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摘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方式不合理、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建筑材料等将导致混凝土裂缝等严重的后果,无法实现建筑物建设初期的功能,如何在现有建筑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掌握裂缝出现的原因,并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保障房屋所有者的权利。
关键词:建筑施工 混凝土裂缝 防治措施
运用混凝土进行建筑施工,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但裂缝的出现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之一,一旦建筑物出现裂缝,不仅抗震能力下降,而且还将造成钢筋的腐蚀、混凝土逐步碳化,降低其使用年限,危害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结合具体施工环节,严格按照科学的施工方法,聘请专业施工人员,例如,把握好切缝的适宜距离、深度,并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以避免或减少建筑物裂缝的出现。
1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探究
1.1 裂缝与水化反应的关系
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其热量是由水泥发生水化反应提供的。当浇注开始时,过多的热量同时聚集在混凝土内部,在向外界排放热量时,需经过一段时间,其释放过程中,内部的热量与外部环境的温度不一致,由此产生温度差异,因而源于混凝土内部的压应力与表面的拉应力便展开了一场较量,一旦拉应力突破混凝土自身的抗拉极限时便出现相应的裂缝。
1.2 温度的影响
建筑施工过程中,从混凝土的浇注、凝固到硬化阶段,期间水泥水化反应需要向外界释放较大的热量,这导致混凝土的内外部环境温度差异较明显,膨胀力度不同,一旦外部的拉应力超出混凝土自身的承受能力,便产生大量的裂缝;如果提前拆卸了混凝土施工模板或冬季天气原因增加了混凝土凝固的难度,源于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在其他因素的推动下,必然会超出混凝土自身的拉应力,从而出现大量的裂缝。
1.3 受收缩运动的影响
混凝土施工结束后,需要经历凝固阶段,即发生收缩运动,其在收缩过程中,必然受到边界等其他因素的干扰,不能自由实现收缩,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裂缝。例如,当混凝土下沉时,由于钢筋的阻挡作用,导致钢筋四周出现相应的裂缝;施工时,如果混凝土经过长时间的运送、搅拌阶段,其所含水量几乎已蒸发,因此,在浇注时出现不同层次的坍落度,即人们常见的网状裂缝。
2 防治混凝土裂缝出现的相关措施
2.1 提高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逐步优化配合比例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原材料的选择,在选择水泥时,应坚持使用水热化反应较低、强度高者,一般来讲,水泥强度高者,其后期裂缝的概率较低。在配合过程中,减水剂与膨胀剂的选择都应择优使用,依照施工注意事项,严格把关水与水泥的比例,同时保证砂、石子颗粒的大小,以尽可能将混凝土的空隙率保持在最低水平,从而降低后期混凝土的收缩空间,减少裂缝的出现。
2.2 协调控制不同施工交叉的时间
保证混凝土施工一次性完成,防止因施工时间上的差异导致混凝土凝固出现不同层次,因而产生裂缝。例如,进行绑扎楼层底板钢筋时,应同时将线管即时埋好,保证其施工时间相同,提高凝固效果,这要求施工单位应依据施工实际情况,适当扩大钢筋工的数量,负责休整混凝土浇注施工前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瑕疵。例如,进行混凝土浇注时,应将临时活动跳板放于容易出现裂缝的位置,一旦混凝土浇注工作完成后,禁止在其凝固彻底之前对其进行踩压,以使其发生变形,加速后期裂缝的出现。
2.3 合理控制建筑施工流程,保证合理的凝固时间
当混凝土浇注工作即将完成时,可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定位、测量、弹线等辅助性施工,但不能使用器械吊卸重量级物品,以防对凝固阶段的混凝土产生严重的冲击。如果上层楼房施工任务较为紧急,可依次吊运部分材料,并在已经浇注完毕的楼层表面布置好相应的模板,合理利用加密立杆与横杆为模板搭设好相应的支撑架,可适当增加旧木板,使其强度能够支撑吊运材料的重量,避免因载荷量过重而出现裂缝。
另外,应组织监督小组,负责监察、督促施工人员的工作,例如,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钢筋位置合理,并及时对其完成绑扎工作,并运用其他物体使其较为牢固。要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可聘请专业钢筋工做好浇注期间的维护工作,防止钢筋出现较大距离的位移。模板使用应在
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选用构造合理、强度较大的模板完成铺设工作,不能提前拆卸模板,影响混凝土的凝固效果。
除此之外,混凝土下料位置应控制在合理高度,确保对其实现充分振捣,当混凝土处于初凝后终凝前阶段时,应完成二次抹压施工,同时在其表层覆盖优质薄膜,防止凝固初期出现较大的收缩裂缝。
2.4 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水的应用
水是水泥水化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应提供充足的热源,但如果在搅拌或施工过程中水量过大,将不利于混凝土的凝固,影响骨料与凝胶体之间的界面过度区相的进一步发展,当水分大量蒸发后,会导致凝胶体发生收缩反应,当因收缩而出现的内应力大于界面过度区相的抵抗力时,裂缝便会出现在这个区域(界面过度区相),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依据科学原理合理设计混凝土的构成比例,以减少后期裂缝发生的概率。
2.5 重视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要想减少后期楼层的裂缝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土在凝固阶段,因水分大量流失,其整体的含水量较少,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将导致裂缝的出现,因此,浇注施工完成以后,应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浇水。一方面,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混凝土因内外温度差异而产生裂缝。另一方面,即时补充水分可防止混凝土因凝固收缩运动造成大量裂缝。但在养护过程中,应依据实际施工情况“适可而止”,所浇的水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不能因过度浇水产生不必要的后果。
3 结束语
裂缝的出现是混凝土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一旦建筑物出现裂缝,不仅使建筑物所能承受的载重量大大降低,而且对于外部环境冲击的抵抗力也逐渐下降,使其使用寿命缩短,无法发挥建设初期的目标作用,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将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充分了解裂缝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具体的施工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避免裂缝出现的科学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方式加以应对,有利于减少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但这一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究,以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突破混凝土裂缝难以避免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卜锡健.浅谈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2]曹敏.混凝土工程常见通病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1).
[3]王海亮,李艳杰.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1).
[4]李光华,郭利萍.混凝土裂缝成因和防治措施问题的研究[J].陕西建筑,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