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理论和实践:“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2015-05-30 11:50蒲鸿志
大学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中国梦理想信念

蒲鸿志

[摘 要]“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策略包括主体策略、理论策略和实践策略。主体策略包括以大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背景、尊重大学生、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理论策略包括“中国梦”的一种目标、一种理论、一种信念、一种世界梦;实践策略包括宣讲“中国梦”、服务群众、了解国情、实际体验。

[关键词]“中国梦” 理想信念 大学生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03-04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就是用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指引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是指“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正确的策略不仅关系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而且还关系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梦”。本文从主体、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探析其策略。

一、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用“中国梦”坚定理想信念

从哲学角度上来讲,主体是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主体和主体性思想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在古希腊,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近代以来,人类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都与主体思想有关。主体性的含义为:人是中心,人是目的。主体性就是主体的能动性,体现在人认识客观世界、人改造客观世界,人把客观世界改造成为更符合人的要求的状态。“受教育者内心是否接受教育内容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是否可以将思想政治要求转变为自己的行为习惯,都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主动性。”[1]“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于人,在于大学生,所以,对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的理解以及怎样对待,是问题的关键。

其一,以大学生的发展为本。“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梦,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梦。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梦想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中国梦”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哲学精华,在大学生理想信念中,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2]因此,要关心每一位大学生的需要,把大学生的需要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切入点。“不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决定因素和发展的旨归最终都指向了人。”[3]理想信念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面向每一个人生活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本质特征是面向生活。因此,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策略的主体建构,首先是以大学生为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助学贷款、饮食、住宿、交友、考试、就业、家庭成员的状况。

其二,把握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复杂的思想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时空在当代中国聚变、并存、碰撞、交流、融合、分离、撕裂,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不可避免地承受了比我们的祖辈更多的难以想象的裂变、冲击甚至震荡,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所以,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丢。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大学生争取美好生活的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旋律,在任何复杂的思想背景下都应唱响。“人的价值的完满实现,离不开教育。”[4]要有效地宣讲“中国梦”,树立当代“中国梦”的理想信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复杂的社会思潮。要在复杂的社会思潮里,夯实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其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市场经济从运行的驱动力来讲是一种主体经济,主体经济要求对主体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加以充分肯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生活的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可以说,没有主体,不见主体,就没有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没有发挥主体性,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发挥主体性,尤其是要变被动的理想信念教育为主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这就是说,在新的时代视域里,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以“中国梦”为切入点,重视每一个大学生的梦想。很多高校开展“我与中国梦”的活动,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积极响应、支持和参与,这说明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是被动的说教式的理想信念教育,而是有赖于发挥每一个大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其四,尊重大学生。在人格上大学生与教育者是平等的,要把大学生当成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对“中国梦”的认识、理解、践行,每一位大学生必然有个体上的差异性,尊重大学生就是要尊重这种理解、认识和践行上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应有个性,这种个性既是教育者视角的因材施教,也是受教育者视角的个性化发展。因为,在当今时代,既要堅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又要肯定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客观存在,要把一元化的指导与多元化的客观存在统一起来。在多元价值观中,才有一元化价值观指导地位的显现;在一元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多元化才能既增添社会的多样性,而又不至于使社会发展脱离正确的方向,导致社会混乱。因此,“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尊重大学生,实现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促进每一位大学生美好梦想的实现。

其五,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创造性,是“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策略建构的关键。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宝贵资源,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机遇前所未有,遇到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就需要大学生在信念中牢固地树立创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创新不仅要作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理想,而且应成为一种坚定的信仰。每一位大学生不仅要以创新的精神努力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而且要把创新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生存方式。

二、提升理论性,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梦”是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策略建构的基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6]对“中国梦”理论的阐述、认同和践行,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简言之,“中国梦”包括了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内涵。“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人的梦。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就没有个人梦的实现;同样,没有个人梦的实现,也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其一,“中国梦”是一个目标。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凡是美好愿望的实现,都可以称之为“中国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梦”,如民族独立梦、百年奥运梦、载人航天梦、大洋深潜梦,还有诸如普通民众的升学梦、住房梦、医疗梦、社会保险梦、健康梦、长寿梦,等等。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国梦”的步骤:第一步: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制订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梦”目标体系。第二步:再用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在整个21世纪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中国梦”既包括国家的强国梦、发展梦,也包括个人的幸福梦、成长梦。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可缺少“中国梦”这个重要内容。

其二,“中国梦”是一种理论。“中国梦”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习近平的治国思想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进步规律把握的结果。“中国梦”包括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判断同样要遵循邓小平所言的“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7]的标准。“中国梦”立足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人、因为人、情系人的梦。“中国梦”作为一种理论始终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基础,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国梦”一经提出,立即展现了强大的逻辑力量和超凡的理论魅力,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其三,“中国梦”是一种信念。信念是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指人在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的态度和精神状态。科学的信念源于人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了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向往与追求。理想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人们常把理想与信念联系在一起,称之为理想信念。与信念相联系的还有信仰,人活着有信仰才有意义。“人总是为寻求意义而生活,人总是为失落意义而焦虑。”[8]信仰是人对事实存在的确信,信仰与人生密不可分,是人对世界的本质的追索与哲学思考。信仰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崇高的表现形式。“中国梦”不论从宏观层面讲,还是从个人微观层面讲,都可以认为是一种信念,是中国人对美好前途和命运坚信不疑的一种向往。“中国梦”积淀了几千年来的中国民众的情感、意志、愿望和思想。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为了子孙后代过上美好生活而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浴血奋战,无不抱着对“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要启发认知、激发情感、坚定信念,用“中国梦”激励大学生为美好生活奋斗。

