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探析

2015-05-30 11:07苏品力
关键词:道德素质智力思想品德

苏品力

摘要:从我国目前的研究调查中发现:中国有接近六千万人在智力上存在障碍,但是现今的社会教育却忽视了对其的教育。由于智力障碍的学生在身体上和思想上与正常的学生都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本文首先分析智力障碍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必要性,进而为智力障碍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字:智力障碍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必要性;对策

【分类号】G633.2

智力障碍的学生其生长的特点与正常学生的生长和发育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与大脑高级的审计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使得其感知性、选择性等自主要求比较高的反应比较差,进而导致了其缺乏自信息,进而在心理上产生了缺失,对于生活和未来也缺乏期待与追求,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具有盲目性,对于未来缺乏认知与规划,进而使得其未来发展一片灰暗。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重要的导向作用,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具体特点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进而实现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智力障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智力障碍学生主要是指在智力发育低下,迟滞,智商指数(IQ)70以下的学生。我国的在教育方针上提倡智力障碍的学生享有相同的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在现今的智力学生的教育中却出现了只是重视其智力水平的提高,忽视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进而使得其教育发展出现倾斜化。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十分必要,智力障碍的学生的思想道德主要受到其自身的认知和经历感悟等的影响,因此其可塑造性非常的大。在残疾人的相关保障法律法规中,曾经说过:“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也就是说,残疾人与正常人一样享有相同的权利之外也肩负平等的义务,因此这就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必要的支持。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符合其发展培养需要的。

智力障碍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对策

2.1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生活化

与普通的学生不同,智力障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主要是来自他们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感受感悟和实际的人之体验,但是由于其自卑心理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其道德品质的形成受到了很多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需要充分了解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进而根据他们对于生活的体悟来拉近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距离,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整合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授“父母的疼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气息的意境,也就是制造一个成长视频,让学生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与回忆等采取时间轴的方式表现出来,进而回忆在自己不同的成长阶段,父母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犯错误的时候什么样、生病的时候什么样、快乐的时候什么样、伤心的时候什么样等等,这样就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父母对于自己无限的疼爱,感悟到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通过情景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将个人的生活经验与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无缝的对接和有机的结合,进而实现个人生活经验的深化。

2.2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更加注重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与生活割裂开来,这就使得学生缺乏感悟,进而难以引起共鸣。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就使得将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来产生情感上的波动和知识上的顿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从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组织学生多多进行参与和观察,进而在不断的参与中将思想品德上的知识具象化,进而通过对于其亲身的体验来实现思想品德学习的主体。例如,在学习“学会赞美”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开一次评论大会,采取互评的方式来对班级学生、老师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在不断的发现中能够实现其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会发现其实赞美并不是很难,在生活中不应该吝啬于赞美,进而养成一个好的品质。通过亲身经历和适当的压力,让智力障碍的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周围的事物和人,进而形成一种快乐的、积极的印象,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的方式使得思想品德的教学更加的灵活,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3在实践活动开展中更加注重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教育并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更加重视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智力障碍的学生来说,更加注重其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培养。但是传统的课堂之中,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听的学的和实际上做的存在非常大的差别,这就是因为生活与学习的割裂使得学生没有能力内化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来内化学生的行为。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反复的实践来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加对于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实践,进而让学生产生认识和习惯。例如,在学习“热爱我们的家园”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校外的也有活动,带着学生走进社区,让学生们观察我们生活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进而通过生动而形象的对比,鲜明的表现出环境保护和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作用,通过这样生动的体验式活动能够使得课堂案例更加生活化,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进而有利于学生讲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消除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陌生感和抵触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亲身体验也能够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结语

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悬浮于空中的亭台楼阁,其内容都是来自于生活,同时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也离不开生活,也就是说,思想品德教学和生活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经历、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使教学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进而为其营造一个更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总而言之,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杨策.試论弱智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4.(02).

[2]梁锋琳.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疆教育.2012.(13):173-174.

[3]包慧琴.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打造“生活化”课堂,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91):125-126.

[4]仇建飞.智障生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微[J].贵州教育.2011.(24).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智力思想品德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