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分析

2015-06-03 22:26徐斐
艺术评鉴 2015年10期
关键词:音乐表现力提升途径声乐演唱

徐斐

摘要:声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只有以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作为基础,才能用自己的歌声打动人心,继而获得和观众的情感共鸣。但是在现实中,多数演唱者都仅在演唱技术上较为熟练,音乐表现力方面却普遍存有欠缺。鉴于此,本文从音乐表现力的含义谈起,就其提升途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声乐演唱 音乐表现力 提升途径

一、音乐表现力的含义

所谓音乐表现力,是指一种音乐素质和能力。即演唱者以丰厚的艺术修养为基础,在深入了解和体验作品的前提下,运用精湛的演唱技巧,将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现出来,带给观众深刻而丰富的审美体验。让观众觉得是一种有韵味、有感觉的歌唱。相反,很多演唱者虽然有着较为扎实和熟练的演唱技巧,但是演唱效果却给人以干巴巴的味道,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其根本原因就是音乐表现力的欠缺,使声乐演唱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技术展示,作品的情感和内涵也得不到充分的展现,失去了歌唱最根本的意义。所以说,提升声乐演唱的音乐表现力,既是提升声乐演唱质量的需要,也声乐本质的艺术规律使然。

二、提高声乐演唱音乐表现力的途径

(一)以扎实的演唱技术为基础

声乐演唱是一门艺术,同样也是一门技术。要想获得情真意切的演唱效果,必须以扎实的演唱技术为基础。先要做到完整、流畅地演唱作品,才有可能获得音乐表现力,否则就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因此作为演唱者来说,首先要树立起对演唱技术的充分重视。要认识到其是自己整个歌唱事业中基础的基础,忽视技术训练,不但难以获得丰富的音乐表现力,甚至连完整、流畅的歌唱都难以保证,并由此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而只有坚持技术练习,才可以使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各种演唱需要。很多成名已久的演唱家,之所以能将任何形式和风格的作品演唱的游刃有余,继而获得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就是源于坚持不懈的技术练习。演唱家们尚且如此,一般的演唱者更应该对此有高度的重视。其次要制定完善的技术训练计划。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声乐教师的建议,制定技术训练计划。明确练习的时间、内容、标准等,并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并贯穿于自己声乐演唱生涯的始终。最后是要主动尝试多种技术的融合。受到历史等原因的影响,在中国声乐界中,各种歌唱方法之间一直是泾渭分明的,但是近年来,一些演唱者的跨界歌唱,却让业界内外有了全新的认识。其充分证明了各种歌唱方法是完全有可能融合在一起的。民族唱法可以学习美声唱法中的共鸣技术,美声唱法也可以借鉴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吐字,都可以获得更好的歌唱效果。所以演唱者要打破之间的陈旧观念,树立起一种融合认识,不管是哪种歌唱方法,只要其有科学、独到的地方,就都可以为我所用,从而为个性化的演唱打下基础。

(二)以深入体验作品为前提

声乐作品并不是歌词和曲谱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包含着创作者情感的文化综合体,所以要想获得丰厚的艺术表现力,就要以对作品的深入了解为前提。很多演唱者在面对一首新作品时,第一步并不是对作品进行全新的分析,而是先熟悉歌词和旋律,再看有多少高音,然后就尝试着演唱。这种“囫囵吞枣”, 显然是不能深入表现作品的,富含音乐表现力的演唱也无从谈起。所以应该把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品作为演唱的第一步。首先是对作品的文本分析。包含词曲创作者的个人信息、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主要内容等,由此获得对作品初步的认识。其次是试唱作品。了解了作品的大致情况后,则要试着演唱作品,熟悉作品的歌词和旋律特点等,并对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再次是进行情感体验。在能够熟练演唱作品后,则要及时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通过想象、联想、移情等方法,将自己化身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将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相融合,形成自己独有的感受和体验。以《黄水谣》的演唱为例,通过文本分析可知,这是一首诞生于抗日时期的作品,选自《黄河大合唱》,词曲创作者是光未然和冼星海。作品用白描的手法,展示出了日寇到来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变化。日寇到来前,是“麦苗儿肥,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日寇到来后则是“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在随后的试唱过程中可以看出,该曲在音域上变化不大,重点在于一种对比的表现,即演唱不同的内容时,音量、情绪等也有要有所不同,以此来获得鲜明对比效果。最后则是演唱者将自己想象成为作品的主人公,一边演唱,一边要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使演唱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样的演唱效果一定是情真意切的,也一定是富含音乐表现力的。

