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在难中》主人公形象论析

2015-05-30 10:48朱珣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无意识潘先生形象

朱珣

内容摘要:潘先生,一个在作家创作时有意识探究和无意识关怀中游离在不同角色边缘的人物,他在知识分子传统角色认同与家庭角色认同、群体意识要求与个体意识要求、国家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这三对价值定位和行为取向上游荡着,是一个既无法让人同情,又让人无力痛恨的游离角色,在不同的生命角色中徘徊和游荡。

关键词:潘先生 形象 边缘 无意识

1925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先生早期的典范之作,被收录在短篇小说集《线下》之中,也是叶先生的“教育三篇”之一。小说细腻地刻画了军阀混战时期,小学校长潘先生在战乱生活纷繁变幻的年代,携家纾难,躲避灾祸,展现了社会底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卑琐人生以及动乱时期教育被逼上绝境的乱象。

主人公潘先生,既作为一个具有灰色卑琐人生的知识分子,又作为一种历史的或是时代的文化符号,他都被“力推”为旧社会教育界中污浊人性的集大成者。

潘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历来饱受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围绕“作者对潘先生漫画式、戏剧式冷静的刻画是否冷漠以及对于潘先生作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性格特征的判定是否苛责”。在研究者的有意识探究中,潘先生始终被置于关于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作为个体生命的生存意识的轻重比对上。“到底是性命要紧还是学堂要紧?”这个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想要解答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对潘先生的人物形象进行定性,解读潘先生的个体行为之于社会的意义。潘先生的人物形象在不同立场的研究和解读中陷入角色之争,在不同身份认同和人性藩篱中挣扎,在身份群体化与生命个体化的取向中碰撞。

从叶圣陶先生在创作时的有意识探究和无意识关怀中,我们不难看出潘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在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中游弋,如国民、知识分子、难民、父亲、丈夫等角色。他在不同角色之间相互观望,没有凸显的鲜明的角色性情,因而他汇聚了游离的特质。这种游离状态主要集中在知识分子的传统角色认同与家庭角色认同、群体意识要求与个体意识要求、国家责任感和家国责任感这三对价值定位和行为取向上,他在不同的生命角色中徘徊,犹如擦边球一样,始终归属于边缘,成为一个既无法让人同情,又让人无力痛恨的角色。

一.无法同情何所凭

作品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江浙军阀混战时期让里的学校校长——潘先生携家避难时的一段曲折经历。叶圣陶先生于1924年军阀混战时期创作这部作品。这个时期社会环境纷繁复杂而急剧变幻,教育逐渐被逼上绝境。其中知识分子的价值定位和行为取向则成为了教育走向的关键。作者将现实的教育现状投射进文本之中,想要借助文本向世人展示把教育逼入绝境的诱因,即是知识分子的怯懦自私与社会的动荡。

在这一关键时期,知识分子在战乱中所做的价值定位和行为选择的重心应在社会责任、民族责任和国家责任上,应肩负起文化传统和社会赋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抛开个体苦难和不幸。但潘先生作为教育界中知识分子的代表,在社会动乱时期只顾护妻儿,抛弃仆人,谄媚伪教育者,他没有以知识分子的传统角色认同、民族的群体意识和国家危难意识来规范自己的价值定位和行动选择,他精于计算,巧于伪饰,善于投机的小市民特征不符合知识分子价值标准,他苟且自慰、庸俗自私的行为方式也背离了传统社会赋予知识分子的道德戒律。

结合作家创作文本的时代背景和作家自身将近十年的小学教员经历,其文本创作的指向性很明了,即是通过塑造潘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揭示出人们所不注意,甚至习以为常的社会和人生的弊端,借助潘先生的经历以及所展示的性格特征想要讽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荡的时事中的自私自利、苟且偷安、麻木不仁的奴隶性情,以此批判教育界的世态炎凉、尔虞我诈的丑恶现象。

二.无力苛责何所依

作者曾说:“不幸得很,用我的尺度去看小学教育界,满意的事太少……于是自然而然走到用文字来讽它的路上去。”作家创作文本的主要动机是透过动荡、黑暗、世情的社会环境来揭露潘先生的丑恶本质,进而引致对整个小市民团体和小知识分子群冷漠自私、麻木自利的劣根性的批判。而其在文本中的客观描写却给潘先生的多种角色预演给予宽广的展示空间,出现了主观意图和客观描写相背离的现象。从作者在文本中的艺术形象的行为设置、对文章情节的安排和创作手法的运用上来看,潘先生这一艺术形象并不能完全承载作家的创作动因,反而却因作家这种无意识下的艺术创作技巧使得潘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在不同的角色边游离。

