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日本入侵台湾纪事

2015-06-01 10:57杨肇林
传记文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琉球日本

文 杨肇林

1874:日本入侵台湾纪事

文 杨肇林

1874年,侵台日军在台湾

清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警讯飚发:日本派兵入侵台湾。

三月初三(4月18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到英国驻中国使臣威妥玛来函说:驻日本的英国使臣电报询问,“日本派船运兵赴台湾,是否经过中国准许?”威妥玛在信中特别提醒说:此事需要妥为斟酌处理。

这是一种外交辞令,实际上威妥玛辗转透露的信息是日本出兵台湾,英国担心它的利益受到损害。

事发突然,却由来已久。日本觊觎台湾,可追溯至16世纪末,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于1592年、1597年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进而派兵袭扰台湾。17世纪初,德川家康继续派兵船袭扰台湾、澎湖。无论是丰臣秀吉,还是德川家族的侵袭,都被中国明朝军队所粉碎。19世纪60年代,在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日本进行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实现了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化开始起航。出于争夺市场、掠夺资源、抢占殖民地的需要,日本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推行“大陆政策”,叫嚣“南进”,实行吉田松阴在“海外雄飞论”中提出的“收台湾”的主张,设想首先侵占中国台湾,接着征服朝鲜,再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吞并全中国,再进而征服世界。1869年6月15日,《日本天皇御笔信》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1870年提出“征台”。正是在这种野心和国策的推动下,日本由琉球而台湾,步步蚕食进逼。

同治十年十一月初七(1871年12月18日),琉球渔民袅代等69人在海上遇风,其中66人漂至中国台湾东部八瑶湾(今屏东满洲乡),被营救上岸。后来琉球渔民误入原住民禁地牡丹社,其中54人被杀,12人幸免。凤山县署护送幸存者经府城转福州,由福建省官员抚恤送回琉球。同治十二年四月,又有4名琉球人漂流到台湾琅峤,也不幸被害。这本只是中国和琉球之间的事情,日本官方却借此制造事端,不顾历史上琉球与中国的悠久关系,强迫将其改为日本藩属,声言要替琉球人报仇。清朝政府派福州将军文煜认真查办,并在《京报》《申报》公布,明白宣示:“生番地方本系中国辖境,岂容日本窥伺?”

武装抗日的台湾少数民族同胞

1874年2月,日本内阁通过《台湾番地处分要略》,决议“征台”。4月,设立所谓“台湾番地事务局”,派大藏卿大隈重信为长官,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台湾番地事务都督。组成3600人的侵略军,聘请美国前驻中国厦门领事李仙德为顾问,雇用美国军官,租用美国轮船“纽约”号向台湾运兵。5月7日,日军在台湾南部琅峤(今恒春)登陆,偷袭台湾牡丹社,杀人、放火、抢劫,波及周围高山族村寨。台湾原住民拼死抵抗,日军不得不于6月3日被迫退到台湾龟山岛。

行文至此,不禁联想起当下日本右翼政客挑起的钓鱼岛争端,想起20世纪冷战时期,美国不顾《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明确决定,与日本非法私相授受,今天更罔顾事实为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行为撑腰壮胆,与1874年日、美沆瀣一气何其相似乃尔!

三月二十九日当天,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照会日本外务省质询:“忽闻贵国欲兴师前往台湾,是否的确?本王大臣未敢深信,倘贵国真有是举,何以未据先行议及?其寄泊厦港兵船,究欲办理何事?希即见复。”

中国台湾与日本之间,隔着琉球群岛。琉球群岛由大隅、土噶喇、奄美、冲绳、先岛五组群岛组成。历史上分为山北、山南、中山三部。早在明朝洪武五年(1372),琉球国王尚泰接受朱元璋册封为中山国王。世代实行中国历法。康熙、雍正、乾隆朝联系尤为密切。同治初年,尚恭继承琉球王位,按照惯例向中国请封。清廷派一名翰林、一名副将从宁波航海到琉球册封。而日本长时期以来,处心积虑攫取琉球,罔顾琉球与中国固有的“宗藩关系”,于同治十年(1871)强行宣布琉球属于日本鹿儿岛管辖。同治十一年(1872)十月再宣称琉球为日本的“内藩”。派4名日本官员进驻琉球办理“统一外交”。 照会各国公使,声言琉球已归日本所有。

照得贵国与中国自换约以来,各尽讲信修睦之道,彼此优礼相待,友谊日敦。上年贵副岛大臣奉使来华,与本王大臣诸事和商,情意颇恰。……迨贵副岛大臣滨行时握手言别,本王大臣曾向贵副岛大臣觌面提及,嗣后须按照修好条规所称两国所属邦土,不可稍有侵越,承副岛大臣以固所甚愿一言相答……