(三)以丰富的舞蹈实践为保障

在舞台上公开演唱,是声乐艺术基本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也是一个演唱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但是在现实中,多数演唱者都在台下演唱的较为熟练,但是一到了台上,就会出现紧张、胆怯等状况,使水平的发挥大打折扣,富含音乐表现力的歌唱也无从谈起。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舞台实践经历太少,对舞台表演环境不够熟悉。所以要通过大量的舞台实践来丰富和锻炼自己。具体来说,首先要重视实践。舞台是没有大小之分的,再简陋的舞台,也是演唱者心目中圣地,是需要演唱者心存敬畏的。一些演唱者通常会根据整个演出的规模、舞台的设施情况以及观众人数的多少等,对演出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或者心存轻视,或者不屑于参加。这都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只有见多识广,身经百战,才能轻松面对各种陌生的环境或突发的情况。其次是注重实践的反馈。每一次舞台表演对于演唱者来说,都是一个学习和丰富的过程,要通过及时的回顾、反思等进行自我评价。比如可以主动和主办方索要自己的演唱视频,以观众的身份审视自己演唱的全过程。包含着装、仪表、神态、技术运用、情感表现等多个方面,并形成详细的结论。如果有亲友、同学、教师等在台下观看,也要及时请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根据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达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效果。所以说,要通过大量的舞台实践,保证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容自如的歌唱,为获得富含音乐表现力的歌唱效果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四)以丰厚的文化修养为支撑

声乐作品是一个文化综合体,歌词和曲调只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如果演唱者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是很难以全面解读和体验作品的,更不用说声情并茂的表现作品。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要广泛涉猎文学、美术、历史等多种和声乐艺术密切相关的知识,学会以多种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作品,由此获得深刻而独到的体验。比如:吴碧霞在演唱外国歌曲《木偶之歌》,表现的是一个木偶歌唱的情形,与其它演唱者正面演唱不同的是,吴碧霞多次侧着身子进行演唱,这就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获得了更加逼真的模仿效果。对此吴碧霞表示是从中国的皮影戏中得到了有益的启发,学习了皮影戏侧身表演的方式,所以才给观众带来了更加新奇的体验。如果没有相关的学习和积累,自然不可能获得这种效果。其次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演唱者的生活经历越丰富,生活感悟越深刻,就越容易和作品获得情感上的共鸣。韩红之所以将《天路》演唱得深入人心,就是因为这首作品本身就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抒发,自幼在西藏长大的她,看惯了西藏人民行路难,当一条青藏铁路修到家门口时,又怎能不纵情的歌唱?刘和刚之所以将《父亲》演唱得热泪盈眶,也是因为其和父亲一同走过的学艺经历。为了支持自己学习声乐,父亲一直省吃俭用,为了凑够学费,甚至连左手小指受伤后都不去治疗。这些都被刘和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所以面对这首作品时,往事的一幕幕就用上了心头,原本的歌唱也变成了对父亲的真情告白。所以说,演唱者既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开拓知识视野,也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两者将会使歌唱效果获得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声乐艺术事业的整体发展,声乐演唱的整体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甚至很多业余爱好者也都掌握了一定的声乐演唱知识和技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良好的基础,所以理应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因为声乐演唱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技巧展示,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唯有通过音乐表现力的提升,才能使情感表现更加深入人心,并最终获得观众的共鸣。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愿有更多的演唱者都能认识到音乐表现力的意义和价值,通过音乐表现力的提升,使自己的歌唱水平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尚翡.浅谈歌唱中艺术表现力的重要作用[J].滁州师专学报,2003,(04).

[2]蔡少芬.试论歌唱的艺术表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猜你喜欢
音乐表现力提升途径声乐演唱
如何提高高师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浅析元音训练在声乐学习中的特殊意义
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