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践行,从“师本”走向“生本”

2015-06-01 04:33:45林丽君
新课程·小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案例老师课堂

林丽君

初聞“生本教育”这个名词,它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我想这又是哪阵教育改革的春风吹进校园,就让我等待它的稍纵即逝吧!直到本学期在广小聆听了一节“生本课”,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教师,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课堂吗!可是,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生本”?它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带着种种疑问,我走进了郭思乐老师的《教育走向生本》。下面我将结合几个案例来谈谈自己对生本教育的点滴感受。

案例一:婴儿的自然成长

儿童在0~3岁的时期,相对于学校教育,是自然成长的时期。貌似漫无目的的婴幼儿的学习活动,最终成就了人们期望的结果——成长,他们学会了母语,保持了充盈的学习天性,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只是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以婴幼儿学习为核心的生活条件,而很少刻意地教,却出现积极、自在、高质、高效的学习。它提示了一种最彻底地发展人的模型。

基于婴儿成长的启示,郭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的学生观——孩子并非零起点,我们要高度尊重学生的学习力量。我在教学中常会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老师不教就不会,所以一定要从头讲起,讲深讲透。其实,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内存。新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完全陌生,而是七分熟,三分生。这样可以利用“七分熟”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去学习“三分生”的新知识。学生好比一棵树,它有自己的生长方式和生长方向,我们要做的是给它更适合的温度、阳光、水分……

案例二:春游

我们早上叫小孩子起床,孩子往往不肯起来,可是如果当天要春游,他肯定早早就醒了。同理,我们想要学生做的,学生并不一定卖力;可是学生自己想干的,怎样也不觉得累。

郭教授提出:生本的教师观——教师要当生命的牧者而不是纤夫。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学生当然也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不是居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而是处于辅助性地位。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如果把以前的课堂比喻成老师的单口相声,那现在就是“三句半”,学生说三句,老师说半句。

案例三:与企业家的对话

曾经有一位企业家问郭思乐:什么是教学?他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个3是15,等等。”在这里,我们就把“教”转化为“导”,转化为“学”了。

如果我们的教师无限制地占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便会失去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把自己定位为演员的角色,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学生,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生就会置身事外,就不会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对所有问题都强调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出现与标准答案不一样的观点,学生便不敢再去思考,最终便成为学习的旁观者!

漫漫教育路,悠悠师者心。既然学生是朵朵鲜花,就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尽情绽放吧!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案例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