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蓉蓉
摘 要:首先提出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观念即构建文化校园,之后分析了将CIS战略导入高职文化校园建设的可行性。在此基礎上,设计了基于CIS战略的高职文化校园建设的路径模型,并对模型的主路径和“三阶两翼一核”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校园;高职;CIS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224-02
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创立学校品牌。但是,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对通过什么途径建设怎样的校园文化多数高职院校莫衷一是。
一、文化校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观念
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可以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的高职院校虽然重视学院精神和文化理念,但是缺少现实的实践根基和活动机制,造成校园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最终流于形式;有的高职院校过分重视教师的个人科研成果和学生个人学习成绩,导致非功利性、协作性、和谐性等高职学院精神的特性缺失。高职校园文化“主张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课上课下、学校的历史和现实、学校的每一活动每一机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教育,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的自由本质”[1]。
二、基于CIS战略的高职文化校园建设可行性分析
首先,CIS战略与高职文化校园建设具有目的的一致性。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运用整体系统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企业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2]。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教学系统,而是一个与企业行业等利益相关者不断进行信息沟通和物质交换的开放系统。高职文化校园不能仅仅是起到对学生的引导目的,更急迫的是如何传递给社会公众一个良好的形象、增强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使学校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而这一目的就与CIS战略的目的基本一致了。
其次,CIS战略的构成要素与高职文化校园建设任务具有相似性。CIS战略的理念识别(MI)是对企业定位和精神的归纳提升概括;行为识别(BI)是基于MI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相关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视觉识别(VI)是通过特定的物质条件来凸显特色,这些分别与文化校园建设中找准发展定位、与构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组织社团活动的中层任务、与以恰当的环境、设施等展现学校核心理念的内层任务具有相似性。
三、基于CIS战略的高职文化校园建设的路径模型构建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所以高职的校园文化除有着与普通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相似之处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一是高职校园文化要加大职业道德的含量,使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高职学生要成为企业人和社会人;二是高职校园文化要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通过吸收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等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实践教学环境和职业氛围。
(二)基于CIS战略的高职文化校园建设的路径模型构建
高职文化校园是由多个校园文化子系统整合而成。整合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部分相加之和,而是在文化构建的整体视野下,在建设主体的全面参与下,校园文化各个子系统通过一定的路径、程序协调合作,有机联动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三)基于CIS战略的高职文化校园建设路径模型要素分析
1.主体路径分析——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
高职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就是将趋同的多元师生的思想与目标浸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灵。但是如何使趋同的思想目标感染、震撼和激励师生并使社会大众对学校产生独特的印象和向往呢?这就需要我们把CIS战略导入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使得学校的办学理念加以提练,制度行为不断规范,形象塑造进一步升华,从而提升公众对于学校认同感,扩大学校自身知名度。进而实现文化校园的最终目标。
2.具体实施路径分析——三阶两翼一核
(1)基于CIS战略的高职文化校园建设路径实施的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首先学校要自上而下要对文化校园建设、CIS内涵及CIS的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其次,学校要自下而上使其认识到文化校园CIS对建设文化校园的重要性,并全员参与文化校园建设和献计献策。
第二,研究设计阶段。本阶段分为详细调研和文化校园的CIS设计两个重要环节。详细调研有针对高层领导、中层干部、基层教师和学生了解的内部调查;还有针对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优劣势及特征的外部调查。文化校园的CIS设计则是以内外部调查的结论为基础建立校园文化的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和视觉识别系统(VI)。
第三,实施评估阶段。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结合实际情况将CIS战略付诸实施,以期将学校的精神本质、个性特征传递给校内外各界。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地对CIS效果进行测评,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更新。
(2)基于CIS战略的高职文化校园建设路径的两翼
一翼是指从校园文化进入到文化校园建设过程的前期认识,即认识到现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哪些影响文化校园形成的问题,在实现文化校园的三个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另一翼就是保障整个实施路径顺利实施达到文化校园建设效果的保障。即:保障调研活动周密全面;保障CIS战略在整个路径中的完整性;保障全体师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的积极性;保障设计好的基于CIS战略文化校园方案能够坚决贯彻执行。
(3)基于CIS战略的高职文化校园建设路径的核心
运用CIS战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高职文化校园建设:
第一,通过理念识别(MI)铸就文化校园之魂。首先,高职院校顺应时代潮流,结合学院办学所面向的行业,找准学校定位,培育学校精神。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专业设置和所面向行业企业的文化与职业要求,全员参与营造以德育人、以德行政和以德求学的校园和谐氛围,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风、教风与学风。
第二,通过行为识别(BI)巩固文化校园之本。首先,要进行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一是能够充分传达学校的理念,这是制度制定的出发点;二是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处处体现人本思想,用弹性的制度实现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其次,进行行为规范的设计。在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行业企业对工作人员行为的要求,对教学相关者行为规范的设计要体现作为高职院校工作人员的职业规范。最后,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一是开展营造以学校理念为基础的学术氛围,包括举办专题讲座、读书研究等学术活动;二是将文化和职业素质渗透到形式多样校园艺术活动之中,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歌手大赛等;三是以社团组织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阵地,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四是以校园网和学校论坛为主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抢占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4]。
第三,通过视觉识别(VI)塑造文化校园之形。高职文化校园视觉识别设计。就是将学校抽象的理念、特色等转化为形象的符号标志,如字体、颜色、图标、服饰等。这是学校形象对内对外最直接的展示,所以要蕴含学校精神、使命,要具有独特性和统一性。在完成表一的设计内容的同时,要注意办公学习用品制作和学校建筑品味的营造。学校办公学习用品、师生制服、环境展示、学校网站的制作和使用等,不仅有其实用功能,还能彰显校园文化和宣传大学形象[2]。建筑造型设计要突出校园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品位,要讲究整体美、和谐美,要能融功能性、艺术性于一体,使学校的每一空间都时时产生教育性,全体师生员工的身心素质在优美、文明、和谐的环境中得到陶冶、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闫华飛,张文学.基于CIS战略的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3]张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孙伟.运用CIS战略构建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行业版),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