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术前访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15-06-03 07:48:06江薇宋宗叶宁振宇胡亚琴张峥
军事护理 2015年20期
关键词:病区个体化围术

江薇,宋宗叶,宁振宇,胡亚琴,张峥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导管室,上海200433)

·健康教育·

个性化术前访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江薇,宋宗叶,宁振宇,胡亚琴,张峥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导管室,上海200433)

目的 探讨导管室巡回护士个体化术前访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导管室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病区护士术前宣教,观察组患者采用导管室巡回护士术前1 d单独访视+病区护士常规宣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前即刻焦虑程度,以及入院后次日及术前即刻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术后2 d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1 d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术前即刻,观察组患者S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也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入院后次日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57、0.401、0.816);术前即刻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2 d满意度随访,观察组患者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73±1.34)%vs(90.46±1.99)%,P<0.05]。结论 导管室巡回护士个体化术前访视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程度,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在导管室临床推广应用。

术前访视;择期介入手术;心理状态

外科手术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重要职责,也是手术室整体护理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1-2]。规范、科学的术前访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对确保外科手术顺利、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3-4]。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传统外科手术逐渐向微创、精准外科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逐渐成为心脑血管疾病诊疗的主流手段和措施,具有诊疗一体、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势,导管室也成为此类手术的主战场[5-6]。相较于传统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手术术者组成复杂,内科、外科、介入治疗科医生均纳入其中,对围术期的要求也千差万别,导致导管室围术期护理管理缺乏规范,术前访视往往交由病区护士简单宣讲,甚至缺失。因此,本研究对比分析采用个体化术前访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状态及对医疗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讨介入手术个体化术前访视的重要性,为导管室围术期护理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导管室择期平诊预约行PCI诊疗术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7例、女23例;年龄46~73岁,平均(56.4± 11.2)岁;文盲9例、小学38例、初高中58例、大专及以上35例。入选标准:(1)年龄18~75岁;(2)初次接受择期PCI预约治疗;(3)意识清醒,无认知障碍;(4)既往无脑卒中、心肌梗死、癫痫发作病史;(5)无抑郁、精神分裂症病史,无传染性疾病病史;(6)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碘或造影剂过敏;(2)罹患心理疾病或精神分裂症; (3)不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通过长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备案。

1.2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

1.2.1 对照组 病区责任护士按常规医嘱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手术时间;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介绍手术注意事项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病区护士宣教的基础上,术前1 d由导管室巡回护士前往病房进行进行规范的个体化术前访视,具体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1)基本信息调查:术前1 d,导管室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预约系统的信息,了解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配偶及子女情况等基础资料,据此制定初步的个体化术前访视策略;(2)病区现场交流:到病床旁与患者及家属初步交流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家庭情况、经济水平及对手术的理解、态度等,分析患者的顾虑、疑惑,进一步调整优化访视策略;(3)手术相关信息的可视化介绍:借助于语言、文字、图片、Flash动画,采用PPT等可视化的展示形式向患者及家属重点介绍PCI术的目的、意义、操作方式、围术期注意事项及预后,并从正反两个方面介绍PCI术的可能获益及不良预后、麻醉并发症、手术并发症等,使患者对手术有全面立体的认识和理解; (4)解疑答问: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手术相关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者围术期焦虑程度评分 采用Zung等[7]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于术前访视前、入导管室后术前即刻评定患者的焦虑程度。该量表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4级评分:“1分”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分”表示有时有;“3分”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分”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项目的各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即标准分。

1.3.2 患者血压、心率的测定 患者于入院后次日7:00及进入导管室摆放好体位15 min后共两个时间点分别测定血压、心率。

1.3.3 术后满意率回访 于术后2 d按自行设计的满意情况调查表,采用问卷法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术前是否了解手术;(2)能否顺利配合手术;(3)自己的需求能否及时得到解决; (4)入导管室后护士有无主动问候;(5)护士是否及时关心你的冷暖;(6)护士的技术与态度如何等。满意度评定结果分为: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其中特别满意、满意合计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合计为不满意,统计满意患者的比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ˉ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手术及随访,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焦虑状态的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宣教或访视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52± 5.63)vs(48.96±4.98)分,P=0.146];术前宣教或访视后进入导管室麻醉前SAS再次评分结果提示对照组[(48.53±3.26)分]与术前宣教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SAS评分[(35.71± 2.56)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也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人口学资料对比

