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015-05-30 12:13唐仁兰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三民主义孙中山革命

唐仁兰

一、三民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例1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解析  注意态度变化的时间:1895年与1900年。从甲午战败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妥协退让、无能,人们对清政府丧失了信心,对革命党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答案  B

点拨  这道题目属于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它的特点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解答方法: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③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同学们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二、三民主义的内涵

例2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解析  “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

答案  C

点拨  这道题目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要求同学们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材料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历史文献、考古报告、文学作品等;解法:①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②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③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④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例3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从题干中反映孙中山非常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由“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可判定C项的正确性;A项时间与题干不一致,是在20年代;B项说法错误的,俄国人的路是社会主义,而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说法错,1918年中共并没有实现第一次合作。

答案  C

例4  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A. 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 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 希望在中国建立蘇维埃政府

D. 确立了“联俄”政策

解析  通过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和具体历史史实可以排除A、C两项,结合1924年国民党一大会议内容上才确立“联俄”政策,可以排除D项。材料表明孙中山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B项正确。

答案  B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与高考有关的重点内容外,同学们最好更加深刻地把握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区别以及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新三民主义为何能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练习

1. 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

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材料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   )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3.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4.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据此判断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张为(   )

A. 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 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

C. 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D. 建立福利社会

5.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合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

参考答案

1~5 AAACC

猜你喜欢
三民主义孙中山革命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三民主义说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论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