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欣 秦宏毅
摘 要: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引领高校网络舆情步入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以大学生为主,具有专业性网络舆情主体和散步式网络舆情主体的双重特点,在监测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大学生使用自媒体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难度,预警存在盲区。为此,高校亟须提高网络舆情生态意识,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技术水平,避免和缓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119-02
一、自媒体与网络舆情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各大网站转载,点击率仅次于SARS报道,给传统媒体当头一棒,才猛然发现,网络舆情正在成为新的舆论形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网络舆情元年由此诞生,作为“舆情”概念的首创者王来华在同年8月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有关舆情基础理论研究的专著《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
如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异军突起,引领网络舆情步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平民百姓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各种即时通讯等载体在互联网上自发提供与参与各种信息,引发、推动、影响某一特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建立起强大的“民间舆论场所”。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面临的新挑战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师生通过校内外网络平台对某一特定事件和人物,运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其变化不断进行较为集中的反映,从而影响高校各方面的运作。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分为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出发,研究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
(一)双重主体使网络舆情更复杂
自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草根化”、平民化。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其个性张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敢于挑战,同时自控能力较差,逆反心理较强。在网络空间,他们容易集结成群,对时下发生的热门事件以显性的方式进行激烈讨论,出现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严重时引发网络舆情危机。在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主体可分为专业性网络舆情主体和散步式网络舆情主体。前者是能够主导并左右网络舆情发展方向的舆情主体,主要包括意见领袖和网络推手。后者是被动接受专业性网络舆情主体的引导下,在舆情发展中起附和、加深、放大专业性网络舆情主体意见的作用[1]。根据“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可见他们具有专业性网络舆情主体和散步式网络舆情主体的双重特点,同时以散步式网络舆情主体特点为主,因为他们的辨析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追随”专业性网络舆情主体,容易被感染和影响,无法坚持自己正确的主张,最后和其他同学一样“蜂拥而至”地推动网络舆情事件至恶化。
(二)自媒体使网络舆情监控更难
现在的大学生喜欢自媒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常符合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不喜欢被人指挥,被人控制,他们推崇的是后现代主义中的人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自媒体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发表任何言论,在虚拟空间里,个性化行为得到最大的发挥。由于自媒体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不管是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网络,都可以使用自媒体。对于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情况和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和消退,高校不可能采取一天二十四小时实时、专门监控,也不可能迅速做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危机的产生和蔓延。然而,对于大学生采取“全天保姆式”监管也是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相符的。“校园官方媒体”一直处于统战地位,大学生对发生的与校园和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事件通常是“敢怒不敢言”,而“民间自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大平台,不管事件真相与否,都可以自由表达个人的意见和看法,抒发和表达自身的情绪和情感,无意中助推了网络舆情的恶性发展,诱发了网络舆情危机。
(三)技术尚未成熟存在预警盲区
国家对网络舆情的立法和切实可行的监测技术都处于逐渐摸索阶段,高校对网络舆情的预警监测既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技术,以大学为单位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机构少之又少。网络舆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学术难度。网络就像一片浩瀚无垠的大海,储存着巨量资料,高校每天产生的网络数据也是无法比拟的,如果只是单独设立一个网络舆情管理办公室,分派几名技术人员操作,以基本的关键词库搜索、过滤、分析研判大量不同的数据,不仅使监测重复低效,还折射出技术的落后与尴尬。在目前的监测过程中,仍然以人工监测为主,机器监测对网络舆情的情感变化是无法通过字符进行简单判断的,因此要做到有效的预警还存在诸多盲区。例如,高校可以监测到少数专业性网络舆情主体,但是对于众多散步式网络舆情主体就难以追踪了。大学生对于某一热门事件的关注持续度也是有限的,一旦发生类似的热门事件,其关注度与参与度就会明显下降,出现一种已解除网络舆情危机的假象,“审丑疲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误导,使监测放松警惕。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途径
(一)树立网络舆情生态意识,提高媒介素养
互联网就像地球的生态环境,拥有天生的自净能力。在自媒体时代,由于人为原因加速了“网络垃圾”的产生,使网络环境的自净功能超负荷,适得其反地产生“蝴蝶效应”,引发网络舆情危机。当我们“污染”了网络环境,网络环境就会把“污染的后果”折射到我们身上,让我们“自食恶果”,造成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警惕,树立网络舆情生态意识,保护网络环境,净化网络空气,正确处理网络垃圾,平衡健康因子。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高校应该在课堂内外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加入国家有关网络信息的法律法规学习,例如2014年8月7日,网信办发布《即時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2013年9月9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公布司法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可判刑[2],给“肆无忌惮”使用自媒体的大学生,带上了一个“紧箍咒”。高校还可以配合今年4月至11月全国开展的“净网行动”,结合校园文化开展“高校净网行动”,分阶段、分层次、分内容进行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引导大学生知法、懂法、用法,文明使用自媒体。
(二)健全网络舆情规章制度,保障措施到位
尽管国家对网络舆情的立法尚未完善,但在步步改进。因此,高校也应该在落后的起跑线上奋力追赶。高校可以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校情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法治校,管理大学生网络舆情。高校除了宣传部、学工部(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外,还应该设置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构,例如网络舆情监测室等。组织老师参加国家网络舆情分析师和网络舆情管理师的培训和认证考核,弥补网络舆情专业人才的缺口,专职从事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处置和研究。2014年7月25日,教育部在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基础上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督促高校在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上,“应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式,及时公开信息,加强信息解读,回应社会关切。”[3]因此,高校要构建好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依法实施及时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真实信息,用疏勿赌的正面回应方式,避免和缓解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同时,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进行绩效评估,实施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既可以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热情,改良技术,提高监测水平,又可以增强专业人员的警觉意识,加强技术监控,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三)提高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减少预警盲区
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尚未成熟与完善,除了重视程度、人财物的欠缺外,还包括校外长效联合机制、校内层级管理机制不健全。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对无限的网络空间进行有效监测是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一个重要难题。在提高网络舆情预警意识的前提下,尽最大能力充配人财物。高校可以自主研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或者整合校外资源,共同开发“云服务平台”,例如“北大方正——百度——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谷尼国际——南京大学谷尼舆情分析实验室、安徽博约科技——中国科技大学舆情管理中心”等。校内层级管理系统以“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宿舍”为主,每个层级配备专业人员,例如新闻发言人、网络舆情信息员、专家评论员等,对这些老师和学生,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持证上岗。加强对网络舆情主体的实名制追踪监控,记录不同“舆情领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形成测量数据。引入“大数据”概念,建立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例如“舆情敏感词库,对舆情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进行唤醒度、愉悦度、回忆度等不同纬度的测量”[4],生成危害程度报告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制止网络舆情主体的不正当行为,并进行责任追究。注重网络舆情监测的及时反馈,不断升级系统,逐步减少预警盲区。
参考文献:
[1]王永灿.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引导探究——基于高校网络舆情诱因的分析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高健.两高解释:诽谤信息被转发500次可判刑[N].北京日报,2013-09-10(4).
[3]徐琪雯,张春丽.教育部公布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N].光明日报,2014-07-30(6).
[4]李彪,鄭满宁.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生态变化及舆情研究现状、趋势[J].新闻记者,2014(1).
[5]郭秀芝,宗继光.加强微时代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生态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