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涛 朱晓东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是两周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应国的贵族墓地。该墓地自西周早期起用,直至东汉初期以后才逐渐废弃,延至唐代、清代尚有个别墓葬。应国墓地是1979年发现、1986年发掘,到2007年,现已发掘古墓葬计有500余座,如以墓葬年代区分,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是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应国贵族墓;二是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的楚系贵族墓;三是西汉至东汉初期的平民墓葬。
平顶山市北与许昌市接壤,西与洛阳市为邻,东与漯河市相接,南边为南阳盆地。其辖区有五区六县(市),其中五区为新华区、湛河区、卫东区、石龙区、新城区,六县(市)为汝州市、舞钢市、郏县、宝丰县、鲁山县、叶县。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平顶山一带即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郏县一带发现有距今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与石磨棒等遗物;市区东郊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蒲城店遗址,则是仰韶和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存,距今约有6000年~4000年左右;相传夏王朝时期,为夏桀饲养龙的御龙氏刘累因养龙致死,而逃到鲁山县定居下来;殷商王朝时期,鲁山县是贵族的封地,前些年这里所发现的青铜器可以为证;进入西周,这里成为武王之子——应叔的封地,也就是古应国的所在地;及至春秋早中期之际,楚国消灭了应国,占据此地直至战国中期;继而这里又先后属于魏国、韩国与秦国。
这批墓葬自南向北分布井然有序,极少有相互打破关系,显然是由冢人进行统一管理的公墓墓地。在出土文物中有许多组玉佩,现选出部分介绍予读者。
组合玉项饰(图1)
一组,26件(颗)。出土时位于墓主人颈部。由1件璧形玉佩、1枚卷云纹玉管、2枚方解石管、12枚红玛瑙管、10颗绿松石珠相间穿联组合而成。其具体穿联方法是:以1件璧形玉佩作为整组玉佩的总纲,置于墓主人颈项后面中分点上,并以1件个体较大的白色方解石管垂于胸部正前方,分列于墓主人颈部左侧的珠管,分别以不同色彩的红色玛瑙管、绿松石扁珠与白色方解石管依次相间隔,而分列于其右侧的则以绿松石珠与红玛瑙管依次相间隔。值得注意的是,邻近项后璧形玉佩两侧的红玛瑙珠个体略小,而位于颈前的玉管或玛瑙管则相对较大。绝大多数珠或管的管孔属于两端对钻,个别的为一端施钻。整组项饰的周长为41厘米。
(1)璧形玉佩
图1-1,直径2.7厘米,孔径0.8厘米,厚0.25厘米。出土时滚落于墓主人头部左侧。青玉。冰青色,晶莹润泽,半透明。璧身内外边棱被磨光滑。璧孔较小。
(2)卷云纹方玉管
