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津梁”琉球变身记

2022-02-19 11:48怜青
看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琉球清廷冲绳

怜青

俯瞰冲绳县

近来,远离日本列岛的冲绳县,频频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2021年12月14日,冲绳民众乘皮艇前往即将造陆的海域,以抗议美军普天间机场的迁入;17日,冲绳驻日美军汉森军营发生新冠奥密克戎毒株的聚集性感染,超百人确诊;22日,冲绳地区警方指控多名驻日美军涉及走私大麻等毒品。

新年之初,日本共同社报道,冲绳知事玉城丹尼怒斥美军:“不要把美国的疫情带到日本来。”

与之相应的是,琉球独立的声音又在近期见诸日本国内外互联网上。在1879年被日本强占为“冲绳县”前,琉球群岛上曾有一个可考历史约800年的独立国家—琉球王国。

从1372年向中国朝贡开始,琉球在此后的500多年里一直是明清两朝的藩属国,并一度因海贸昌盛而被誉为“万国津梁”。

如今冲绳那霸市里随处可见的石敢当、石狮子,琉球人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与福州颇为相近的饮食习惯等,无不昭示着中国曾经对琉球的影响。

琉球国的衰落,与中日两国近代的国力和外交策略变换不无关系。在诸多大国的博弈中,国小力弱的琉球难以掌控自身的命运,“怀璧其罪”,或许就是琉球千年兴亡史的最好注脚。

琉球群岛位于台湾岛及日本九州岛之间,由冲绳岛、奄美大岛等大小70多个岛屿组成。日本冲绳县县厅所在的那霸市,纬度大约与福州市相当,在后者以东约800公里的海面上。

作为东海岛国,琉球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帮扶。在明朝诸多藩属国中,琉球最为谦卑,也最仰慕中华文教,琉球曾建多座建筑感念明朝功德。在明太祖令下,琉球可选人来明朝国子监就读。这些留学生在归国后,也多担任了琉球要职,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桥梁。

在技术和政策方面,明朝对“地无货殖,商贾不通”的琉球同样关爱有加。尽管琉球中山王“一岁再三朝贡”,让明朝有些烦扰,但依然来者不拒,有朝必有赐,甚至还准许琉球使臣,免去只能在會同馆(接待藩属贡使的机构)内开市三日或五日的限制—这在明朝诸多藩属国中,此前是仅有关系最为密切的朝鲜才有的待遇。

永乐年间,朱棣不仅多次赏赐造价高昂的优质海船给琉球,还引导暹罗(今泰国)与琉球人交好,推动双方往来贸易。成化八年(1472年),明朝将管理海贸事务的市舶司从泉州迁至福州,并建立“柔远驿”,专门接待琉球使者、商人、留学生和遭遇风暴的琉球难民。

冲绳那霸市街头的石敢当

“怀璧其罪”,或许就是琉球千年兴亡史的最好注脚。

在明朝援助下,原本籍籍无名的琉球在短短数十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商贸大国。据统计,明永乐到嘉靖的数十年时间里,琉球光是派往东南亚的贸易船只就有100多艘,人员多达万人。

在朝贡和海禁政策的双重加持下,从中国得到货物与技术的琉球,得以在没有强大竞争对手的广阔活动空间,大力发展与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诸国的多边贸易,积累了令人咋舌的巨额财富。

1458年,大感国力正盛的琉球王,命人铸造一座巨型铜钟,悬挂于首里城正殿中,命名为“万国津梁”。钟上铭文盛赞琉球海贸的繁荣,“(琉球)以舟楫为万国之津梁,异产至宝,充满十方刹”,“万国津梁”自此成为琉球王国的代名词。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优越的地理位置让琉球在商贸上无往不利。但该国贫弱的军事实力,也让自恃武力强横的日本起了吞并之心—在满是征服与杀戮的大航海时代,没有武力保障的商贸繁荣注定只是过眼云烟。

历史上,日本曾两次入侵琉球。1508年,与琉球临近的日本九州萨摩藩,向琉球渡航商船发行“琉球渡海朱印状”,意欲插手琉球和日本的贸易。此后的数十年里,由于日本国内动荡,双方相安无事。

1566年,岛津义久袭任萨摩藩主后,对琉球渡航的商船进行强势管控。对未向萨摩藩购买朱印状的商船,岛津家轻则没收商品,重则扣押船只,但琉球王并未理会萨摩藩的强势,依然允许没有朱印状的商船在那霸港进行商贸。

1592年,丰臣秀吉出兵朝鲜,开始用武力冲击明朝的宗藩体系。在他的威胁下,琉球答应为攻打朝鲜的日军支援一部分粮饷。

1602年,遭遇风暴的琉球贡船漂到了日本本州岛附近,德川家康令萨摩藩助船员回国,代价是琉球须遣使朝贡。但琉球并未理睬,双方在外交上交锋数年后,德川家康最终下令进攻琉球。

得益于与西、葡等欧洲各国商人贸易,彼时的日本在战争中已经基本掌握火器技术。面对萨摩藩筹备数年的攻势,琉球基本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百艘日本战船在琉球海域横行无阻,以鲸鲵吞舟之势席卷琉球。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琉球国王便开城投降。1609年7月,琉球王成为了德川幕府的傀儡,萨摩藩新任藩主岛津家久成为了琉球群岛的实际控制人。得知此事的明廷,因自顾不暇最终放弃出兵,琉球由此开始了同时臣服于明朝和日本的“两属”状态。