查台湾一隅所处海岛,其中生番人等向未绳以法律,故未设立郡县,即礼记所云,不易其俗,不易其宜之意。而土地实系中国所属,中国边界地方,似此生番种类者,他省亦有,均在版图之内,中国亦听从俗从宜而已。此次忽闻贵国欲兴师往台湾……究欲办理何事,希即见复,是所至盼。

照会措辞委婉,一再申明友好,也毫不含糊地申明台湾固属中国版图,“两国所属邦土,不可稍有侵越”。但是,对于蓄谋侵略已久的日本,这种劝谕,几同对牛弹琴,根本没有作用。

明朝中叶以来,日本浪人亦商亦盗,袭扰、劫掠中国沿海地方。《明实录》记载:洪武二年(1370)夏“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州、明州(今宁波)傍海之民,遂寇福建沿海郡县”。洪武五年(1372)八月“倭夷寇福州之福宁县,前后杀掠居民三百五十余人,焚烧庐舍千余家,劫掠官粮二百五十石”。《明史·兵志》记载:“自乐会接安南界……抵鸭绿江,岛寇倭夷,在在出没”。明太祖朱元璋派人劝谕日本王良怀,并采取开通商贸的政策,恩威并用,力求沿海安宁。但是,日本反而利用明朝开放政策的漏洞,变本加厉地袭扰山东、福建、广东沿海各地。于是,朱元璋“怒日本甚,决意绝之,专以防海为务”。

今天,我们从日本学者井上清的《日本历史》一书中可以看到如下记述:“13世纪初,九州和濑户内海沿岸富于冒险精神的武士和名主携带同伙,一方面到中国和朝鲜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为海盗,掠夺沿岸居民。对方称此为倭寇,大为恐怖。” 也还可看到有日本作家在《日本中纪世海贼史研究动向》中如此叙述:“它的活动是日本人向半岛与大陆发展史上的光辉一页。”

形势日趋紧张。日本当局一方面命令西乡从道不得出兵,一方面纵容西乡从道于三月十二日派遣“有功丸”号军舰从长崎出发,悍然侵犯台湾。日军270人于二十二日在台湾琅峤地区登陆。几天后,侵台日军增至3000多人。报纸披露:“日本在长崎购买轮船,租雇商船,装载军装、粮饷。”从台湾传来的报告:“探得日本兵共八营,俱在台湾东海旁起岸,欲攻生番……二月初十日有日本水师官同夥一人,抵琅墧、柴城一带,查看牡丹社、龟仔角等处情势,绘制舆图。”还有消息说:“日本调兵一万五千人,来台打仗”。

上海《申报》四月十四日(5月29日)刊出《闻沈钦使将赴台湾论》的文章:

兹闻朝廷简任沈钦使,不但为得人之庆,且可规久远之模。诚以沈钦使籍隶八闽,督办船政,民情风土,易以周知。况乡党众口交推,中外华洋共信,宏才卓越,闻望声名,诚尤绝乎寰区,超迈于瀛海矣……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惟其简任沈公,庶回我太平,保我疆土,为亿万年有道之长基,岂不懿哉!”

日本突然派兵船袭击台湾,清朝廷的反应和处置堪称及时,措施有当,而由沈葆桢领兵出征,更是帅得其人。

“扬武”号军舰官舱,沈葆桢端坐在上,朝服顶戴,透着威严,透着刚毅。如此严肃庄重,是少有的。八年来,在马尾船政学堂,刘步蟾、严复和青年学子们,经常看到这位专主福建船政大臣的身影,一张圆圆的脸,不蓄胡须,和善可亲,从来都是循循善诱的长者印象,今天,让人看到统领貔貅甲兵的英气和杀气。

沈葆桢开宗明义,愤慨地说:“台湾有事,日本军队趁正在办理外交的时候,不等待双方照会往还,不经允许,也不通报,竟然派兵到琅嶠登岸,杀害台湾番民百姓,其狂悖行为令人发指!”

群情讻讻,同仇敌忾。

沈葆桢接着说:“葆桢奉旨为亲差,督师驰赴国事,即日出航,诸君将与我一道东去台湾。日本兵侵入国土,衅端既肇,非战无以为守,不能战就不能守!面对日军挑衅,必须决然处置,才能够制止入侵,防止更大的不测。师直为壮。本军师出有名,正义之师必胜。从来玩岁愒日者必亡,穷兵黩武牙者亦必亡!凡是荒度岁月疏于防备的军队必败;滥用军队炫耀武力的也必败!”

