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ABAKOV的“奇异城市”观装置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

2015-05-30 19:36林艳
艺术科技 2015年10期

摘 要:纵观理论性对于“艺术终极目标”这一概念,还没有任何定义依据。实质上,广义的结论是艺术没有终极目标,如同路只有相对的终点一样,但创作艺术的艺术家是人,个体本身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皆因人而异。本文介绍的是俄罗斯艺术家夫妇伊利亚和艾米利亚的艺术宗旨——带着你的思想去远航!带着你的思想在他建立的空间中自由地停放、放任的行走!

关键词:奇异的空间;精神导向;艺术终极目标

俄罗斯艺术家夫妇伊利亚和艾米利亚受邀为法国巴黎大皇宫博物馆“2014 MONUMENTA”展进行创作,两人多年的艺术活动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已经被纳入当今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当代艺术活动家之一。

“人们面对绘画大多选择用照相机来拍而不是用眼睛看,他们拍到的现实不是真实的,博物馆是个神圣的艺术殿堂,那么人们在那儿拍照是个非神圣化的行为”——伊利亚精神导向,始终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原点,自人类脱离猿人状态开始,尤其是文艺复兴后,艺术家从为权贵与统治阶级服务的创作束缚中解脱出,进行个人精神概念的表达,为社会服务。伊利亚希望建立的是观者、作品、空间之间的那座神圣的精神殿堂,是这种互动之间伸展的思想融入,而不是场景记忆的拷贝。因此,说其作品具有精神导向功能,不足为过。

在这座巴黎大皇宫的半圆穹顶之下,艺术家构思了可以使观众闲庭信步的、奇妙的“理想城市”这一大型装置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我们希望大家安静、集中精力地通过思考艺术家的人生、他们的灵魂归属、他们创作目的、他们渴望的社会,让我们离开休闲的世界、日常生活,去强化个体的思考能力。这就是“MONUMENTA”的策展人讲述大皇宫这次活动的策划意愿,确切地说策展人的意愿是希望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承担起精神导向的作用。

这对艺术家夫妇在寂静纯洁的长岛日光中,近乎与世隔绝的工作室里,为此次展览努力地工作着,单凭他们日常工作的地点就已经表露出他们是与这一展览精神何等匹配的艺术家,“远离苏维埃的集体宿舍,你得有极大的承受孤独的勇气,需要有开阔的视野才能将你希望的思想带得更远……”这是俄罗斯艺术家伊利亚夫妇的装置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灵魂所在——自由的精神引导。

艺术家自身对这个展览地点很是认可,巴黎大皇宫是个很普通的博物馆,由于它不可替代的历史、雄伟的外表,被伊利亚视为作品与空间、时间对话的格斗场,这个装置的灯光,基础几何造型,以及与优秀的建筑师们21世纪最强有力的、震颤的合作,使得这个项目充满了神秘的诱惑性。观众对这个神秘的地方(伊利亚的作品)一无所知,艺术家极力引导参观者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他们提供的这些视觉资源上面。在大皇宫安置的这座城市是由5个建筑物(楼阁)组成,层层围栏、环绕的迷宫,它呈现出“关于生命五个年龄层的寓言”,这里根植了KABAKOV的世界(画布、物体、绘画等)。我们在这个迷宫中,经过不同的亭阁,从宇宙能量的中心到空旷的博物馆伸展着,这些亭阁一个是黑暗的,其他的都是光明的,穹顶深处是拱形玻璃窗,玻璃下,一個天使在上面的梯子上等待着。每一局部都在整体状态下掌控一种特殊的氛围,吸引着脚步匆匆的参观者顿足,这个“奇异的城市”很大,在那里,流逝的时间消失或是被遗忘在各异的楼阁中,一进来,人就被不觉地拥进另一个无声的时间中,即使你离开这里,它也会仍然与你同在。平时,人们在艺术作品面前只想着去说,去拍照或自拍!置身于伊利亚的“奇异空间”体验将是视觉的(可视的)、知识性的、饱含激情的,对于展览的公众化效应,它不是发扬博物馆的集中精神,而是视觉盛宴的需求。因此,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职责的挑战,是面对远离像FACEBOOK这样的城市文化危机,艺术家说:“即使我们时而不在网络上,世界也不会灭亡”,能引导观者停下脚步,去用心看,同时能够回望自己,思考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存在,过去或未来……艺术家力求引导观者同艺术产生一种更严谨的关系,是那种我们很希望建立的神圣的艺术空间。

艺术家这种装置风格,追溯其创作根源上,仍然是针对“引导注意力”的尝试、探讨过程。在俄罗斯,人们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地、努力地、互相集中谈话者的注意力,事实上这种现象是这个民族的一个生活中的长久习惯,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有人都在说自己想说的,没人听别人在讲什么。但问题是这种习惯关联到在孩童时代的某种爱的缺失,每个孩子都知道这种状况,他们试着去和爸爸或妈妈聊聊,父母的回答是:“我很忙,没时间”。所以,这个整体装置一开始,就被授命去吸引观众的任务。“奇异城市”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墙体的颜色、根据分析对介入物体的不同位置安排、吸引观众方式(光和声学……)、关键点在于它不是通过一个物体或是一幅绘画,而是全部物品的总量来影响观众。

对于作品创作的意义性,他喜欢用“穿靴子的猫”的这个故事来回答让我们顿足于更深处的思考状态:

一只猫,自从穿上一步7海里的靴子,使得这只猫很快地移动,快得都没时间停下来看,这种状态是双重性的(很矛盾的情绪):以前这个小人物是生活在底层的,后来,这个人物自由了,但是他是如此的自由,以至于他的节奏比平时快得太多,他不停地经过生活中的不同的事物,并没有观察领会它们。我们可以说这是特殊地区的人民存在状态对一个社会的演变的映射么?事实上,两个都涉及了,目前,正发生在埃及或是其他地方的新变革,一直也是通过这种生活在束缚中、渴望自由的小人物来结束变革,但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应对这场变革后的场面。这也如同是俄罗斯的写照,以前,俄罗斯就是这种希望自由的小人物,但当他们实现了理想,却又不知道去做什么了……

作者简介:林艳(1973—),女,山东栖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装饰与装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