冲绳住宅区的街道

2020年10月31日,冲绳那霸市举办“ 首里城祭”

首里城正殿,命名为“ 万国津梁”的巨型铜钟

此后两百多年时间里,琉球两属的情况就这样一直维持着。清廷对谦恭温顺的琉球同样很有好感,双方关系密切如前朝。

日、清、琉球三国间看似波澜不惊的局面,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出现了改变。大肆开展对外扩张的日本,再次挑战着中国东亚秩序主导者的地位,入侵琉球无疑是其中关键的一步。而面对已经步入近代的日本,内忧外患的清廷疲于应对,昏招频出,最终坐视日本吞并琉球。

百艘日本战船在琉球海域横行无阻,以鲸鲵吞舟之势席卷琉球。

1871年,琉球国的三艘贡船因风暴分别漂到了台湾各处,其中一艘船上船员在登陆后,遭台湾生番杀害。次年,日本勒令琉球去国号,改为“琉球藩”,并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向清廷兴师问罪。

习惯了大事化小的清总理衙门回复言辞含混,称琉球船员遇难处是生番所居的“化外之地”,因此清廷并不对该事件负责。日本人抓住机会,出兵讨伐台湾生番,最终逼迫清廷在1874年签订《中日北京专条》,变相承认琉球是日本领土。

1877年11月,清驻日公使馆文化参赞黄遵宪在抵达神户时,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径自闯入黄的舟中,兀自伏地痛哭。在众人好生安慰下,男子从袖中取出一张纸递给黄遵宪。这男子名叫马兼才,是琉球国的外交官,他手持琉球国王的密敕,千辛万苦躲开日本人的监视,特意从东京赶来向大清使臣求救。

深受感动的黄遵宪,写下后来被誉为“琉球国史诗”的《琉球歌》,讲述了琉球建国到被日本吞并的过程。可惜的是,黄遵宪等人的大聲疾呼最终没能改变琉球的命运,1879年,日本宣布改琉球为“冲绳县”。琉球这一东海古国,最终成为了历史。

纵观近百余年来的历史,琉球曾有两次脱离日本的机会,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转机出现在1879年5月10日,清廷告知日本公使宍户玑,清朝不承认一个月前日本擅自将琉球划归日本的行为。

面对亡国的危机,琉球此前曾向各国驻日公使求助,以期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结果适得其反,加速了日本出兵琉球的进程。

对于一个曾存在近800年的古国而言,百余年的时间尚不足以消除人民对它的记忆。

2018 年,冲绳海洋博公园,一群休学旅行的日本学生

1879年,忠于琉球的官员接连前往大清活动。琉球国主宗亲向德宏,向清廷慷慨陈情,称自己“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期待大清能救琉球于水火。

在向德宏的带动下,轰轰烈烈的琉球复国运动在清朝多地上演。同年9月,琉球官员毛精长等三人身着中国服饰,在北京总理衙门前伏地跪拜,痛哭不起。

清廷中并非无人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驻日公使何如璋力主清朝出兵干预,以保琉球独立—他认为日本人狼子野心,取了琉球,下一步就是台湾:“为台湾计,今日争之患犹吁,今日弃之患更深也。”

但他的观点和谈判方案,却被主管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否决了。李鸿章认为何如璋“历练未深,锋芒稍重……措辞本有过当,转至激生变端”。1880年,多轮商谈后,日本提出“分岛改约”方案,即将琉球群岛南部靠近台湾的宫古、八重山两岛划归中国,其余各岛归属日本。

同年10月,清廷在李鸿章“事已至此,在日本已算退让,恐别无结局之法”的判断下,达成了分岛的口头约定。但在一个月后,清廷又以要审慎处理琉球问题为由,要求修改协议。

如此反复正中日本下怀。1881年1月,宍户玑上书清廷,称日本在琉球问题上,将“永不接纳贵国异议”。此后随着中日摩擦加剧,以及甲午战争清廷的战败,第一次琉球复国的希望也宣告破灭。

琉球问题再次出现转机,是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期间。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援引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所存《蒋介石日记》、美国外交档案和中华民国档案等三种档案资料称,罗斯福曾在与蒋介石会面时,不止一次问及国民政府。但蒋介石的回复却有些含糊其词,他称“中国将同意中美共同占领琉球,最终参与由一个国际组织委托的两国联合行政机构”。

随着国民党当局在大陆的溃败,蒋介石政府失去了在对日和约中的发言权。日美在没有中国代表参与的情况下签订《旧金山和约》,确认日本拥有琉球群岛的主权,但是继续由美国执行施政权。1971年美日签订《美日旧金山和约》,把琉球的“施政权”交给日本。

二战以来的数十年里,冲绳人对美日的不满从未掩饰。上世纪90年代,琉球甚至出现了当地政府与民间共同推进的“自立”运动。尽管从现实的经济、行政等角度考虑,琉球独立或复国的可操作性很低,但并不妨碍琉球人表达不满—毕竟对于一个曾存在近800年的古国而言,百余年的时间尚不足以消除人民对它的记忆。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

猜你喜欢
琉球清廷冲绳
中国琉球语研究现状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冲绳“复归”45年后,日本民意仍撕裂
冲绳抗议
琉球王国
悲愤琉球
野田上任后首次赴冲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