其四,“中国梦”是一种世界梦。“中国梦”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梦,而且也是世界上一切热爱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每一个人的梦。因为“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承认与否,它都无情地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展。”[9]这就需要把“中国梦”与世界上的其他梦相比较。1931年,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在《美国史诗》中明确提出“美国梦”。“美国梦”成为美国各阶层的理想,而今,“美国梦”不仅属于美国人,而且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理想生活的象征。“美国梦”象征着自由、平等、富裕。“美国梦”是建立在个体自由与理性基础上的理想。二战后,欧洲对西方文明进行反思,由此形成了建立在自由和理性基础上的“欧洲梦”。在里夫金看来,“欧洲梦”具有包容性、多样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普遍人权等内涵。相比之下,“中国梦”的历史更为悠久,老子的“无为梦”、孔子的“大同梦”、近代中国的“强国梦”、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梦”,等等。但是,作为执政党第一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时提出的,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随后的2013年3月17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他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内容,既有悠久历史,又非常年轻的梦,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以“中国梦”为指引,筑牢“中国梦”。

三、注重實践性,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0]“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这不仅因为“中国梦”是在实践中产生、孕育、发展的,还因为空谈理想信念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坚定“中国梦”的步伐。

第一,深入群众,宣讲“中国梦”,坚定理想信念。大学生是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大学生深入群众宣讲“中国梦”,不仅能让群众学习“中国梦”、理解“中国梦”、践行“中国梦”,而且大学生在宣讲“中国梦”的同时,也能得到自我教育。只有在自己当老师的时候,才能发现当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在知识上、能力上还有哪些缺陷。向他人讲一遍,比自己学几遍、老师教几遍深刻得多。可见,形成信念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统一的过程,大学生在宣讲“中国梦”时,深入群众生活,能学习生动的群众语言,学习做群众教育工作的方法,能培养和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有利于理想信念的形成。

第二,在服务群众中,坚定理想信念。“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11]大可以开展一些具体的服务群众的实践。诸如,其一,义务支教。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对落后地区的师资进行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在落后地区推广普通话,在乡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其二,关爱弱势群体。帮助孤寡老人,帮助残疾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其三,开展社区服务。为居民维修家电,对需要电脑知识的人进行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应该而且必须从服务群众的小事中形成。学生勇于参加服务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由“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决定的。“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党领导人民共圆“中国梦”的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当今时代“中国梦”的最终价值追求。大学生力所能及地参加服务,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中提升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不仅是树立理想信念的根本方法与策略,而且是检验是否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标准。

第三,在社会调查中,了解国情,坚定理想信念。“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身,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学的共产主义。”[12]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种类包括: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开展社会调查;结合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开展社会调查;完成学校专业老师布置的课程学习任务,开展社会调查。此外,还有参观、旅游、访问、劳动、学习、科技活动等形式。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弄清楚: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信念,怎样树立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立足点。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经济不发达,地区差别、贫富差距大,而且短时间也不可能消除。还有,在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法治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个人的文明素质、环境保护水平,等等,离发达国家的也有差距。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社会调查中,既要看到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看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要增强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第四,挂职锻炼,身临其境,坚定理想信念。挂职能使大学生充分体验种种感受。如果把体验教育看作广义的道德教育的话,“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道德体验是有魅力的道德教育,道德体验就是回归道德教育真谛的道德教育。”[1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校学习期间,专门安排一段时间,把大学生放在社会生活的现有岗位上,进行短期的历练。挂职锻炼,不再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身临其境。人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大学生在岗位上,不仅能使已经学到的知识、理论和正在学习的知识、理论得到检验,而且还能发现新知、学习新知甚至创造新知。目前,广泛采用的顶岗实习、岗位置换、勤工俭学、家教、假期打工、助教、助研、助管等,都是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角色的坚定理想信念的方法。我们要充分信任大学生,放手让大学生到相应的岗位上去挂职锻炼。实践也证明,从总体而言,多数大学生在所挂职的岗位上干得很不错,有的大学生的工作水平甚至超过了在岗人员。总而言之,我们应有培养人才的前瞻意识,即使大学生暂时的挂职锻炼会影响工作的效率,甚至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从培养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长远利益和大局来看,也是值得的。可见,“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策略建构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能够赢得未来,赢得明天。

[ 注 释 ]

[1] 万光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7.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2.

[3] 詹万生,等.和谐德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9.

[4]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427.

[5]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3.

[6]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0.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8] 孫正聿.属人的世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43.

[9] 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国际论坛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1]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件选编(1949-2008)[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5.

[12]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8.

[13]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4.

[责任编辑:覃侣冰]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中国梦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论“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构建
探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