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冉
最初岁月:
酷似真人的《青铜时代》
1840年,弗朗索瓦·奥古斯特·勒内·罗丹出生在一个警察家庭,小罗丹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学业也不出色,只是看起来更内向,爱沉溺于自己的想象。14岁的罗丹第一次向父亲提出要以画画为生,是因为在图书馆看了一本米开朗琪罗的书。父亲觉得儿子要靠画画谋生,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姐姐的劝说下,父亲答应罗丹在更具实用性的皇家绘画学校学习,这里毕业的学生有细木工、雕刻工和铜饰工,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罗丹在这里第一次接触雕塑:“我一段一段捏好手臂、头和腿,然后把它们拼成一个整体,一下就领悟到了人体的整体结构。”做雕塑家是他为自己迅速选定的艺术之路,对此父亲警告他说:“既然要学石匠,就一定要学会,否则将来你死的时候会比我更穷!”
罗丹最初的几件作品得到雕塑家曼德隆的肯定,这使他信心倍增,决定报考美术学院,但是考了三次都榜上无名,主考官给他写下一句:“此考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属浪费时间。”1875年底,罗丹决定去罗马接受艺术洗礼。在罗马,罗丹第一次看到了米开朗琪罗的原作《大卫》。
受《大卫》的影响,回到布鲁塞尔,罗丹立即开始创作他的大型雕塑《青铜时代》,同样是一尊真人大小的站立青年像。《青铜时代》似乎是一个刚刚梦醒的年轻人,眼睛似乎还没有完全睁开,头微微上扬,双臂自然举起,右腿微曲,雕塑家精准地抓住了模特瞬间的动作,形象逼真到与真人所差无几。有报社甚至爆出:这其实是一尊用真人浇筑而成的作品,并攻击它庸俗、下流、放肆。人们争先恐后地挤进展厅参观这件作品,为的是一睹伤风败俗、用真人浇筑的人体像。罗丹也受到人们的辱骂和攻击。官方沙龙评选团不得不下令把《青铜时代》搬出展厅。
为了解释清楚自己的作品,罗丹把模特照片、创作时的作品照片寄给评委会,因为舆论压力太大,对方连信封都没有拆开。最后,评委会决定派出五名雕塑家为评审,让罗丹即兴创作一件作品,以见证他的实力。罗丹接受挑战。在现场,他忘记了时间和评审的存在,双手灵巧而迅速,很快一副躯干和双腿就被塑出来,没有头,没有双臂,却迈着大步毫无顾忌地向前行走。
《青铜时代》是罗丹走进公众视野的开始,此后,奥古斯特·罗丹的名字开始在巴黎艺术界大放异彩。
雕塑家诞生:
根植于法国的土地
罗丹名气越来越大,1880年,法国政府向这位新星伸出橄榄枝,请他为新建的美术博物馆塑造一个大门,罗丹选中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打算在现实中建一座“地狱之门”。政府为此在学院街给他拨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工作室,每逢星期六,崇拜者络绎不绝来到这里,指着四散的断臂断腿,好奇地询问罗丹是怎么认出它们属于《地狱之门》中的哪个人物。
罗丹花了整整一年泡在但丁的书里,又考察了法兰西各大教堂,创作了大量速写和笔记,画了一幅又一幅草图,模型也不断重塑。罗丹先用木料搭成大骨架,然后用黏土、石膏塑出高浮雕、浅浮雕和圆浮雕的群体和个体。他打破每扇门四个方格的限制,将其连成一片,使创作空间更为广阔。艺术家会随时有新的灵感构思,有时即兴加上一个小形象,随即又拿掉,或者把它肢解。以至于曾有两百多个形象在这件作品上呈现,环环相套,形成一个纠缠盘结的庞然大物,可是1900年石膏模型展出时,雕塑家又几乎删掉了所有的圆雕塑。
《地狱之门》原定于1884年完成,却耗费了罗丹毕生的精力,整整37年他都在构思和修改这幅作品,直到死的前一年也没有停止。1902年,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拜望罗丹,罗丹正为雕塑《地狱之门》上的“思想者”烦恼。在罗丹的设想中,“思想者”代表的是但丁本人,应在“地狱之门”的最上方俯视众生,但已塑好的模型都不足以表达但丁内心的忧虑。里尔克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模型看起来肌肉发达,相貌凶悍,不像诗人,更像野蛮人。”罗丹听完,用手托着下巴,两肘支在腿上,陷入深深的思考。“你现在的样子就很像但丁!”里尔克突然惊叫起来。
沉思是这尊雕像最核心的元素。罗丹决定按照自己刚才的坐姿重新塑造《思想者》。这件坐像的大小是真人的两倍,眼睛俯视下方,脑袋略向下倾,左肘搭在腿上,右肘支撑在左腿上,这是个不太自然的姿势。罗丹认为,这恰好代表了人物大脑的紧张状态。但说实话,思想者并没有力与美的表达,观赏者感受到的是他内心的纠结和困顿,他是生命在沉思。雕塑家卡里埃看完成品后不禁深深感叹:“对我来说,他是第一个能够思索的人!”
