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多给学生“松绑”

2015-06-01 04:33:45王秋丽
新课程·小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松绑气球长方体

王秋丽

每个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方式,会有不同的“数学现实”,达到不同的水平,我们应当将课堂教学当作活动来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需要并主动去求知。只有学生主动想学、愿学,才能乐学。因此我认为,数学课堂必须“改革开放”,多给学生“松绑”,还课堂于学生。下面谈谈几点“对策”: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活动时空;解放学生的头脑。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解放学生的眼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观察内容,注重培养学生从观察内容、观察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比如,观察物体数量的多少,首先从观察单一物体数量入手,然后逐步发展为观察不同类别物体数量的多少,最后还要训练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将物体分类数数。

二、解放学生的嘴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还不高,常常说不完整话。义务教育教材中配有较多插图,教师必须深入领会编者的意图,充分运用插图的直观形象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敢说、多说,训练学生运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图意。如,在认识加法的意义时,就可以运用课本中的两幅图对学生口述图意的训练:小东左手拿着1个气球,右手拿着1个气球。然后老师做合并的手势,再指着第二幅图问:现在怎么样?学生说:把两边的气球合并在一起,一共是2个气球。最后还要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胜,根据儿童的这些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应加强实际学具操作活动的引导,还要让学生口述自己是如何摆一摆、比一比、数一数、画一画的,加深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从实际的操作中去说一说,进一步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进行式题的计算,还要让学生会读式题,讲式题各部分数以及式题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题意的互译能力。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动手操作最容易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要为学生多创设动手操作活动,让他们动手摆摆、折折、拼拼、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操作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寻找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这样让他们在獲得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启发学生参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出方法,自己动手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剪、移、拼等活动,有的学生发现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学生只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方法,也能转化为已学的图形,再根据两者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解放学生的活动时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并将活动中的认识与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如,在教学长、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每人带一个牙膏盒、化妆盒之类的盒子。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先观察一下,然后小组讨论,怎样给这样的长方体出一个谜语,让别人猜?学生上下翻看,不难观察到长方体与已学过的长方形的不同之处。很快说出:一个东西,有六个面。有的学生补充:这6个面是长方形,还有12条边,有8个角,两个两个面相对看。从描述中,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个初步的了解,全班再进行归纳。长方体的特征在这样的出谜活动中被掌握。接着再让学生将盒子剪开,观察展开的图形,看看还有什么发现。这样的学习过程,由于有充分的时间,有动手的空间,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这才是真正的动脑筋学习。所以,活动中能有所发现,有所得到,无需教师多讲,无需记忆背诵,就能在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创造力。

五、解放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动口,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索,主动寻求新知识,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如,填条件题目:“小白兔摘了21个蘑菇,_________,现在有多少个?”先请学生说说蘑菇是多了还是少了,然后让学生猜想小白兔回家路上发生什么事了,使蘑菇变多或少了。学生各抒己见,通过猜测诱导学生的求异,激活学生的思维。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松绑气球长方体
有几个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找气球
气球
美媒:中国航空需要“松绑”
环球时报(2012-05-21)2012-05-21 09:32:23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