图1-2,长2.9厘米,粗端1.1~1.3厘米,细端0.85~1.2厘米。垂于整组佩饰的前方。青玉。冰青色,因受沁局部有黄白色斑块。半透明。方形管,断面呈矩形,两端粗细不一,管孔两端对钻。四面各饰二组S形勾连云纹。
组合玉佩饰(图2)
一组,63件(颗)。出土于墓主人颈部。依其穿联方法与佩戴情形,结合其他同类器物的特征,显然是西周墓中常见的多璜组玉佩的雏形,故称之为“二璜联珠组合玉佩”。稍有不同的是,此组玉璜的形状有些特别,分别作戈形和鱼形。它由1件璧形玉佩、1件戈形玉璜、1件鱼形玉璜、8枚青玉管、14颗绿松石珠、10颗红玛瑙鼓形珠、26枚红玛瑙管、2颗白色方解石珠相间穿联而成。整组玉佩以位于项部下方的璧形小玉佩为总纲,以胸前的2件作上下排列的异形玉璜为主体,两侧配以大量的左右相互对称的红玛瑙管、青白玉管与绿松石珠。其中珠、管的具体穿联方法是:在每2件相邻的红玛瑙管之间,依次分别隔1件青白玉管或1颗绿松石珠或1颗白色方解石珠。该组玉佩的戈形璜、鱼形璜皆位于墓主人胸前正中部位;颈项后面有10颗红玛瑙珠、4枚红玛瑙管、2颗绿松石珠皆依次穿联为单行,居于项后中央;其余红色玛瑙管自颈部两侧开始向前方分裂为双行,以成内外两圈、逐渐下行而垂于胸前。在内圈下端垂一鱼形玉璜,外圈下端垂一戈形玉璜。上端以小玉璧为起点,下端以鱼、戈为终点,无论内圈还是外圈,其左右两侧的串珠(管)不管是质地、色泽、大小、形状、长度,均基本相同且相互对称。整组玉佩以佩戴时的形状为参考,长度约为42厘米,宽度为20厘米。
(1)戈形玉璜
图2-1,长12.7厘米,宽3.6厘米,厚0.2厘米。位于组玉佩外圈下端中央。青玉。深豆青色,因受沁有黄白色斑块。润泽光洁,半透明。戈作璜形弯曲,双面片雕。尖锋,曲援。援周边皆为锐利双面刃,援正背面皆有中脊,脊两侧为浅凹槽,短内。援本中部与锋端各有一穿。表面粘附有细曲线式土锈。
(2)璧形玉佩
图2-2,直径2.8厘米,孔径0.8厘米,厚0.25厘米。位于组合玉佩最上端,即佩戴者颈项的后部,是整组玉佩的总纲。青玉。浅冰青色,因受沁大部有黄白色斑块。半透明。内孔较小。外侧边棱被磨得较为圆滑。
(3)鱼形玉璜
图2-3,长6.4厘米,宽2.7厘米,厚0.2厘米。位于组玉佩内圈下端中央。青玉。冰青色,器内散布零星黑色炭渣颗粒状物。润泽光洁,透明度甚好。鱼身作璜形弯曲,双面片雕。弓背,翘唇,口下方似有一爪,中部分叉的尾鳍各向两边外张开,背鳍与腹鳍以阴刻细若发丝的成组并行线表示。与其他鱼形佩稍有不同的是,此鱼的腹鳍与背鳍一样,都是单鳍。鱼的口端与内侧尾鳍上各有一个圆形小穿孔。
绿松石联珠组合玛瑙项饰(图3)
一组,298件(颗)。出土于墓主人颈部,为五组黑石珠类项饰之一。由25颗绿松石珠、1颗红玛瑙珠与272颗黑色微型石珠穿联而成。其具体串联方法是:将272颗黑色微型石珠大致分为26组,每组为9~14颗不等,相邻两组之间相隔l颗较小的绿松石珠或红玛瑙珠。这组项饰的周长为81厘米。
十一佩联珠组合石项饰(图4)
一组,195件(颗)。出土于墓主人颈部,为五组黑石珠类项饰之一。由11件蚂蚱形石佩、5颗鼓腹形蓝色料珠(其中2颗粉碎)与179颗黑色微型石珠相间穿联而成。具体穿联方法为:首先将黑色微型石珠分为16组,每组6~14颗不等;其次将16件颗蓝色料珠与蚂蚱形石佩依次嵌入其中,但要保证在每两颗蓝料珠之间相隔以2件或3件蚂蚱形石佩。这组项饰复原后的周长约52厘米。
玉管联珠组合玉项饰(图5)
一组,18枚(颗)。这些器物原本应是某一种组合玉佩上的部件,因失去相互联系无法复原。目前尚残留有青玉管2枚、红玛瑙管11枚、红玛瑙珠5颗。现将它们穿联起来,作为一组项饰对待,以表现其大致情形。
