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
摘 要:“少教多学”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用学生的学代替教师的教。这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这种模式对于大部分的中学教学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虽然有这样的意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关键词:度;研究程度;实践反馈
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大范围地推广,这对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有一定帮助的。这就像大部分老师都考试用电脑,你不会用,你就会感到自己落后,然后会想尽办法学。这样从本质上推动了这件事情的发展,也克服了教师的惰性。中学英语教学由于受到语言体系和语言环境等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所以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从未停止。
少教多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习还给学生,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符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特点的。一经提出,便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回应,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也成为中学英语“少教多学”模式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
话题。
一、度的把握不够准确
在这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原来的传授者。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这一还的过程中,有关度的把握便成为教师最需要掌握的问题。
1.角色的转变
现在的教育模式还有升学与考试的压力。有的教师虽然意识上已经认识到,少教多学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但是由于担心学生学习能力差,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转过来。当然,这些需要一段时间,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相比于这样的老师,另外一些教师是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成了旁观者。或许这样说,有些夸张,但是这些问题是存在的,需要教师注意,注意把握其中的度。
2.活动的设置
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中,活动是学习的主要方式,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对于活动的设置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里面所要把握的度是活动内容的难度、活动的方式、评价的方式等内容,一定要让学生感兴趣,同时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设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而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们都是以热闹的程度来看的,认为越热闹效果越明显。当然,热闹是必要的,但要看重效果。
二、研究的程度有待深入
少教多学的课堂模式在广泛地推广,教师们积极地响应着。但是对于该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听课,以及与同行们的交流中发现。对于这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只是清楚少教多学这样的形式,但是对于具体的实施或者说是教学效果如何提高,还是一头雾水,根本没有找到教授的方法和步骤。比如说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单词的教学是讲授还是探索,课文的对话是讲授还是让学生探究等。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我们要研究清楚,什么地方我们该放,什么地方我们该导;什么时候该站出来,什么地方该隐去;什么方法突破重点,什么方法克服难点,什么方法讲授一般的知识。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却是决定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教师对教学模式成竹在胸,才能把握住课堂,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自身必须是把握十足,明明白白,这应该是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三、实践反馈缺乏
反馈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师对于课堂的重新认识,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教案上完全没有反思,教学方法的实施没有反馈,下课铃响了,一节课就完了。
这样是陈旧教学模式给我们带来的不良效果。因为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是学生听,老师讲,每节课都是这样,大量的教学方法技巧,也只是装装样子,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教师也不会反思得失。但是如今的课堂不一样了,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情况,所以我们必须搜集每节课的反馈。
其实也可以这样说,以前的课堂是死的,现在的课堂是活的,流动的。死的课堂信息是固定的、不变的,活的课堂中信息是变化的,新鲜的。我们的反馈就是在捕捉这些新鲜的、表达的信息。如果缺乏这样的捕捉,那么难免会退回去或者原地踏步。
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因为每一种学习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我们也要善于交流,善于归纳,在意识转过来以后,行动能够转过来。英语教学是比较难教的学科,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陈瑜,杨忠愿.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25).
注: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中学英语“少教多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313。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