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艳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临床结局分析
刘春艳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安全性, 以期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 收集产科27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及275例首次妊娠的孕妇的临床资料, 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52例与同期初产孕妇阴道分娩(VBNC)52例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RCS)孕妇223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PCS)孕妇223例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其剖宫产结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与初产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后发热、新生儿窒息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再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产后发热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在一定条件下可阴道分娩, 应给予试产机会, 瘢痕子宫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
剖宫产术;阴道分娩;临床结局
据统计, 因剖宫产及麻醉技术不断提高, 剖宫产指征逐步放宽及初产妇对的阴道分娩恐惧等因素使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2010年WHO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在2007~2008年间的剖宫产率高达46.2%, 有些地区甚至超过60%, 为世界上剖宫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剖宫产术后选择何种分娩方式更安全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课题。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产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7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及275例首次妊娠的孕妇的临床资料, 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52例和同期初产孕妇阴道分娩(VBNC)52例进行对照分析, 再次剖宫产(RCS)孕妇223例和同期首次剖宫产(PCS)孕妇223例进行对照分析。27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年龄22~42岁, 平均年龄32.3岁;孕次2~6次, 产次1次, 孕周36~41周;距上次剖宫产时间2~11年。
1.2 试产条件 对孕妇进行全面检查, 分娩方式根据前次剖宫产术式、指征、术后有无感染、术后再孕间隔时间、既往剖宫产次数以及本次妊娠胎儿大小、胎位、产力及产道情况等综合分析决定。进行阴道试产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只有1次剖宫产史;②切口为子宫下段横切口;③术后再孕间隔时间超过2年;④胎儿体重适中, 无原剖宫产指征及新剖宫产指征;⑤子宫瘢痕厚度>0.2 cm;⑥孕妇知情同意选择阴道分娩。阴道试产过程中, 要严密观察孕妇生命体征、宫缩及胎心等情况, 密切注意产程进展, 必要时随时中转剖宫产。有以下情况之一者需结束剖宫产分娩:①前次剖宫产为子宫体部纵切口“T”形切口;②前次手术术后感染;③前次手术剖宫产指征为骨盆狭窄;④剖宫产次数≥2次;⑤巨大儿;⑥本次妊娠有剖宫产指征(如胎位异常、前置胎盘等);⑦孕妇及家属不同意阴道分娩者。
1.3 评价指标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与同期随机抽取首次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住院时间、产后发热及新生儿窒息进行对比, 再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产后出血、住院时间、产后发热及新生儿窒息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VBNC组与VBAC组临床结局的比较 VBNC组与VBAC组在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产后发热及新生儿窒息等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PCS组与RCS组临床结局的比较 PCS组与RCS组的产后出血分别为(352±18)ml和(456±20)ml,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1.5)d和(9±1.2)d,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发热的例数分别为15例和26例,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VBAC组和VBNC组母婴分娩结局及并发症比较( x-±s)
表2 RCS组和PCS组母婴分娩结局及并发症比较
表2 RCS组和PCS组母婴分娩结局及并发症比较
组别例数产后出血量(ml)住院时间(d) 产后发热(n)新生儿窒息(n) RCS组223456±209±1.2263 PCS组223352±187±1.5152 t/χ27.024.898.140.92 P 0.0120.0280.0090.43
众所周知, 剖宫产会带来诸多并发症, 而阴道分娩相对更安全。本资料显示, 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量高于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 再次剖宫产住院时间长, 产后发热机会增加,因此,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选择阴道分娩不增加母婴结局的不良影响。
阴道试产的并发症是子宫破裂, 其主要因素是子宫切口部位、愈合情况及首次剖宫产术后是否有感染。有研究表明,子宫切口瘢痕厚度在0.2~0.6 cm时弹性最佳[2];其次是剖宫产的切口部位, 有研究表明子宫下段纵切口者子宫破裂率为l%~7%, 而子宫下段横切口的子宫破裂率仅为0.1%~1.5%, 同时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可避免再次手术给孕妇带来的危险及并发症, 如术中副损伤及术后感染等。与剖宫产儿相比, 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因受到产道挤压, 降低了湿肺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3]。但应注意的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的孕妇, 需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宫缩强度不宜过强,产程不宜过长或过短, 胎儿娩出后适时、适量的给予宫缩剂,胎盘娩出后立即探查子宫切口完整性, 这样可保证阴道分娩的安全性[4]。
综上所述, 对于有条件行阴道试产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 应充分进行沟通, 鼓励孕妇阴道试产, 建立阴道分娩的信心, 若无禁忌证, 阴道分娩应作为首选的分娩方式。
[1] 张坚, 李萍, 谢静燕, 等.5年剖宫产手术指征变迁的因素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1):60-61.
[2] 李学和, 郭曼华, 金博弘, 等.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的意义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8, 24(9): 568-569.
[3] 李文彦.瘢痕子宫妊娠的相关问题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78.
[4] Hassan A.Trial of scar and vaginal birth after caesarean section.J Avuh Med Coll Ahhottabad, 2005, 17(1):57-6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8.084
2014-10-30]
110013 沈阳市妇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