沈葆桢向军官们晓谕:“当务之急是固民心,联外交,豫边防,通消息。此去台湾,要准备打仗,打胜仗!”

沈葆桢剖析说:“台地民心可用,得民是得胜的根本。老百姓反对日本的入侵,官府要顺应民心加以鼓励,这样才能够同仇敌忾。生番百姓一旦遭受日本军队的荼毒伤害,必须立即声罪致讨,官民同命,草木皆兵,让入侵者陷于四面楚歌。在准备打仗的同时,要作理喻,联外交。义正词严照会日本,明白晓谕:台湾生番所居住的土地是中国固有属地,生番是中国子民。在中国,杀人者死,律有明条。惩处杀人者是中国主权的事,岂容他人越俎代庖?生番伤害琉球难民是不幸的,但这是中国与琉球国之间的关系,琉球国尽可自鸣不平,与日本何干?即使日本想为相邻的琉球说话,可以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提出,也绝对不允许以此为借口诉诸武力,派兵入侵。在晓谕日本的同时,还需向各国使臣通报,使各国知道琉球船民遭风不幸遇难的原委,尤其是要揭露日本不遵守国际外交惯例,不守信义,不等中国有关复照,悍然派兵入侵中国台湾的行径,请各国公评曲直,动员各国舆论谴责日本。以求得道多助。如果日本怵于公论,敛兵而退,这当然好,不过,豫防与舌战必须同时并举,尤以准备打仗要紧,要让日本人知难而退。只靠谈判而不做好打仗的准备,断难戢其贪心,不能制止日本的侵略野心。只有唤起民众,当着全台湾屹立有如万里长城,何人敢犯!”

沈葆桢部署:“福建布政使潘霨率领‘伏波’号直赴台湾安平;本钦差和洋将日意格(Giquel)、斯芬塞格(Segonsac)乘‘安澜’号、‘飞云’号经泉州、厦门、铜山(今东山)进至澎湖、台湾。‘扬武’号、‘靖远’号、‘镇威’号、‘福星’号也随同前进至澎湖、台湾。以‘福星’号进驻台北,‘万年清’号进驻厦门,‘济安’号进驻福州,‘永保’、‘琛航’、‘大雅’三船担负运输,调上海的‘测海’号专用于传递消息。还将视情度势,随时调遣江苏、广东各海口战船赴台湾。”

军舰戒备,只有锚灯闪亮,军港沉浸在黯黒中,隐约可见军舰威严的身影。

马尾港中,大马礁上的航标灯,闪亮明灭。明《福州府志》记载:“马头江,南台、西峡汇此,深广莫测。每风起,波涛汹涌,有巨石如马,潮去则见,潮来则没。永乐间,太监郑和于此凿石立柱,夜设舟夫,置灯其上,舟人往来得有所示,无骇触之患。”明朝时,南台与福州是郑和舟师七下“西洋”的重要驻泊地,郑和为便利在马江和闽江入海口航行,在大马礁上设立了航标灯,至今,灯火夜夜燃亮,照耀航路。

沈葆桢

国家有事,夷敌入侵,人们顾不得过端午节了,五月初一(6月14日)辰刻时分(上午7时至9时),沈葆桢率“安澜”号搭载“楚勇”2营,福建布政使潘霨率“伏波”号,日意格、斯芬塞格率领“飞云”号相继从马尾出航。这是第一支由中国建造的舰船组成的舰队。“伏波”号直赴台湾,于第二天五月初二(6月15日)先行抵达安平。沈葆桢率领“安澜”号、“飞云”号经泉州、澎湖沿途考察海港、炮台和设防情形,于五月初四抵达安平。“扬武”号等舰船随后跟进。

沈葆桢一到台湾,立即将舰队和随去的陆军部队,在重要海口布防,将原驻台湾的军队两千人,重新调配,防守要地,同时着手修筑要塞炮台。

为了震慑日军,部署“扬武”巡洋舰、“伏波”、“安澜”、“飞云”、“靖远”、“振威”号炮舰等在澎湖展开军事演习。沈葆桢当面向刘步蟾、严复、林泰曾布置,命令他们随“长胜”号炮舰逼进到日军侵入的台东沿海,对各海口测量地形、海况,并侦查日军部署和动向。严复、刘步蟾等刚从船政学堂毕业,满怀战斗激情,以“不须反顾,寻取中流逝。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彊对”的气概,迫敌作业,仔细测量台东沿海海口。测得苏澳有良好的港湾条件,开发后,可以停泊巨轮。沿海有众多天然的小港湾,小船来往,十分便利。这些中国新海军的“骄子”,为台湾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而欣喜。严复、刘步蟾等还侦察得知,日本军队驻扎在牡丹社山后海口,凶悍残暴,为害老百姓。但也日夜担心台湾原住民的抵抗,惶惶不可终日。

