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天津300192)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王蓓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天津300192)
目的研讨采取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入治我院的70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专业护理模式;观察组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30天后,患者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激发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挑战病魔的信念与决心,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具有积极影响。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激励式护理干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危及损害人体多个器官和血管;同时常会引发肺间质病变,给人们带来极大痛苦。该病症发病通常具有隐蔽性,发展渐进,但少数一旦发生急性肺间质病变,则发病急,蔓延迅速,短时即表现出继发性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患者可在30~60天死亡。所以,不少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会表现出焦虑、忧伤、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导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对此临床医师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主要探讨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的良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的70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精神病患者和智障者),根据患者自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7± 6.3)岁;对照组患者35例,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55.8±7.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所取传统的常规专业护理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①建立健康资料卡:患者入院后,详细记录其病情、文化素养、性格特征、个人修养及心理状态等情况,并询问、分析其生活质量各项指标。②健康知识普及: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让患者了解相关医学常识,更好的认识自身病况,以便积极配合治疗。③激励式心理干预:针对患者表现出的焦虑、恐惧、忧伤、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予以积极的心理疏导。协同患者家属,通过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充分肯定、鼓励患者与病魔挑战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同时积极改善治疗条件,让患者充分感受到人文关爱,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与信心,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
1.3 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①心理状态评分,根据华裔教授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②生活质量评分。通过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观察、测评,满分计100分,计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分析各项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以记录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n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天后观察组35 65.4±5.2 46.5±5.6 58.1±4.7 47.3±5.1 71.6±干预前干预30天后干预前干预30天后生活质量量表干预前干预30 4.3 83.1±3.9对照组35 65.8±4.9 54.9±6.1 58.7±4.5 53.9±5.5 70.7±4.4 78.2±3.6 t值0.331 6.001 0.546 5.206 0.865 5.462 P >0.05<0.05>0.05<0.05>0.05<0.05
结果显示,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前,两种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激励式护理干预30天后,患者SAS、SDS评分各项数据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低;同时,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或)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1-3]。其通常继发于结缔组织病,临床多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等[4]。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常常由于病情严重、治愈耗时长、治疗效果不明显等原因,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而出现焦虑、恐惧、忧伤、抑郁等多种负面心理情绪。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运用适宜的沟通技巧,倾心关爱、尊重患者,借助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倾诉真实感受,实现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等指标的如实评估,从而对症施策,有的放矢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要让患者明白,本病治疗周期长、反复发作等基本特点,而焦虑、恐惧、忧伤、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只会加重病情,影响治疗,于己不利,必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增强防护意识,树立信心,振奋精神,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达到治疗的功效。良好、合理的护理模式能保障医疗救治的顺利实施。
激励主要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之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机体高度兴奋,向期望目标努力。激励式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宣教、指导及
情感支持[5]。施治全程中,医护人员持续不断的给予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鼓励,从而激发患者与病魔挑战的信念与决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达到有效提升治愈率、缩短疗程、减轻病痛的目的。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专业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显示,患者在SAS、SDS各项指标的评分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对改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实施激励式干预措施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观察组也比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综上所述,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充分激发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与病魔挑战的信心与决心,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吴丽娜.氧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效果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36(12): 4485-4487.
[2]吴碎英,黄漫芳.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18例的观察及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8,30(4):145-146.
[3]钱雪芬.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护理[J].江苏医药,2013,39(8):158.
[4]周亚男.46例结缔组织合并肺间质患者的护理观察[J].护理研究,2014,8(17):53.
[5]施宇,殷艳玲,刘文平.激励护理对神经内科康复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9,23(23):2131.
R473.5
B
1004-7115(2015)09-1065-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9.001
2015-03-23)
王蓓,女,本科,天津人,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