单佩联珠组合玉项饰(图6)
一组,42件枚(颗)。计由1件兽首形玉佩、4枚玉管、7枚红玛瑙管、18颗红玛瑙珠、8枚细料管、4颗圆球形小料珠相间穿联而成。其中作为整组玉佩总纲的梯形玉佩位于墓主人颈部左侧;红玛瑙珠呈单行穿联,位于墓主人胸前;玉管、红玛瑙管、料管则相间穿联成并列的双行,位于墓主人项后与右侧。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细料管出土时仍残留在玉管、玛瑙管一端的穿孔内,而大多数已经残破。复原后的周长约为45厘米。
(1)兽首形玉佩
图6-1,高2.2厘米,上端宽2.1厘米,下端宽1.8厘米,厚0.7厘米。青玉。深豆青色,略泛青绿色,有两道黄白色纹理沁斑。微透明。其外轮廓略呈梯形,中心有一圆形小穿孔。正面呈弧形凸起,饰兽面形纹样;背面平素,四周边棱被磨得较为光滑。兽面头上有桃形双耳,鼻部呈缓状凸起,粗眉上挑,圆睛略微向外凸出。
单佩联珠组合玉项饰(图7)
一组,74件(颗、枚)。出土时位于墓主人颈部,由1件椭方形凤鸟纹玉佩、15颗红玛瑙珠、58枚细料管穿联组合而成。在整组玉佩中,红玛瑙珠以单行相间穿联,细料管以双行相间穿联,风鸟纹玉佩是整组玉佩的总纲,位于墓主人项后。复原后周长约为52厘米。
凤鸟纹玉佩
图7-1,长径2.2厘米,短径2.l厘米,厚0.4厘米。碧玉。深豆青色,部分呈翠青色。温润光洁,半透明。大致呈椭圆形,正面饰凸起一只圆睛的卷云纹,背面平素中心部位由双面对钻出一圆形穿孔。
单佩联珠组合玉项饰(图8)
一组,126件(颗)。出土于M201墓主人颈部。由l件拱桥形玉佩、53颗红玛瑙珠、72枚细料管以双行相间穿联而成。因长期遭受腐蚀的原因,绝大部分细料管已经粉碎,难以提取。其具体穿联方法如下:以l件叠压在头骨下面且位于项后正中部位的拱桥形玉佩为总纲,两侧各相间穿联以双行九组红玛瑙珠,每两组红玛瑙珠之间各穿联四行8枚(个别为4枚)相并列的圆形细料管。这些红玛瑙珠排列为双行九组,可分为内外两圈,其中内圈计有26颗,外圈有27颗。除其中一组为5颗之外,其他各组红玛瑙珠均以6颗为一组,等量地分为并排的两行。至于间隔于两组红玛瑙珠之间的细料管,大都以8枚为一组,分作四行,唯有在拱桥形玉佩两侧的两组细料管各以4枚为一组,分作4行。复原后的周长约为50厘米。
拱桥形玉佩
图8-1,长2.5厘米,宽2.4厘米,厚0.25厘米。青玉。冰青色,内含几颗黑色颗粒状微小瑕点,其一角有一块不大的褐色瑕斑,或因受沁其一面隐含一些黄白色颗粒状微小斑点。玉质细腻温润,半透明,其外轮廓大体呈方形,正面略微上拱,形成一弧面,背面相应成为一凹面,整体如一拱桥形。整件玉佩自其一角向对角部位逐渐磨得较薄,正背面皆平素光滑。其中心部位有一对穿圆形孔,为双面对钻。
五佩联珠组合玉项饰(图9)
一组,74件(颗)。位于墓主人颈部。由于出土时部分料珠已经粉碎,加之当时的天气原因,时间比较仓促,没有能够绘制出大比例平面分布图,所有的玛瑙珠、玉贝、玉管都只在墓葬总平面图上标出其大致位置而已,提取时进行了简单的穿联与复原,后来整理时又进行了部分调整。由1件扁管形云纹玉佩、2枚椭圆形玉管、4枚龟背形玉贝、51颗红玛瑙珠、16颗菱形料珠(另有几颗料珠已粉碎,未能穿联并统计在内),大体以双行相间穿联而成。整组项饰复原穿联后的周长约为50厘米。(责编: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