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MOOC元素的校级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

2015-06-01 16:17郑晓薇韩茹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

郑晓薇 韩茹冰

摘要:MOOC的出现及迅速发展对开放在线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我国校级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启示。本文在分析了校级资源共享课建设形式的基础上,结合MOOC的理念和优势特征,提出了多元融合的校级资源共享课建设模式和课程设计方式,以提高共享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MOOC;资源共享课;学习支持服务;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9-0119-03

● 引言

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以大规模、开放性、自组织、灵活性等特点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了旧“三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接受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从“传授范式”到“学习范式”的转变[1],为传统高等院校改变和发展新的教育供给模式提供了机会。[2]校级资源共享课作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础,面向各高校师生提供最直接的网络教学资源,受众面广泛,具有非常重要的建设和研究意义。将MOOC理念和优势融入校级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共享课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升校级资源共享课的教学效率,并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 MOOC与校级资源共享课建设

1.MOOC模式

(1)MOOC理念

MOOC显著的开放性,使任何人均可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免费学到任何想学的内容,使学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选修课程成为可能[3],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优质的教学进程,使学习从单纯的“消费式学习”转向“产销式学习”。[4]MOOC支持泛在学习理念,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MOOC倡导终身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2)MOOC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上,MOOC依托Web 2.0的交互特点,构建虚拟教学课堂,创设真实的情境感知。课程资源不仅作为知识的载体,更承担起创设情境、学习引导、发起协作、激发会话的建构作用。[5]学习者根据需求制定自己的学习流程,体现了学习支持服务和个性化学习等理念的融入。

在课程实施上,教学视频时间精短并内置交互式小测验,实现了教师与学习者亲临课堂般的实时互动以及碎片化学习的需求。课后作业与测试根据学习范围与难易程度进行必做和选做、基础和拓展区分,实现网络课堂中的因材施教。论坛为学习者解决问题、开拓思维、学习互评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学习者进行关联化、系统化、立体化、情境化的学习。课程结束后的学分认证,为学生在传统高校教育与开放在线教育之间的学习架起了桥梁。

2.校级资源共享课建设

校级资源共享课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础,既有传统教育课程的文化特征,同时兼具远程教育课程文化特征。[6]各高校作为其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考虑目前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构建体现各校和各学科特色的共享课。

校级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优势首先体现在各高校具有精品课程多年建设积累的丰富经验,将部分优秀精品课程资源转型升级或是开设新的课程是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要途径。另外,共享课的建设者基本来自高校的一线教师,这为课程的实用性提供了保障。但共享课在学习支持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学资源往往在完成了纸质形式到电子形式的转变之后,教学组织的匹配不够充分;二是课程内容对学习者大多完成单向传输,交互和评价等辅助环节不够完善;三是缺少课程的后期管理,即课程的持续性和可扩展性不够好。

3.二者的有效结合

虽然MOOC与校级资源共享课都是通过建设优质完善的在线课程资源,促进教育观念转变、引领教学方法和教学范式的改革,但基于建设背景不同,共享课建设要对MOOC的优势进行酌情、合理的借鉴。以深化网络资源设计理念来解决教学组织匹配不充分的问题。加强交互和评价使学习者积累过程性资源,促进知识的传播、共享和再生,实现“单向学习”向“循环学习”的过渡。对课程进行定期的更新、维护与管理,实现共享课的可持续发展。

● 融合MOOC元素的校级资源共享课建设

1.多元融合的校级资源共享课建设模式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多元融合的校级资源共享课建设模式。其核心是以传统课堂为依据,结合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将MOOC的理念和优势元素融入其中,如图1所示。

(1)开放性与交互性

校级资源共享课首先要体现出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特征。课程平台无权限设置,为校内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具备专业性和普适性的课程资源。平台的交互功能不仅能够协助学习者完成常规的学习交流,更能促进学习者之间社交网络的构建。

(2)教学支持体现

共享课要符合现代化的资源设计理念,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及流媒体、富媒体等新媒体方式,为虚拟的教学活动赋予生命力。共享课要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支持个性化学习。一门在线课程能够长效运行下去,最关键的就是学习支持服务的支撑,方式之一是提供导学、助学、促学的帮助功能,随时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