2.3 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对比 入院后次日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57、0.401、0.816);手术前即刻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对比(ˉx±s)

2.4 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率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2 d满意情况随访,观察组患者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73±1.34)%vs (90.46±1.99)%,P<0.05]。

3 体会

术前访视是传统外科手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具有明确的效果[1-3],但在导管室介入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作用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研究对比分析个体化术前访视对PCI患者围术期焦虑状态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为导管室围术期护理规范化提供循证依据。

相较于术者及护理人员,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的信息了解并不对称,缺乏对手术目的、意义及存在风险的全面立体的了解。由于对手术信息的不了解,且心脏手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及家属难免对PCI手术产生不安、焦虑、恐惧[8-9]。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文字、图片、音频等可视化形式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相关资料后,个体化术前访视患者对手术的了解进一步深入,焦虑症状得到缓解,其效果优于传统病区宣教组。结果提示,个体化术前访视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应激反应,更利于生命体征的稳定。

分析其可能的原因:(1)病区责任护士传统宣教的重点是术前准备相关内容,且主要限于文字及语言的交流,对于手术相关的内容涉及较少,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全面需求。而导管室巡回护士主导的术前访视涉及内容广泛,交流手段更易于接受。(2)相对于病房,导管室属于陌生环境,且患者在被送往导管室后,家属被要求在指定位置等候,不能陪同患者一起等候手术,患者突然置身于陌生环境,面对与病房着装截然不同的医护人员及各种仪器设备,其焦虑水平明显增高。导管室巡回通过术前1 d的接触和熟悉,使得患者在陌生环境中有了安全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手术环境的恐惧和焦虑。(3)患者对手术的全面了解、焦虑程度的减轻及对巡回护士的信任客观上减轻了患者对手术及环境的应激反应,使得患者生命体征更趋平稳,波动幅度缩小,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

本研究还发现个性化术前访视能够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于接受手术患者均为初次手术,对手术室环境以及自己手术时的情况怀有恐惧、紧张、害怕等心理,而病区护士术前宣教无法解决此问题。巡回护士术前访视采用图片、PPT等方式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能使患者初步了解手术室,满足患者心理需要,且专职巡回护士一贯制接触患者能给患者亲切、温暖的感觉,给予了患者足够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10]。

综上所述,PCI介入手术术前导管室巡回护士个体化术前访视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程度,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导管室围术期护理中推广应用。

[1]Carter L,Evans T.Preoperative visiting:a role for theatre nurses[J].Br J Nurs,1996,5(4):204,206-207.

[2]Ezike H,Amucheazi A,Ajuzieoegu V.Pre-operative anaesthesia visit:problems and prospects in a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in Enugu,South East Nigeria[J].Ann Med Health Sci Res,2011,1(1):97-101.

[3]Lee G A,Wyatt S,Topliss D,et al.A study of a pre-operativ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J].Collegian,2014,21(4):287-293.

[4]Nuebling M,Kindler C H,Langewitz W.Preoperative visits in anesthesia: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sequences:application of an explorative analysis[J].Patient Educ Couns,2004,54(3):379-381.

[5]Myat A,Patel N,Tehrani S,et al.Percutaneous circulatory assist devices for high-risk coronary intervention[J].JACC Cardiovasc Interv,2015,8(2):229-244.

[6]Jia Z J,Hong B,Chen D M,et al.China’s growing contribution to global intracranial aneurysm research(1991-2012):A bibliometric study[J].PLoS ONE,2014,9(3): e91-e94.

[7]Zung W W.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1,12(6):371-379.

[8]Holmes J.Preoperative visiting:Landmarks of the journey[J].Br J Perioper Nurs,2005,15(10):434,436-437, 439-440.

[9]Daykin S.Implementation of preoperative visiting for critical care patients[J].Nurs Times,2003,99(41):26-28.

[10]Viltart O,Vanbesien-Mailliot C C.Impact of prenatal stress on neuroendocrine programming[J].Sci World J, 2007(7):1493-1537.

(本文编辑:郁晓路)

10.3969/j.issn.1008-9993.2015.20.021

R815

A

1008-9993(2015)20-0074-03

2015-01-07

2015-07-03

江薇,本科,护师,从事介入护理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病区个体化围术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今传媒(2022年12期)2022-12-22 07:20:12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8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