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玉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关预见性护理措施,为今后进一步降低外科切口感染发生率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93例来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入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切口是否有感染,并分析感染形成的原因,结果:本组93例患者中共有1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7.20%。60岁及以上患者、手术时间在2h及以上患者、有其他合并症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2.90%、11.83%、13.98%,分别与60岁以下患者、手术时间在2h以下患者、无其他合并症患者进行切口感染率比较,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切口感染率高低与患者性别无关。冬夏季发生率(13.98%)较春秋季(3.23%)高,P<0.05。结论:切口感染易发生在60岁及以上,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中。尤其在冬夏季应更加注意对这类患者进行切口护理。
【关键词】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217-02
医院感染可分多种,据统计,约33.1%感染发生在泌尿系统中,15.5%发生于肺部,切口感染约占15.2%,血液系统感染约13.2%,其余为其他感染[1]。切口感染是外科中术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感染的发生将拖延患者康复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同时也是引发医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2]。因此了解引发外科切口感染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御,对保证疗效、确保患者尽快恢复、降低纠纷发生率有重要意义。于近年随机抽取入院接受外科手术的93例患者,了解其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总结预防措施。经数据整理和分析,现已形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一般资料详见表1。
表1 93例患者一般资料(n;x±s;%;岁)
1.2方法
收集93例患者的手术记录、护理记录、治疗记录、病程记录及临床病理记录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总体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感染在各年龄段、性别等方面的分布情况,总结导致切口感染的原因,总结预防外科切口感染的相关护理经验。
1.3观察指标
观察93例中切口感染人数、切口感染总发生率,切口感染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长、其他疾病合并情况,观察不同季节切口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为保证科学性,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均由专业人员操作,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7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使用SPSS14.0软件包对得出的清洁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共抽查93例患者,其中16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7.20%。其中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患者共12例,手术时间在2小时及以上者共11例,共13例患者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症,冬夏季共发生切口感染13例。详见表2。
3讨论
引发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身体状况、院内环境、术中切口暴露时间、术前住院时间、季节等因素[3]。本次研究发现与外科切口感染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合并症状、季节有关。老年患者各脏器均处于老化状态,身体免疫功能下降,较其他患者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本次发现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2.90%,明显高于年龄在60岁以下者。有研究者发现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1.36%[4]。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春秋季发生外科切口感染的机率为3.23%,较夏冬季(13.98%)低,说明外科切口感染与季节相关。夏季和冬季外科切口感染发生较多,因季节不同,温度不同,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此外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暴露时间越长,导致感染的风险升高。
表2 切口感染相关因素(n;x±s;%)
注:感染率在年龄段、手术时长、并发症情况及季节上有差异,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上差异不大,P>0.05。
通过对93例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总结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预见性护理:①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患者身体情况与切口感染率密切相关,对择期手术者应在术前增加营养,提高其抵抗力和手术耐受性。术后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流质食物或半流质食物,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食物,补充伤口愈合时能量消耗,促进切口愈合。②术前患者应用消毒肥皂清洗身体,改善切口部位环境,降低感染率。术前用脱毛剂、刮胡刀片等进行备皮,清洁皮肤,减少患者预备切口周围细菌数量。有报道显示,经术前备皮可将细菌检出率降至32%~45%[5]。③严格进行空气质量监控。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可预防由空气做媒介的感染的发生,并减少室内物体间接污染。常规紫外线消毒有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但紫外线穿透性差,仅能消灭空气中41.3%的自然菌,而紫外线联合二氧化碳氯并联合换气法可将杀菌率提高到98%[6]。外科有很高的无菌要求,因此在使用常规紫外线消毒时应坚持室内一天2次以上通风换气。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控制室温。严格按洗手步骤洗手,保证使用的清洁剂的质量。术中规范铺巾,选用抗菌手术薄膜,尽可能减少切口处损伤,缩短切口暴露时间。有资料显示,手术时间超过2h是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持续3h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近14%[7]。尤其注意冬夏季室温控制,应在23℃左右。
综上所述,外科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患者身体状况、室内温度、合并症状等相关。应重点对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尤其注意冬夏季室内空气质量监控及温度控制。
参考文献:
[1]陶云霞.外科切口感染常见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5):48-49.
[2]董宇良.外科切口感染防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4(32):181-181.
[3]杨永红.外科切口感染高危因素的临床控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5):113.
[4]朱爱芳.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对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19):783-784.
[5]袁小莲,章卫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717-719.
[6]邹惠红.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2013,8(1):72-73.
[7]俞瑩,陈志勇.医院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282-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