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丽君
【摘 要】本文以《华盛顿邮报》中的英语新闻报道为例,以目前国内外语言学家普遍关注的语言现象——言据性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言据性在英语新闻报道中具有怎样的人际意义。结果表明,言据性在英语新闻报道中具有对话性的人际意义,并且主要表现为对话性扩展和对话性收缩。
【关键词】英语新闻报道 言据性 人际意义
一、言据性概述
()言据性定义
言据性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近来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兴趣,并且成为目前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言据性属于语义范畴,目前主要有广义论和狭义论两大说法。狭义论认为言据性旨在表明信息来源,Bussemann(1996)和Aikhenvald(2003,2004)是典型代表;而广义论认为言据性不仅可以表明信息来源,还可以体现说话者对信息可靠性的态度, Chafe(1986)是典型代表。本文则支持言据性的广义论。
(二)言据性分类
言据性的语义内容是普遍的,但表达方式则因语言而异。例如,英语中可以用情态词、形容词、动词等来表示言据性。同时,同样的言据性语义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要表示新闻报道的言据性,说话人可以采用X说,X认为,据说等形式。这是一种一对多的表达方式,其选择根据特定语境而变化。尽管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但本文借鉴Willett(1988)和汤斌(2007)对言据性的分类,将其分为四类:转述据素、推测据素、信念据素和感官据素。
首先,转述据素根据信息来源又被分为两类:他人转述和自我转述。自我转述表明信息来源于与作者有关的任何渠道,例如,my, we, our等;而他人转述表示信息来源于外部资源,例如,sb said, sb report等。
推测据素表示作者根据视觉和触觉或凭空想象、逻辑以及常识而得到信息的推测过程,主要由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和情态附加词等体现。其中情态动词,例如may, can, would, could, will, must, should,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体现形式,它们表示不同程度的情态值以及对命题真值态度的不同程度。
信念据素也被称作思维状态据素,表示信息来源于说话者或作者的信念或观点。“I think”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隐喻,是体现信念据素的典型方式,它是表达说话者或作者信念或观点最显性最主观的方式。
感官据素通过使用see, hear, feel等动词表示知识来源于感官渠道。通常由感官据素标记的知识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为它们来源于说话者的一手经验。
二、英语新闻报道的特点
英语新闻报道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报道实时发生的各类事件,遵循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具有具体、准确、简练和通俗四个特点。首先,英语新闻报道是具体的,一则新闻报道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结果七个基本要素而组成的具体的现场描写。其次,英语新闻报道是准确的。新闻是公众了解各地概况以及新近事件的主要渠道,因此报道必须是准确的。作者既不能含糊其辞,也不能夸夸其谈或泛泛而谈,应该根据事件的本真或者已有事实做出可靠的推断。第三,新闻语言应该是简练的。无论是新闻直播抑或是纸质新闻报道,都是利用有限的时间或版面尽可能全面地向公众传递各类新闻,因此其语言必须是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最后,新闻语言还应该是通俗的。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具有大众性。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通过新闻了解国内外事件,基于此,新闻措辞的选择应该是通俗易懂的。本文中的新闻均摘自Washington Post。
三、言据性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人际意义探究
在英语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者或发言人通常会使用大量的言据性,这些言据性策略间接地反映了新闻的来源。接下来本文将探究言据性除了表明信息来源以及信息可靠性程度之外,还具有怎样的人际意义。
首先,以转述据素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使用为例:
(1)“If you look at what the factors were going into the decision, of course there are competing interests and values,”Clinton told Sawyer.
(2)"No, I dont think there was a credible threat, but I dont know,“Feinstein said on "Political Capital with Al Hunt.” “I have no information that there was.”
(3)Obama made his remarks at a Democratic Senatorial Campaign Committee fundraiser in Massachusetts, according to a pool report.
在以上3例中,told, said, according to分别表明信息来源于Sawyer, Feinstein, a pool report。由于新闻是对已有事实的报道,因此转述动词多为过去式。 而且前2例是以直接引语的方式转述命题的,没有任何修改或修饰;第3例是以间接引语的方式呈现的,但命题的来源都被直接插入新闻中。这样一来,一方面新闻报道者通过转述动词tell, said和according to表示命题摘引于外部来源并引起赞成该命题读者的共鸣从而联合这类读者;另一方面,新闻报道者也疏远了不支持该命题的读者。总之,新闻报道者将该命题置于非常中立的位置,既不需要为命题的准确性负责也无须担心与读者的关系。那么如此中性的引述为新闻发言人和读者构建了一个多声的交际环境,即新闻中所呈现的命题只代表新闻发言人的观点,读者可以支持或反对,那么这些不同的观点则形成了隐形的对话并拓宽了该对话范围。
接着,以推测据素为例:
(4)Herman Cain said Saturday that he might run for president again in 2016.
该例使用了情态动词might作为推测据素。众所周知,might表示可能、也许、大概,属于低值情态词,表示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该例表示的意义是Herman Cain可能会参加2016年的竞选。同时读者阅读后肯定会考虑到Herman Cain不参加竞选或者一定参加竞选的可能。那么同样might将该则新闻至于多声背景中,在读者和新闻发言人之间构建了潜在的对话,唤起读者的其他理解,从而拓宽了对话范围。
(5)Young people are certain they are going to outcompete the rest of the world.
该例的推测据素为情态形容词certain。Certain是高值情态词,表示该新闻报道的较高确定性,或者至少表示该交际环境中大多数人享有同样的看法。当然读者可以有其他看法,那么这些其他看法与命题又形成了潜在的对话。但是由于certain的使用,命题的说服力较强,因此对话范围被限制、压缩。
第三,以信念据素为例:
(6)On Obamacare, Republicans spent hundreds of millions branding Obamacare as a negative, and we believe we can turn that to our advantage.
该例使用了信念据素believe,表示该观点仅仅代表we的观点,从而暗示其他人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那么believe又将该交际背景构建为多声性的,邀请其他人加入讨论形成对话并且拓宽对话范围。
最后,以感官据素为例:
(7)Mr. Obama was seen to moveinto the hall.
在该例中,感官据素see的被动语态被使用,感官据素表明信息来源于各种感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可靠性。因此see强有力地压制的其他观点的存在,缩小了对话范围。
四、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言据性在英语新闻报道中广泛使用并且具有特定的人际意义——即对话性,具体又可以表现为对话性收缩和对话性扩展。并且同一种言据性类型由于其语义概念的不同可以表示不同的对话性。
【参考文献】
[1]Aikhenvald, A. and R. Dixon. Studies in evidentiality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2] Aikhenvald, A. Evidentiality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2004.
[3]Bussmann, H.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 London: Routledge, 1996.
[4]Chafe, W. 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d Academic Writing [A]. Norwood, NJ: Ablex, 1986.
[5]Willett, T. A Cross-linguistic Survey of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Evidentiality [J]. Studies in Language,1988, 12.
[6] 汤斌. 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语篇特征的系统功能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 2007.
[7]杨林秀. 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Research Articles. 2009,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8]周静. 英语新闻语篇的对话性[G]. 上海复旦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