(3)以传统课堂为依据

校级资源共享课教学计划的制定来自于传统课堂的授课流程和教学依据。尽管师生之间无法做到真正的面对面教学,但共享课要利用在线交互的方式营造接近传统课堂形式的虚拟课堂教学氛围。

(4)以精品课程为基础

校级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要以精品课程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基础为前提,参照国家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要求,融合MOOC等高品质在线课程元素,建设能够符合教学需求、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的课程。

2.校级资源共享课的课程设计

基于多元融合校级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模式,我们给出了共享课程制作的设计方式,如图2所示。

(1)课程内容制作

根据授课与学习流程的需求,课程内容在编排和设计上要具有简洁性、层次性、动态性、启发性和灵活性。采用“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多种媒体和技术的运用,课程内容能够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使其成为教学关系中的主体。举一反三的教学案例和课外扩展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完成自主学习。

(2)教学视频设计

为降低学习的疲劳感和枯燥感,视频的制作要秉持人性化的设计原则,每节长度平均设定在10分钟左右,并在其中设置交互式练习,协助学习者及时检查学习效果,提高学习的高效性。每节视频配有一个简短的视频导读,方便学生融入课程。若视频播放出现问题,系统可为学习者提供其他视频播放器的选择方式。为满足学生线下学习的需求,视频资源可供下载,并包含了教师授课时所用的幻灯片等教学素材。视频要配备字幕,对于无法直接添加到视频中的,可将其整理为TXT或PDF等文本形式提供给学习者。

(3)课余学习组织

记录笔记是任何形式的学习下巩固知识体系的有效方式。在校级资源共享课的教学平台内支持笔记功能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那么可以将学习笔记模块链接到Evernote、有道云笔记、百度云记事本等应用上,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的管理。

课后作业、练习、测验和实验可帮助学习者检验学习成果,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教师和系统根据规定时间内上交的成果给出有效成绩。对于个人学习资料的在线保存,一般高校若无法向所有学生提供足够大的后台空间,可设置多个网络云盘存储的接口供学生自由选择,便捷安全,随时记录学习进度。

(4)论坛设置

论坛的设置鼓励学习者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心得与教师、其他学习者进行分享和讨论。校级资源共享课要创建不限于校园局域网的云论坛模式,利用普及度较高并支持多种终端形式的QQ、skype、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软件为学生提供单点交流与群组互动的途径,在虚拟课堂中组建学习团队,促进学习者的共同进步。教师在后台采用UCINET、SNAPP等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分析每位学生在互动中的活跃程度,这样既作为评价学习态度的一种手段,也可加深团队成员间的凝聚性。

(5)教学评价反馈

教学评价应分为教和学两个部分。对于教的评价,可在课程导航栏处开设“课程材料改进”和“教学改进”两个留言板块,让学生针对教学资源的适用性、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教学交互的及时性和教师的视频讲授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学习评价是学生自我重识的过程。教师通过学生作业、练习、测验、实验的完成度和学习活跃度等在“教师点评”模块中给出分数和评语两种方式的学习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则通过“学生评价”模块提供的阶段性调查问卷来完成。

教学视频作为课程内容最主要的呈现方式,既是基础也是核心。课余学习组织帮助学习者对视频中的知识点进行掌握、巩固和延伸,评价反馈有利于教与学的反思,促进课程的改善和循环发展。论坛则带动学生与课程融为一体,增加了资源的有效使用率。几个环节层层递进,又相互合作,共同组成了一门校级资源共享课的基本结构。

● 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在线学习已经渐渐成为高校师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一项重要选择方式。融合MOOC元素的校级资源共享课,积极完成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努力创建集引导性、结构性、情境性、交互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信息化课程。尽管共享课的建设仍有很多值得商榷和深入研究的地方,但随着它的不断完善,具备优质学习支持服务的校级资源共享课将会推进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并成为学习爱好者进行个性化在线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莫甲凤.MOOC时代如何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9-133.

[2]袁莉,Stephen Powell,马红亮.MOOC与高等教育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3-5.

[3]焦炜.MOOCs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4(4):83-86,93.

[4]郑旭东,陈琳,陈耀华,李振超.MOOCs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76-81.

[5]谢明凤.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和知识本体应用的远程课程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5):78-86.

[6]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

猜你喜欢
个性化学习
教学资源支持下的Sakai个性化学习研究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MOOC环境下中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职业院校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