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也是搞好体育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主要表现,要立足于日常的体育教学,立足于知识的转化和运用。
【关键词】创新教育;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作者:西京学院体育教育中心 710123
当前教育需要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的教育模式和观念。课堂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改变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师生充满生命力和共同成长的地方。
一、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改革发展,体现教育的新时代特点,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为此,我们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2.然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体育意识较为薄弱,大学生的体制状况不够理想。体育课程仍然是普通高校的课程模式,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任然是脱轨的。授课内容也仍停留在传统的项目上,课程设置上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所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应该从专业特色和迎合学生职业能力来入手,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另外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的体育项目,探索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这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前提条件。
3.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就业、突出他们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然而对于体育教学而言的话,应该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教学已不应只定位在“增强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身体活动”上,特别是高职教育的体育教学,更应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培养出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又懂技术的应用型的人才。
二、体育创新教学探索
1.改变我们传统的习惯和观念是教学改革需要做的,然而这也是相当困难的。新课改这个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而且要不断提高。同时,新课改需要时间,这里也包括学生的配合、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观念的转变等等他们以前不习惯的。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从以教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改成以锻炼为主体,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学生知识、技巧与技能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体育教学改革下的教学特点可以概括为:重参与、重质量、重过程、重体验。最根本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目前体育教学改革,仍然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向着突出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参与效果以及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教育在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在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
3.体育教学的主题是创新性,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根据情境教学法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框架进行一定的突破、创新,融综合性知识与体育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创编成紧扣主题的情境教学内容,赋予体育教材内容更深、更新的教育寓意和练习情趣。
4.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体育的社会教育意义。创新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活动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体育教学又能和活动完美的结合。要实现创新教育应立足于日常的体育教学;立足于知识的转化和运用,克服以往教学存在的定向思维;立足于活动、兴趣和能力的结合。把创新溶于教学改革中,溶于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把丰富的想象,作为不懈地追求目标,从而促使学生发奋努力地学习,使之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才!
三、体育教学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1.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拓宽思路,解放思想,并且大胆突破,不仅要尊重传统,又不能被传统所拘束。要努力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体育内容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场地、教具创设教学情境,使用多种组织形式,给学生创造创新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鼓励学生去选择创新的激励方法,使其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节课都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突出特色,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传授给他们,而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实践。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问题,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3.从高职学生的现状分析,高职课程应在高等教育课程的范畴内,有不同的侧重和层次。因此,高職的体育课教学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基础,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把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一体的课程结构。体育课程应打乱专业和年级班级界限,在限定部分的情况下,按项目分级别教学,以使课程的针对性更强、认同感更强,兴趣性更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
造就和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应用型高等职业人才是我们的目标。因此,高职阶段的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关注适应专业需要和未来工作、生活的需要,不仅仅是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还要树立终身体育观。在体育的教学课程应该要选入一些学生们感兴趣喜爱的运动方式来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并教会学生一些前沿的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教会学生自己制定健身的计划,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作者简介:姓名:李岩单位:西京学院体育教育中心邮编:710123籍贯:陕西西安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出生年月198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