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洁
音乐、诗歌、舞蹈,作为艺术符号其本质都是人的内在生命情态的符号表征。① 三者都是从原始艺术混沌一体的状态中,逐渐分化独立出来的。音乐与诗歌,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又合又分,又分又合,相互影响,互为生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诗歌韵律形式中可以看到音乐形式的和谐美;同样,在音乐的调式、风格、表情音调中,亦可以看到诗歌韵律对音乐形式的影响。② 音乐和舞蹈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样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论述音乐与舞蹈的相互关系时,人们似乎更多强调的是音乐对舞蹈的决定作用(内容上的、形式上的),或者说,更多看到的是舞蹈对音乐的依赖性。③ 固然,音乐对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欣赏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仅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舞蹈对音乐某些体裁的创作、演奏和欣赏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譬如音乐某些体裁(如舞曲、舞剧音乐)的创作、演奏和欣赏就直接或间接地受舞蹈的制约和影响。正如王朝闻先生认为的:“人们通常在谈论舞蹈与音乐的联系时,往往只是注意到舞蹈离不开音乐(即使是最简单的音乐成分,如节拍)的伴奏,这是不够全面的,即使对于伴奏这种外在的现象,我们也应当从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的表现上去理解,即把它看作是二者在表现和抒情上的同一性的外部表现。”[1](第270页)胡经之先生亦指出“舞蹈艺术是以抒情性为其本质特征的。同时,舞蹈的节律反映了人的生命的节律,舞蹈的造型性,使人通过动作姿态的美化,传达出情思……比起音乐来,舞蹈的再现性、造型性可能要更明显些,”因此,舞蹈“更能表现审美情感的外在形态。”[2](第332—333页)也就是说,一方面,作为艺术符号,音乐和舞蹈都是人的内心情感的显现,或者说,都是人的内在生命的符号表征。“一件艺术品就必须是从作为媒介的具体材料中抽象出来的‘有意味的形式”[3](第168页)。因此,在表现性和抒情性上,音乐符号和舞蹈符号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正是这种同一性,使音乐符号和舞蹈符号在形式上具有某种共同的基础,并在符号形式的特征上表现出某种同态性和互渗性。另一方面,“作为媒介的具体材料中抽象出来的‘有意味的形式”[3](第156页)。音乐符号和舞蹈符号由于符号媒介以及符号接受方式的差异(一为声音、听觉的,一为体态、视觉的)使两者在表现方式上,各有特点。音乐声态符号相对来说更擅长于表现内在无形的生命“情态”;④ 而舞蹈体态符号相对来说则更擅长于表现外在有形的生命情态。当音乐声态符号与舞蹈体态符号有机结合在某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中时,两者则表现出符号的互渗互阐性,从而使其所表现的生命意蕴从内到外得到更充分的彰显。音乐符号与舞蹈符号在综合艺术形式中的这种关系,在形式上,涉及到音乐声态律动与舞蹈体态律动的互渗问题。在内容上,涉及到音乐声态符号与舞蹈体态符号的互阐问题。在体裁上,涉及到乐之舞、舞之乐、无舞之乐中音乐声态符号与舞蹈体态符号的转化问题。在符号存在方式上,涉及到体态符号与声态符号的转化;空间符号与非空间(时间)符号的转化;具象(视觉)符号与非具象(听觉)符号转化等问题。因此,我们认为,音乐与舞蹈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非一方决定一方,或者一方依赖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在我国音乐美学和舞蹈美学研究中,音乐和舞蹈的这种特殊的关系并没有得到较深入、系统的探讨。⑤ 而对这种特殊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加深对音乐与舞蹈之间内在规律的认识。因此,笔者试图冒味对此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学界诸位同行。
一、音乐符号与舞蹈符号的互渗性
音乐声态和舞蹈体态的律动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内在生命情态在声态和体态上的外化和抽象。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声态和体态是人的内在生命情态的最自然、最直接的表露方式,两者在显现人的内在生命情态的过程中往往是不可分割的,这种表征内在生命情态过程中的同态性,使两者的张驰、快慢、起伏的律动形式存在着某种互渗性。也就是说,、舞蹈中的音乐声态的律动形式本身就渗透着舞蹈体态的律动形式,反之,舞蹈体态的律动形式亦同样渗透着音乐声态的律动形式,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的律动形式是在混沌状态中共同生成的。⑥
音乐从舞蹈的伴奏中独立出来成为器乐性的舞曲以后,作为舞曲的器乐,其律动形式与舞蹈体态律动形式的联系并没有因此而割断。作曲家在创作某种舞曲的器乐作品时,总是以舞蹈音乐声态的律动形式作为创作的原型和发展的基础的,这种器乐作品的律动形式本身就暗含或者说就渗透着原舞蹈体态的律动形式。作为欣赏者在聆听器乐性舞曲时,器乐性舞曲的律动形式不仅引起听觉的律动反应,而且引起体态的律动,欣赏者从听觉的律动中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与之相联系的舞蹈体态的律动,并下意识地引起身体肌肉的抽搐反应,甚至会随舞曲的律动翩翩起舞。有经验的欣赏者听到器乐性的圆舞曲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华尔兹舞轻盈旋转、起伏有致的舞步和体态一样,有时甚至会随之而起舞。
(上接第70页)
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使开放式教学内容及组织突显自身特色,既体现学生为中心,又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在高职开放式教学中,总体原则是采用开放式教学过程,融合教学资源的利用,彰显生产实际的需求和岗位仿真,采用能反映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用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
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几千年来习惯的教学框框,根本不适合职业类的教育教学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技能、广适应的各类人才。职业教育改革与深化涉及到多行业企业,是全方位的改革与再规范,涉及到国家的政策、经济发展的现状、行业企业的参与度、学院自身的改革程度。开放式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与深化的大趋势,职业教育需要建立一个多元素、开放性、全新的办学模式。
高职教育开放式基础是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具体情况,实施特色办学。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調、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新管理思想及理念,构建基于自身办学定位、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模式。当前,高职院校实施开放式办学,首先是把“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到实处。高职院校要创新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是高校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向标,也是管理活动过程的依据、归宿。
开放式高职院校在内涵发展中,首先要注重研究自身的发展定位,积极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在实施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学校发展目标。要对不适应开放式办学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在专兼职教师、行业企业的聘用人员的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在人事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最缺的是师资,本单位的师资力量满足不了新形式下教学需求。因此,要实行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灵活机制,拓宽用人思路和渠道,实行合同期限、聘任、借用等多种人事管理方式。
开放式高职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矛盾是多方面、交织在一起的,由于各类资源的不断融合,还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得到循环式的发展。只要审时度势,勇于创新,在新出台的全国职业教育规划总纲领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开放式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一定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任少红.高职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4(3):16.
[2]刘秉安.示范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3):117-118.
[3]李名梁.我国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8(29):21-22.
科研项目: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职教育开放性的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12WH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