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
摘 要:语文课要上成语文课,但又不仅仅是语文课。农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从文本出发,从一词一句教起,要“钻”到文本深处去,从细处见文章。
关键词:钻文本;品文章;农村中小学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普及,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也普遍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所以很多农村教师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如没有多媒体的运用就会显得落后。其实不然,借助多媒体上课固然是好事,但是很多时候很多农村教师却走入误区,把阅读教学变成演示课,流于形式。课堂上学生参与课堂很是踊跃,热热闹闹的气氛很好,然而课后仔细反思会发觉,其实这样的课堂能够留给学生“品”的东西并不多。对于此种情况,笔者想用陈忠梁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概括:语文课要上成语文课,但又不仅仅是语文课。
语文阅读教学课不是仅靠看看别人的优秀教案,改改别人的课件,借用多媒体展示美丽图片等就可以从容上课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需要摸透教材,既要上得精彩,又要上得有内容。那么就应该如陈老师说的那样,要从文本出发,从一词一句教起,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一点虚空。
笔者是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笔者认为要做到上语文课架子不空,首先要带着学生走入文本,引导他们去认识文本一词一句的魅力。语言的魅力是可以感悟到的,也应该感悟到的。所以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将文字声音化,否则很多含义就会像漏斗中的沙子一样流失。阅读教学离开“读”字,文字的魅力从何生发?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不就是语言的魅力的感悟渠道读吗?
一、情动需辞发
故语文阅读教学课应该有必要重视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而指导学生读的方式方法也可以因课文語言形式的不同作相应的调整,比如创设情景感悟读,渲染气氛配乐读,扮演角色解读等,而这些方法又可以相互穿插进行。
就如在21世纪全区第三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展示活动周中,广西北海市第七中学的赖铭菊教师上《鸿门宴》时候,先播放屠洪刚演唱的歌曲《霸王别姬》,这首气势高昂的悲歌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英雄陷入末路的情景中,加上接下来安排的角色朗读等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揣摩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也就顺理成章了。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的魅力,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读”的方式。如此一来,学生兴趣产生了,气氛形成了,再自行去阅读就有了情的触动,与课本描述就有了共鸣,那再往深层次去感悟就来得容易多了。
二、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细处更需品
语文课的语言优美,令人陶醉,阅读教学首先从“读”开始,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又不应只停留在这一步上。有些课文见解精辟,思想深邃,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去“品”文章了。
叶圣陶先生关于品读文章曾做过这样的一个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缘语悟意,越过文字这道桥梁,借助这道桥梁走进文本深处,走进作者内心……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钻”到文本深处去,从细处见文章,所以指导学生要学会层层剥笋,步步深入。古人所说的“读诗如食胡桃宣栗,剥三层皮方有佳味”就是这个道理。读诗要这样,读现代文亦然,教师指导阅读时莫放过一词一句的品味,学生方得精髓。如果教师不注意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不利于学生基本功的形成。
如笔者曾经观摩了陈钟梁老师《风筝》的研究课,陈老师的授课过程就很完美地诠释了“细处文章更需品”这个特点的精髓。他从文本出发先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梗概,再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我”对风筝的感情。教学的亮点是教学至“他绝望地站在那里”之时,提醒学生品“绝望”这个词语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心情,还作了别开生面的片断习作练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并理解文本的内容之后,写起来得心应手,还有不少妙作!
陈老师用他的授课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品”文章,要“钻”到文本深处去,从细处见文章。只有通过文字这个桥梁的沟通,作者与读者才能够见面,才能够互诉由衷之情。
如高中语文课本李白诗作《蜀道难》中的三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复出现,意味着什么,有什么不同的思想感情,这些自然可以引导学生以“品”为桥梁深入文本。《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从中我们可以品出辛酸、悲愤、旷达、潇洒,“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教会我们李白那份面对挫折的自信豪情。杜甫诗作《兵车行》中“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中的人民心灵受伤害之深,穷兵黩武之罪恶,如果不注意分析又如何得知?如果不细品又如何得知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诸如此类的文章均需精雕细琢,融会才能贯通。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阐明“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强调的就是要细品琢磨文章的要求。
语言文字是一种灵动的符号,装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入选高中新教材的无一不是佳作精品,无不蕴含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如果不细加咀嚼、品味,其中的精华、其中的思想情操又如何感受得到?
总而言之,正如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阐明,“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这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即授课过程要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琢磨,方可真正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悟到课文中装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所以在农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更要不忘根本,从文本出发,从一词一句教起,莫要舍本逐末。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