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不首先发生在中国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2015-05-30 18:44刘玉霞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启示

刘玉霞

摘 要 根据中外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的分析,产生英国工业革命的所有主要条件,在14世纪的中国几乎都已经存在了。但是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首先在中国发生呢?认真探究和分析其中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工业革命 原因 启示

根据中外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的分析,产生英国工业革命的所有主要条件,在14世纪的中国几乎都已经存在了。但是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首先在中国发生呢?

一、工业革命不首先发生在中国的原因分析

工业革命不首先发生在中国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但起主要作用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中央集权式的封建专制统治。

(一)几千年封建专制下的中央集权统治,是工业革命不能在中国首先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政治的角度看,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下的中央集权统治,难以提供工业革命所必需的政治环境。产生工业革命的社会,必须具有创新、创造、敢冒风险的精神。但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一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产生工业革命时,中国最高统治者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保证江山社稷的稳固,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内统治上,一切可能影响到政权稳定的活动都在限制之列,要求老百姓当“顺民”。 为了统治者的最大利益,老百姓的思想被禁锢、行动被限制。

在对外政策方面,我国则长期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虽然中国明朝首先进行了大航海,但随之而来的是海禁政策的出台。由于乾隆的妄自尊大和对参与世界贸易毫无兴趣,中国与最早的一次现代化机遇擦肩而过。

(二) 中国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正处于封建社会,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从经济的角度看,我国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正处于封建社会,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原料来源、商品市场以及产业工人等诸多经济条件难以具备。反观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其通过圈地运动、国债和税收制度、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等等手段,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形成雇佣劳动大军,开辟国内外工业市场,获取工业原料供应,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三)中国不具备工业革命所必需的人才和思想准备

从文化与教育的角度看,我国从唐代开始就实行科举制度,全国有能力的人只要通过科举选举就能成为“人上人” 。在这种激励制度下,民众从小就开始诵读四书五经,人人都往科举路上挤。造成的“官本位”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不具备工业革命所必需的人才和思想准备。

科举制度将考试的内容限定在儒家学说范围内,这使得无数有天赋的人才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儒家经典的背诵、记忆和掌握文字表述的能力,因而无暇顾及其他知识。孔孟之道重在人的修身养性,偏重于改造人的主观世界,而忽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所以,虽然中国在明朝初年就基本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但工业革命还是不可能在中国首先发生。

(四)中国社会从15、16世纪开始,科技发展水平开始大大落后于欧洲,无法提供工业革命产生的技术条件

由于上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原因,导致中国社会从15、16世纪开始,科技发展水平开始大大落后于欧洲,无法提供工业革命产生的技术条件。没有技术发明的强烈动力和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中国社会无法把工匠的技艺同学者发明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有效结合,对自然现象的发现也仅仅停留在依靠偶然观察的原始科学阶段。而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由于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二、启示

中国已经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现在应加大改革力度,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实现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能不能抓住机遇,推进发展,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抓住和用好全球性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实现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通过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竞争,发挥我们的优势,抢占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制高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发挥政府的“有效作用”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发挥政府的“有效作用”。对于我们实行赶超战略的国家来说,这种举国体制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管控有度,让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两只手”的协调配合,达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改革教育体制和办学方式,建设先进的社会文化

我们要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和办学方式,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敢创新、勤奋拼搏、坚韧不拔的优秀人才队伍;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再教育,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工作技能,建设先進的社会文化;要让“创新、创造”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包海松.中国为何不是工业革命发生地[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9.3.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2.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启示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工业革命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工业革命的扩展