1904年,《思想者》在沙龙展出,得到的是一番猛烈攻击,学院派艺术家们给它的评价是“妖怪”、“猿人”。罗丹的朋友们凑足15万法郎买下《思想者》,准备放在巴黎先贤祠前作为对反对派的回应。政府却拒绝了这一要求,除非罗丹退回他们为《地狱之门》预支的2157万法郎加利息。罗丹很快答应,《思想者》成为罗丹第一件展示在巴黎市区的作品。
1884年,法国加莱市决定为本城英雄圣皮埃尔建造一座纪念雕塑,国家拨款资助,由罗丹来完成。加莱是法国北海岸的一个城市,134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围城,城内坚持了一年多后弹尽粮绝。正当爱德华三世决定强攻屠城时,以圣皮埃尔为首的六名市民自愿只身赴敌营,以自己的牺牲换取城中市民免遭屠杀。
罗丹接到这个订单十分高兴,他致信加莱市长:“我有幸找到一个喜欢的题材,我的作品将是独一无二的。”然而评委会对罗丹交来的小样却感到失望,义民的眼神都太过消沉,充满了悲伤和痛苦,要求罗丹修改。
1886年,正当雕塑要浇筑青铜时,整个计划却因经费问题搁置,连评委会都解散了,罗丹开始随心所欲地创作。1895年,《加莱义民》完工了,虽然没有按照市政府的意愿修改,但他们还是接受了这个定件。完工的《加莱义民》是一组六人群像,中间长者是德·圣比埃尔,他神情坚定,毅然赴死,其他几位有的犹豫,有的悲痛,有的沉溺于巨大的绝望,每个人都性格各异,他们不像英雄,更像你身边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罗丹希望雕塑直接放在地上,人们可以走近与铜像对望,感受他们的痛苦与绝望,但加莱市政府却为雕塑安上了底座。
大幕揭开,没有人说话,一个孩子想伸手摸摸雕塑是不是真的,因为有栏杆挡着没有成功。另一个孩子跨过栏杆,攀上基座,凝视着义民的眼睛竟然哭了起来。罗丹站在市民中间激动不已,他慢慢向雕像走去,市民自动为他让开一条路,一股深深的敬意弥漫在人群当中。雕塑家卡里埃说,罗丹的艺术已经根植于这片土地了。
渐臻成熟:
穿长袍的巴尔扎克
大型纪念性雕塑艺术,一如人像艺术:呈现的就是艺术家想要说的。1890年至1900年,罗丹自己出资,通过三件成熟的大型雕塑《巴尔扎克像》《维克多·雨果像》和《惠斯勒像》践行了这句话。
罗丹早年的人物肖像都是以自己的亲友为模特,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个圈子不断扩大。女性肖像中,除了朋友还有情人,也不乏上流社会的人物。他喜欢将关系密切的人的肖像加以变形,使他们含有一定的寓意。
罗丹在材料的运用上也别具匠心—青铜、石膏、玻璃粉、大理石—同样一张面孔使用不同材料,其表情效果大不相同,有时罗丹甚至会因此改变作品呈现的方式。一些装饰性元素的添加也会为作品增加新的寓意,罗丹不满足于外在的形似,而试图抓住模特的灵魂和内心的真实感受。正如他自己所说,在为女人塑像时,“一定要保留着面纱一角”,不能都露出来,都刻画出来;大理石是他最偏爱的原料,其与生俱来的未完成感、纯净和光洁与他希望表现的东西相得益彰。而他的男性肖像,正相反,比较类型化,经常使用青铜铸造。
订购者们期待着一件逼真、清晰、能体现主题人物特点的作品,罗丹每次都充满热情的接下这些订单,随即投入工作。但他的进度很慢,交货时间总是一拖再拖,误会不断加深。即便如此,最终,罗丹的作品由于过于强调表现力、过于现代,不仅与订购者的预期相距甚远,甚至颠覆了当时官方的审美标准。
神秘工作室:
全部作品换来博物馆
1900年后,罗丹声誉日隆,萌发一个心愿—创立一所博物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当时他在比隆公寓租下了一层楼面和宽敞的大厅。可是不久政府下令收回公寓,所有房客必须迁出。罗丹提出,把自己所有的大理石、青铜雕塑捐给国家,条件是把这里作为工作室和居所,自己死后改建为以其名字命名的博物馆,
1916年内阁正式通过罗丹的请求。此时罗丹已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健康每况愈下,爱发脾气,谁也受不了他的唠叨和迟钝”。1917年11月10日罗丹去世,比隆公寓正式成为罗丹博物馆,除了大理石和青铜雕塑,这里同时收藏有他的私人信函、剪报、摄影作品、中国古董和数量可观的藏书。
罗丹喜欢在雕塑上刻满斑驳的阴影,喜欢保留人类本来的丑陋和阴郁,喜欢精心制作残肢断臂。他经常会被雕塑某一部分的美感打动,将它作为完整的作品保留下来。罗丹的一生都在上下求索,总想做点与众不同的作品,他不是不在乎人们的质疑,而是更在乎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