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015-06-01 11:48:51张潮
新课程·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社会学科审美观人文

张潮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与社会学科价值的重要方面。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好转变工作,要确保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和社会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思想、性格等都处于塑造期和形成期,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开展审美教育不仅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確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山川秀美》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也为了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壮美山河。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地形的多样化”“典型的气候”,如,高原冰雪、内蒙草原、沙漠绿洲等等,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去感受我国的秀美山川,同时,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明确自我位置

每个人从出生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总是不能明确自我的位置,比如,对于13、14岁的学生来说,主要的角色就是学生,但是,一些学生却成为“打工者”,这样是严重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明确自我的位置,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例如,在教学《社会舞台中的角色》时,为了帮助学生认清楚自己的位置,也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有自主的认识,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的是自主学习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李某初中生,请问他未来的角色可以是什么?2.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现在的角色都有哪些?3.社会上的角色有高低贵贱之分吗?……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进而,使学生在明确自我位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格社会角色,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大化地展现学科价值,同时,也确保学生在教师构建的高效课堂中使人文素养获得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唐少华.历史与社会学科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5(06).

编辑 王爱芳

猜你喜欢
社会学科审美观人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东方教育(2016年19期)2017-01-16 10:55:09
美国的社会学科教学实践
浅谈日本传统建筑中的日式美学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如何实现开放性学习
文理导航(2015年27期)2015-09-29 07:59:10
初中社会教学中如何融入人文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