能够“神”贯顶?怎么能够“上下一条线”?这是内外双修、身心并练的关系。自古以来,历代武功高强的人很多,而其能得高寿者究竟有几人?考其原因,只因他们只知练“力”,不知练“气”,只知练“着”,不知练“劲”。打太极拳,如果不知“行气运身”之法、“专气致柔”之术,那就如同一个修道的人,不知“升清降浊”之功、“返老还童”之法,只是有名无实,毫无补益。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希望爱好太极拳的人,实践上固然要下功夫苦练,理论上同样要下功夫钻研,只有理论与实践合而如一,才能臻于至境。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与体验,深深感到现在的老师授徒,只是做到了“传道”与“授业”,而却忽略了“解惑”,而且“传道”与“授业”,尤其是“传道”也只做到一部分。因此,亟望太极拳协会及研究专家负起此一承先启后重责大任。本文不过抛砖引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