作者对潘先生这一系列的缺乏国家安全和民族屈辱意识行为的设置,如在逃难时只顾护妻儿,抛弃仆人,谄媚伪教育者等行为,应给读者传达潘先生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符号在时代的环境下所表现的腐化的行为意识和败坏的道德信念,以达到讽刺和批判其道德感和责任感缺失的目的。但作者对于潘先生对妻儿的在避难的过程中的维护和担忧着墨过多,如潘先生在挤上列车前细心设计“蛇形”队伍以防止妻儿在战乱中失散;为保住饭碗他让妻儿留在安全的上海而只身回战事不明的让里;在起草开学通知后,他蘸着残墨写寄与夫人的信;正安失守再次急逃时,他不忘收拾孩子的几件布衫和潘师母的一条旧绸裙……,作家对潘先生这一系列行为的设置给人辛酸悲苦而又细腻温和之感,他在尖酸际遇和离乱之苦下极力维护家庭,把妻儿、家庭乃至生命置于社会责任前沿的意识,家庭危难境遇高于国家危难境遇的意识,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以合乎常理的方式在特殊的环境下展现自己施爱的能力。但作为小人物,他战乱中无时无刻展现着敦厚细腻的亲情,由于缺乏竞争、倾轧与较量的能力,他应该被理解和同情。

作家创作时无意识地选取了潘先生顾家爱子的行为方式,让读者更加自觉的探寻造成潘先生性格趋向和行为取向的根源,即战乱逃离的无奈、家庭责任的无奈、职业氛围压迫的无奈。读者把对教育界中知识分子灰色卑琐的人生思考主要的投向了三对价值定位和行为取向上,即在战乱中,知识分子是应极力维护家庭中的角色,还是应担当传统知识分子角色以履行兼济天下的义务?是应响应群体意识的要求而积极反抗战乱,还是应顺应个体意识要求把妻儿、家庭和生命放在社会责任意识的前沿?是应有国家危难意识,还是家庭危难意识?读者在这三对价值定位和行为取向上进行衡量和比对,权衡知识分子应怎样的选取和抉择。因而,作者对潘先生批评和讽喻意味在读者的探寻和思考中逐渐被消解,使得潘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因读者阅读文本时的反复思考和衡量而在知识分子、丈夫与父亲、中国人、难民这几个角色中不断的徘徊,无法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他的某一个突显的角色上,使他成为一个既无法让人同情,又让人无力痛恨的游离角色。

文章情节的安排上,作家开篇即现战乱中无辜难民潘先生携妻儿逃离家园,把潘先生与妻儿在逃难中的相处过程放在了第一部分。虽然他的丑态和卑劣的性情在与身份相冲突的情景中,通过避难时的种种不符合知识分子群体特征的行为展示开来,但他的对妻儿们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刻的挂念、焦急的寻找等一系列客观而感人的场面,这同时也使读者因“先入为主”的观念形成了一种阅读期望——潘先生对家的无私可以淡化他对于社会和传统职责的自私。潘先生作为父亲和丈夫的角色和弱势群体在战乱中的卑微角色在读者的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影响读者在后续部分的价值判定。潘先生作为一位父亲和丈夫的角色身份取向和人性的价值判断淡化了他作为一名传统知识分子社会和传统给予他的评价尺度和标准。

在创作方法的运用上,作家冷静真切的创作格调和严肃客观的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始终无法掩饰他自身“那份敦厚的感性”,使读者在体味作者敦厚的温情时逐渐消解了对潘先生的无情的苛责。茅盾先生曾说:“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灰色的卑琐人生的,是叶绍钧。”这句话不自觉的反映了叶圣陶先生的冷静真切的创作格调和严肃客观的现实主义表现技法。当然,这篇展现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态度的短篇小说实属作家艺术技艺之典范,文本中叶圣陶先生圆融、成熟而稳健的创作格调和表现技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体现在讽喻手法和冷峻的细节刻画上,在对潘先生举家逃难的场景描写和潘先生世情卑琐的性情刻画中无不渗透。但作家愈是冷峻,讽刺得愈是彻底,他内心的那份敦厚的感性则愈加浓厚。这种敦厚的感性主要表现在感受体悟潘先生举步维艰、踌躇不定时,他跳动在极为整洁精致的土布衫中的那颗痛苦、窒息的心灵。同时,这种客观冷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让读者也更真切的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真实的感受了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态度,体会了潘先生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的辛酸悲苦。

作家在创作时无意识选取艺术形象的行为,设置篇章结构和运用创作技法,造成了主观意图和客观描写的疏离,使得潘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相互观望,无法凸显鲜明的个性特征,夹杂在身份和人性的裂缝中苟且,让人无力苛责和痛恨。

从叶圣陶先生在创作时的有意识探究和无意识关怀中,我们不难看出潘先生在文本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中游弋,在不同角色之间相互观望,无法突显出鲜明的角色性情。这种游离状态主要集中在知识分子传统角色认同与家庭角色认同、群体意识要求与个体意识要求、国家责任感和家国责任感这三对价值定位和行为取向上,他在不同的生命角色中徘徊,犹如擦边球一样,始终归属于边缘,并成为既让人无法同情,又让人无力痛恨的角色。

作家的无意,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潘先生在各种角色中游弋。他的角色游离应受到文学和时代的关怀。冷漠或者苛责,“岂是人人能够理解,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费唇舌,不如省些精神。”

文学仅是传达,理解或透析后由时人来做评判。文学就像这盏灯,透过不同时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的灰尘,照得潘先生的人物形象昏暗模糊。

游离于角色边缘的人物,潘先生在难中。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无意识潘先生形象
清白之年
良师益友潘懋元先生
——记我与潘懋元先生交往的点滴小事
浅析《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的“群体心理”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知识分子的真伪性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改变生活”的另类方式:论超现实主义的文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