沈葆桢在一系列部署后,即向西乡从道发出照会,严正声明:台湾“生番”所居住的地方,历来是中国领土,“生番”是中国臣民,受中国保护和法律管理。日本国不经允许派兵来台湾,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本钦差大臣和中国军队坚决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无论中国版图尺寸不敢以与人”!断绝日本人的侥幸和幻想,“破其狂愚”。

五月初六(6月19日),沈葆桢乘军舰自安平威逼西乡从道侵驻的龟山岛。于6月22日至25日,派潘霨和台湾兵备道夏献纶直接与西乡从道交涉,要求日本撤兵。西乡从道一味推诿、狡辩。但在交涉中也透露出索取“补偿”银两以换取退兵的意图。西乡从道请潘霨带给沈葆桢复信说:“你我都是新兴海军的创始人,彼此各有千秋,宜和不宜战,战将两败俱伤。”沈葆桢回信明白告诉西乡从道:“中国非好战者,贵宜先罢兵,则战可免。”西乡从道回信称:“本人愿和,但需得日本政府命令。”他请求搭中国轮船到上海,以便与日本外务大臣柳原前光取得联系,并请求经由厦门电报转日本政府停止派兵。沈葆桢答应了他的请求。

但是,日本人空言撤兵,以高压和欺骗手段,继续与牡丹社、高士佛社以外的16社的原住民“议和”,诱使“受抚”。欺骗和策动他们与日本交往。日本太政院更依据侵入台湾的日军和西乡从道“不惜一战”的意见书,通过了用武力对付中国的决议,并且草拟了对中国的宣战书,准备冒险一战。

五月十一日(6月24日)同治皇帝上谕:“日本倘再肆意妄为,即声罪致讨。”

今天看来,这是中国最高统治者事变以来最明确的决断,有着决定性意义。

格兰特与李鸿章

沈葆桢总结保卫台湾之役,向同治皇帝上奏:“台湾向称饶沃,久为外族所垂涎,今虽外侮暂平,外人仍眈眈相视,未雨绸缪之计,正在斯时!”

沈葆桢集中优势兵力,大军临敌,使入侵的日本军队受到被驱逐、被消灭的威胁,知难而退。不战而屈人之兵,打了一个胜仗。后人对赔款退兵有所诟病,李鸿章曾经这样评述:这样的结局“未免微失优柔,稍损国体,渐长寇志”。但是,如果“启兵端,无论胜负,沿海糜费奚啻数千万”。因此,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是比较好的选择。今天,我们客观地来看,可以部分认同李鸿章的处理,但是,这场冲突中,中国在道义上立于反对侵略的制高点,在军事上以绝对优势稳操胜算,却不分侵略、反侵略,不论正义、非正义,不分是非,又在客观上承认日本对琉球的吞并,“破财免灾”,支付抚恤和赎买银两,未免姑息养奸,遗患未来。这种深刻沉痛的历史教训是不应该忘记的。果然,20年后的1895年,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变本加厉,发动了甲午战争。

历史不会重复,但有巧合,有许多惊人的相似。历史上日本有人痴迷于“南进”,侵略中国,侵略东南亚,挑战美国,结果引火烧身,遭致1945年战败投降。今天的安倍等人,亦步亦趋要走老路,这是日本历史的悲哀。日本仍然有人痴人说梦,叫喊再来一次“日清战争”,“教训中国人”。他们忘记了此甲午,不是彼甲午;今天的中国,不复是昔日的中国!

日本有人坦承,他们挑起钓鱼岛问题,最大的收获是使美国明确表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完全暴露了他们包藏的祸心。当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美国政府也曾表示不支持日本出兵,可是,美国前驻厦门领事李仙德却受聘担任日本侵台顾问,美国军官和美国轮船“纽约”号受雇为日本运兵至台湾。今天,美国人在钓鱼岛问题上一面说“不持立场”,一面却与日本进行夺岛联合演习,帮助日本组训登岛作战的陆战队。这是历史惊人相似的又一个例证。

鉴古观今,汲取历史教训,为复兴中国梦加力。

责任编辑/胡仰曦

猜你喜欢
琉球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万国津梁”琉球变身记
探寻日本
中国琉球语研究现状
琉球史话五百年
琉球王国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悲愤琉球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